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聚焦两会:为食品安全四大顽疾“把脉开方”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2010年被很多人戏称为食品安全的"**"之年。三聚氰胺的遗毒还没有彻底肃清,皮革奶等匪夷所思的事件又把国人狠狠地恶心了一把。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纷纷为食品安全"把脉",希望通过对典型事件的梳理、归类、追根溯源,为解决这一复杂问题开出"处方".

    症状一:政出多门重复建设

    处方:顶层设计整合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沈进进代表说,在基层工作,*大的感受就是部门之间协调太费事。特别是大部制改革以后,卫生和药监在国家层面的职能转化衔接起来了,但下面并没有要求统一,有些地方药监部门独立于卫生系统之外,协调起来有很多实际困难,形不成合力,很多事情都靠媒体和社会监督推着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委员表示,政出多门、重复建设是当前食品安全多头监管模式的主要弊病。"比如一块蛋糕,在餐厅里现制现售被称为餐饮,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而在超市里现制现售就被划归工商部门管辖。管一块蛋糕,两个部门的政策要想通用还很难。"全国"12320"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蓉委员说:"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委局均设有自己的检验检测机构,各检测机构各自为政,使得企业负担增加,也不利于食品行业发展。"

    湖北省卫生厅厅长焦红委员建议,当务之急是加强顶层设计,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牵头监管的部门一定要统一。李蓉委员建议,整合各部门检验资源,建立公共检验服务平台;统筹规划品种、环节、区域检验检测策略与方案,提高检验效能、检验资源的利用率和检验结果的共享率,减轻行业负担。沈进进代表*希望建立的是诚信体系并全国联网,配合召回制度等严厉措施,提高违法成本,震慑违法分子。

    症状二:监管投入大收效低

    处方:风险评估关口前移

    严卫星委员指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还是以市场监督抽查为主要模式,结果是覆盖广,投入大,浪费多,收效甚微。理想的监管模式是要关口前移,重点管理生产过程以及原料,市场监督抽植、查充其量是补充手段。

    "当前这种'大撒网'式的抽查监管模式和资金投入,应该'移植'到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评估工作中。"严卫星坦言,虽然去年我国已经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但重视程度和投入资金远远不够。"如果能从种植、养殖环节等食品生产源头开始收集资料,直至食品运输、销售的终端环节进行评估监测,找出高风险产品类型、地区、环节等,那么各个监管部门就能够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提高效率。"

    症状三:食品安全陷入信任危机

    处方:厘清责任强化教育

    今年1月1日,《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发布的《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近七成受调查者对中国食品"没有安全感".

    严卫星认为,将多种以食品为载体而进行的违法活动所造成的健康损害都归咎于食品安全问题,是造成公众食品安全恐慌的主要原因。食品安全的概念是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健康的损害,而以三氯氰胺为代表的非食用物质添加问题,其实是触犯刑法的问题,应从食品安全的大框架中剥离出来,这可能就会让公众对食品安全有一个新的认识。

    李蓉认为,当前公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并未有大的加强。"教育是食品安全防御措施的基本环节。社会应形成一种氛围,使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兼具食品安全的支持者、维护者和创造者三重身份,从而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力。"

    症状四:人少事多矛盾日益突出

    处方:修订疾控机构编制标准

    沈进进说,非典之后,各级疾控中心的房子、设备都有了很大改善,然而疾控中心的编制依然是上世纪80年代防疫站时候的标准,人少事多矛盾突出。例如,盐城市有820万人口,疾控中心核编仅98个,很多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头上,只有半个负责人,开什么会都得这个人去,还要指导监督下级、承担网络直报等任务,这种情况能保证监管质量和法律法规执行吗?他建议尽快编制颁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标准",为保障食品安全做点实事。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商品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