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当前国内外棉花市场状况及涉棉企业经营策略浅析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15 来源:互联网

 

    国内棉价走势

  今年9月中旬新棉上市以来,籽棉收购价格一路走高,从910日的4.17/斤到10225.91/斤(内地均价),上涨幅度41.73%,折328级皮棉价也从152 0173 3840/吨涨至1022日的25678/吨,上涨幅度40.86%

 

  国内棉花现货价方面,反映主流纺织企业到厂价的 ccindex328指数从910日的18160/吨涨至1022日的25319/吨,涨幅39.42%。国储棉抛售方面,折328皮棉价格9 10日的18449/吨涨至1020日的25977/吨,涨幅40.91%.

 

 

  国际棉价走势

  反映国际市场棉花期货价格的 ICE期棉价格从910日的91.29美分/磅至1022日的119.71美分/磅,上涨幅度31.13%;中国主港外棉(M级,滑准税下)到港价也从910日的103.50美分/磅涨至1022日的138.20美分/磅,涨幅达到33.53%;折人民币报价从18350/吨涨至1022日的 23997/吨,涨幅30.77%cotlookAFE亚洲)指数也从910日的99.30美分/磅涨至1021日的131.20美分/磅,涨幅32.12%

 

 

  国内期货市场走势

  郑州棉花期货市场郑棉指数从910日的19204涨至1022日的25299,涨幅31.74%;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交易近月收盘价也从910日的19445/吨涨至1022日的26600/吨,涨幅36.80%

 

 

  当前新棉收购形势

  棉农惜售、收购无法上量,加工企业收购犹豫的状况始终存在。受今年棉花采摘推迟、籽棉价格上涨、棉贩子四处高价收购影响,至10月中旬,往年新棉大量上市的局面并未出现,棉农接受去年越晚卖价越高经验,只是将手中采下的僵瓣棉、雨锈棉等劣等棉出手,在内地这种现象表现的更为突出。与此同时,全国各产棉区籽棉收购价格虽有差异,但3级籽棉收购价普遍较高,从9月中旬的4.17/斤,涨至目前的5.91/斤。3级籽棉收上来之后成本价普遍在 25000/吨之上,这与去年同期3级皮棉14000/吨的价格形成每吨11000元的巨大价差,棉企面对如此高价感觉风险巨大,收,胆战心惊;不收,别人在收,担心手中不能掌握资源,未来一旦涨价企业错失机会,犹豫不决下,很难决策。

 

 

  当前纺织企业用棉态度

  先用库存抛储棉,边用边看成选择。今年前三季度纱线市场的好形势,多年来勉力生产的纺织企业出现了少有的产销两旺、效益奇高的喜人局面。然而未成想转眼之间,一切变得面目全非,出口提价困难、人民币汇率不定、工人工资猛涨雇工困难、固定成本猛增,尤其面对越走越高的棉价,纺织企业一筹莫展。大企业原先储备了较多库存棉花的只能先用库存支撑生产,同时抓住国储抛储的有利时机,加大抛储棉市场接盘力度。规模较小的纺织企业无库存棉的只能现抓现用,维持生产。面对如此高价格的棉花,多数企业只能无能为力地采取观望态度,以决定下一步的采购。

 

 

  国际棉花市场资源有限,期望以后生产全部依靠进口资源恐不现实

  据美国农业部10月棉花报告,10/11棉花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540.4万吨,消费量2629.4万吨,明显产不足需,只能消耗库存。全球 10/11年度可供出口量资源量829.1万吨,主要出口国美国预计出口量337.5万吨,印度预计出口量104.5万吨。今年美棉签约出口呈现少有的签约快、中国签约量少的特点,至1014日美国出口签约已超200万吨,中国签约仅占美棉总签约量的35%70万吨)。这就意味着今后我国用棉企业面临着要么加快签约速度,要么无棉可签的境地。

  从我国棉花供需看,据美国农业部10月棉花报告,我国10/11年度棉花产量685.8万吨,较9月预计量减少21.8万吨,进口量283万吨,消费量1088.6万吨,产需缺口达到400万吨。按cotlookA预计,我国10/11年度产量695万吨,消费量1048.8万吨,产需缺口 353.8万吨。据中国棉花信息网预估今年我国棉花产量698万吨,按1044万吨的消费量,缺口也在349万吨。缺口的填补一是来自期初库存(按 USDA9月报告我国10/11年度期初库存为437.66万吨),二是来自于进口。我国10/11年度需进口棉花283.7万吨才能基本完成平衡,而这样庞大的进口量在当前如此低的美棉签约率和印度棉花出口政策收紧、巴基斯坦、土耳其、东南亚等国加快进口速度的状况下如何完成,确实成了十分头疼的问题。

