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千岛湖捕上180斤大鱼王 甩尾能打晕成年男子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钱江晚报通讯员 张志鹏 记者 鲍亚飞昨天上午10点左右,杭州千岛湖中心湖区传来剧烈的水面扑打声,十多万斤包头鱼(学名:鳙鱼在跳跃翻滚——这个场面对老船工来说十分平常。但这一次有些不一样,捕捞队队员在网中发现了异常:有一条鱼急速游动,从水波和速度看,这鱼一定不是包头鱼,而且体型巨大。

    结果让人合不拢嘴巴——这是一条大青鱼,175厘米长、近180斤重;这也是迄今为止,资料能查证的千岛湖*长、也是*重的大鱼王。

    身长175体重180

    千岛湖捕上大鱼王

    如果它不是*度疲劳,那么即使是捕鱼老手,也没有任何机会。

    它累了,出水的机会就到了。

    “慢着,慢着,不要乱动。”

    “是它,就是它!”

    “注意方向,盯紧啰。”

    昨天上午9点半左右,杭州千岛湖中心湖区,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公司捕捞队正在作业。突然间,所有的号子被这样一声紧似一声的提醒代替——巨型网中出现了一条鱼,目测有上百斤,流线型身体,游速*快。

    十多名队员有意识地控制着巨网的收合,他们隐约已经感觉到这条鱼的特殊。

    “拉网过慢会耗费体力,过快又可能引起逃鱼。”捕捞队队长潘建军是个中高手,他懂得怎么样让上千平方米的大网收放自如。

    网底慢慢抬高,网面慢慢缩小,网中的鱼更加“愤怒”,大鱼越跳越高,十多斤、二三十斤的鲢鳙鱼能跃出水面2米甚至更高,大量鲢鳙同时出水然后又砸向水面的扑腾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紧。

    从起网到网停,半天过去了。鱼累人乏,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它——那条一直被队员们搜寻着的青鱼,还在窜,还在蹦。

    丰富的经验在这个时候起了关键作用:鲢鳙鱼被慢慢**“请”出大网并陆续被运往暂养基地,*让人关注的大鱼被留到了*后一刻——三四个人走下去,用手按着,用布托着,齐心用力——千岛湖鱼王出水!

    “对于抓捕大体型鱼,*后的时刻可能*为危险,尾巴甩过来能伤人,如果打在头上能把人打晕。”一个负责按住鱼尾的队员说,或许是因为大鱼太累了,起鱼的过程很顺利。

    迫不及待拿来工具,大家围着量了量,青鱼长175厘米,胸围135厘米,重约180斤。通体乌青,拳头大的鳞片闪着亮光。鱼王,这才是千岛湖鱼王,它是迄今为止,现有资料能查证到的千岛湖*长、也是*重的鱼。

    抓水域上层的鲢鳙

    意外抓到下层的巨大青鱼

    这**是一个天大的意外。

    千岛湖景区总面积982平方公里,其中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湖内拥有星罗棋布的1078个岛屿。若干年前,千岛湖**了的巨网捕鱼法:用多条渔船,将几道数公里长、几十米深的渔网放下去,这些渔网会在水下形成一个包围圈,队员再在水网区内,用丝网慢慢缩小“包围圈”,鱼群成群结队游向不设防的一面——这里有巨型网箱(约1500平方米,张着倒“八”字的口,鱼群能进不能出。

    这也是一门细致活,鱼群退一段,队员们就要将横在水库里的渔网往前移动一段,两边的边网也同时往前移,直到所有鱼群进入网箱。

    “鲢鳙是上层鱼,青鱼是底层鱼,抓鲢鳙时捕上鱼王,实在意外。”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捕捞队邓祝仁说,这一网大概捕上来有十万斤鱼,收网用了几小时,但放网却历时漫长。他说,十多天前,有经验的队员就开船寻鱼:看水色、辨波纹、听声音。

    “不同的鱼有不同的习性,鲢鳙鱼会在凌晨四五点钟浮上水面,这个时候也是观察鱼情的*好时机。”他说,队里有经验的队员老远就能知道,这群鱼总量多少万斤,平均每条鱼的重量是多少,接下来将游向哪里。

    “大小不同的鱼跳起的高度不同,砸向水面也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哪怕涟漪的波纹也不一样。”邓先生说,判断的方法很多,说来容易做来难。

    确定好鱼群位置后就是放网。这不是一般的网,*长的达到4000米,*深可达70米。在现在这种气候水温下,他们一般会几张网同时下水,水深也控制在15米以内——整个过程要轻手轻脚,如果范围大,渔网得放一两天。“千岛湖水域近580平方公里,不是高手抓不到鱼,这一网我们就放了大概13平方公里。”

    有其他队员证实,一次千岛湖巨网捕起来的鱼总量在10万~50万斤不等,*高纪录甚至捕起过70多万斤——其中95%以上都是鲢鳙鱼。“这种捕捞法利用的就是鲢鳙常在水体上层活动的习性,很少能抓到其它鱼。”

    用抓鲢鳙的网捕到青鱼,而且是千岛湖鱼王,他们觉得很意外。

    “青鱼一般只在底层觅食螺蛳、贝壳等,这条青鱼或许是跟着鲢鳙群‘撤退’,误入了网箱。”邓祝仁说,偶尔他们也会捕到青鱼,但大多都只有七八十斤。

    它是青鱼王也是千岛湖鱼王

    身价或许过万元

    有多少人见过180斤的淡水鱼?趁着中转的短暂两三分钟,捕捞队队员纷纷和鱼王亲密合影。

    这样的幸福实在难得,因为这条青鱼十分特殊。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千岛湖鱼王”。**次是在2005年。该“鱼王”体长1.58米,胸围1.30米,体重151斤。*后它被做成了标本,目前陈列在千岛湖秀水街。

    第二次是在2008年5月,在千岛湖小金山水域被捕获的“鱼王”长1.66米,重120斤。这条鱼*后被制成鱼拓(将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拓印到纸上,该鱼拓后被5万元拍卖。

    但这两条鱼王将成为历史。

    “如此之大的淡水鱼十分少见。”浙江自然博物馆鱼类分类学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青鱼多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一般不游至水面。青鱼食性比较单纯,喜欢吃软体的螺蛳、贝壳类等食物,为肉食性鱼类,是“四大家鱼”中*好吃的,肉质特别鲜嫩。“一般来说青鱼的寿命是30年,20龄左右就算老年。从体型来看,这次的大青鱼,属于‘老龄’。”

    钱报记者了解到,这条鱼王健康状况一切正常,已经被运至千岛湖暂养基地网箱。它的去向可能是:**,被餐饮店以高价购买;第二,被爱好者制成鱼拓;第三,被送进博物馆做成标本;第四,放生。

    到底它的命运将会如何,相关方面还没有想好。不过据估计,鱼王的身价可能远远超过青鱼的市场价,或许会过万。

    几组数据让我们充满期待:环保增殖放流是千岛湖生态保护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截至2013年10月,千岛湖共放流鱼苗超过1.1亿尾;去年共增殖放流10次,放流黄尾密鲴、花鱼骨、中华鳖、光唇鱼等优质苗种5039万尾……

    “有种、有管、有收”才是长久之计,才是诞生惊喜的根本。千岛湖鱼王的故事,以及千岛湖带给我们的惊喜没有结束,也永远不会结束。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