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中国玉米“市场化”改革首迎大考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今年启用新的玉米流通机制,用“市场化收购”加“补贴”取代了已实行9年之久的官方定价临时收储政策。这一被外界称为玉米“市场化”的重要改革推出之后,在年终岁尾迎来首次大考。
 
    进入11月,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上的吉林省和往年一样迎来玉米收购高潮。
 
    该省省会长春市下辖的“县级市”榆树,有“中国产粮**县”的称号。在县城周边的公路两侧,每隔不远便可见排着长队等待粮企验收的送粮车辆。
 
    榆树市副市长高洪洲介绍,在政府引导农民了解了市场行情动态后,出现了这种大规模适时售粮的场面。
 
    承包种粮大户丛建感受到了市场化机制带来的“压力”。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公顷计,各种费用相加约需15800元人民币,按照目前每斤0.75元的市价,1公顷20000斤玉米的销售收入加上政府补贴总计17400元。
 
    丛建说,租地农民在新机制下每公顷盈余约1600元。与实行旧机制的去年相比,盈余有所减少。
 
    不过丛建对未来表示乐观,虽然市场化收购价格降低令农民盈余减少,但土地租赁价格明年起将会大幅下降,对于手握大型农机具的农民来说,降低生产成本的规模化经营迎来良机。
 
    位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两省是中国商品粮的主产区,一直承担着保障中国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产量逐年递增的同时,每年亦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据吉林省粮食局*新发布的数据,预计今年粮食产量将达到770亿斤,其中玉米600亿斤。
 
    吉林省粮食局副局长杨光介绍,综合收储、深加工等需求端情况分析,预计该省本年度玉米仍供大于求320亿斤左右。“这部分结余数量,需要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入市。”
 
    这也正是玉米收购新政的目的之一。记者采访中发现,在玉米价格回归市场后,得益于利润空间的增长,粮食加工企业开工率开始增加。
 
    “2013至2015连亏三年,企业濒临停产。”中粮生化能源(榆树有限公司采购经理刘洪举直言,国家实行临储政策时期,高昂的玉米收购成本让企业难以维系,如今市场化定价降低了成本自然让玉米加工企业有利可图。
 
    据中国官方透露出的信息,制定“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玉米收购新机制,意在解决中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如近年来出现的玉米、棉花等库存过高,大豆、白糖等又过度依赖进口。
 
    对此,杨光认为,新机制将有效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推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