 

 

  高棉价下涉棉企业的经营策略

 

  以战略性眼光看待国内棉花资源

  在本年度我国棉花供需缺口基本已成事实的的基础上,对今年的棉花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而言已经到了不得不以相当的精力进行对待的时点,只有尽可能地占有基于本企业能力所限的新棉资源才能在未来的生产和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因为国内消费的持续增长所决定的需求不会有大的改变。其次,尽管出口生产可能因人民币升值问题而使出口利润受损,但毕竟全球经济目前还处于后危机时期的恢复阶段,欧美诸国刺激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停滞,反而还有在美国可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动下走出危机、消费重新恢复的迹象,对纺织品的需求很难断言从兹减弱。因此,积蓄原料以备生产、寻求机会,争取主动,可能成为有备企业抢占市场份额、重组市场地位的重要机遇。

  按正常年份,到了每年的10月,我国棉花生产已经进入了新棉上市、量大价跌的时候,然而今年由于春季播种期低温、89月份黄河、长江流域出现雨涝灾害,今年棉花产量出现一定的下降。在外棉进口不是大多数企业所能掌控的时候,尽己所能,占有国内新棉资源就变得尤其重要。尽管我们觉得眼前新棉质量较差、价格较高、收购无法上量,但严峻的供求形势决定了不收可能风险更大。新棉上市以来部分企业已经就今年的新棉收购采取了主动行动,在目前农发行贷款资金开始发放的情况下,抓紧时间低位收购资源就成了棉企和纺企的当务之急。

 

  争取渠道,抢占先机,尽可能多的签约国际棉花资源

  2010年我国发放棉花进口配额总量356.2万吨,美国农业部10月棉花报告预估我国2010/2011年度棉花进口配额总量为280万吨。从今年我国棉花产量预计和国家有关部门抛储国储棉以平抑棉价的实际看,280万吨的进口配额应该不是10/11年度的*高限。新年度进口棉配额的发放已经进入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议程,相信不久即可推出。涉棉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利用好过去长期大量使用进口棉的经验,尽可能多地争取更多的配额和渠道,从国际市场签约适应自己需要的棉花资源。

 

  充分利用好期货工具,为企业经营开拓新手段

  我国郑州棉花期货市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交易量*大的棉花期货交易场所,其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的市场功能日益发挥,已被广大涉棉企业所认知。针对今年的棉花供需形势,各企业也开动脑筋,期望能在今年的棉花经营中有所作为。当前郑州棉花期货市场可以为企业所用的管道如下:

  一是,密切关注郑州期货价格。由于郑州棉花期货市场参与者既有单纯的期货投资者又有数量不少的企业法人,发现价格的市场功能日益突出,其价格已经成为棉花、棉纺企业参考的重要价格坐标,因此,正确、合理地利用郑州棉花期货价格作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参照十分必要。如何时采购、何时销售、何价位采购、何价位销售、依据纺织生产订单决定多少采购量、产成品定价、利润测算等,都可以通过期货价格找到实施行动的根据。

  二是,依据棉花期货价格及变动趋势决定库存量。库存是棉企、纺企生产经营中常态具有的微观活动,现代企业经营中十分重视库存管理。过去,我们决定库存的依据是资金状况和仓储状况,期货市场产生后,企业的库存管理增多了新的途径,即根据期货价格及价格变动趋势决定采购时机和采购数量,依据价格变动决定销售时机和销售数量,即决定库存量,从而管理库存风险。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有意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值得借鉴。

  三是,适时适量灵活地进行套期保值。套期保值作为涉棉企业管理风险的工具,其重要作用目前已为许多企业所认识,目前的关键问题产生在企业实施的决心和资金状况。应当看到,棉市风险时刻存在,不依做不做套保而决定。至于决策和资金状况,在认识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之后,企业应当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正确的决策作出后实施的关键就变成了实施中的细节,细节决定套保的成功与失败。我们认为,此时合理地听取期货公司专家的意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正确的决策流程、实施流程、风险控制流程、风险评估流程、进出场流程十分必要。汲取过去我国企业从事衍生品交易的教训,正视风险存在,科学精密地操作将是我国企业走向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的必由之路。

  综上,当前的棉花高价危机对涉棉企业既是危机又是机遇,从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角度看,采取包括各种风险管控手段、恰当处理好眼前危机的企业必将是产业重新洗牌后的优胜者,这对我国棉花行业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