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广东“水煮活猫”全程曝光 越折磨味道越好?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广州西郊增槎路两侧是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省*大的家畜和禽类批发市场的聚集地。进入这些市场后记者才发现,想要在这里摸到“猫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大白天想在这里买猫,真是好笑。想买猫,晚上来吧。”自称姓黄的猫贩子随手递给记者一张写有“卖猫,收猫”字样的纸片。

    “这些猫买回去都是当天就吃掉的,这样才能保证新鲜嘛。 吃猫肉肯定吃活猫啦,隔天的猫死的多,客人不喜欢吃。”老黄告诉记者。

    记者后来从广州市动物防疫部门那里得知,猫贩们选择半夜交易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运输动物的车辆必须办理动物运输检疫证明,而猫贩子们根本不具备这些手续。因此,运送这些“野味”到批发市场的货车在白天是不敢进入市区的。选择在凌晨进行交易是这些人惯用的手段。

    7月18日凌晨4点,当记者再次来到这个批发市场时,发现大量外地车牌的大货车在夜幕的掩护下频繁地驶入,从车牌上看,这些车辆大多来自湖南、广东茂名以及湖北等地。而从车辆上卸下的,正是老黄所说的猫和其它“野味”。数十辆广州近郊车牌的货车则停放在市场门前,等候装货。这些前来进货的货车,大都来自番禺、从化和黄埔一带。这些等候装货的汽车上都装着大量的竹篓和编织袋。一辆番禺号牌的货车司机告诉记者,这些竹篓和编织袋都是用来装猫的。

    “天气这么热,还有人吃猫吗?”记者很快和这位货车司机攀谈起来。

    “和冬天相比,少是少了些,但我们酒楼的生意一直很好,很多人专门来找猫肉吃。

    在槎头禽畜批发市场的“猫街”上,记者见到每个“猫档”门前并排罗列着数十个用粗钢筋焊接而成的“猫笼”。一进入这个市场,伴随着令人窒息的恶臭,一阵阵嘈杂的猫叫声不绝于耳。

    “都是野猫吗?还是‘肉食猫’?”记者与槎头市场的猫贩子交流起来。

    “哪有那么多野猫给你啊?家猫多些。”猫贩子们每人手里都拎着一根长约1米的铁制“猫钳”,顾客看上的猫均被猫贩子用猫钳夹住脖子从铁笼里拽出。在被拽出的同时,这些猫发出一阵阵惨叫……

    走近这些铁笼发现,里面装着的猫各式各样,甚至连长毛的波斯猫都混杂其中。在猫贩手里的铁钳没有搅动的情况下,这些猫均表现温顺。

    一范姓老板还向记者出示了一张当天的出货单。在这张密密麻麻的出货单上,记者发现当天凌晨3点至4点,短短1个小时的时间里,从这个范姓猫贩手里卖出的“家猫”就有100多只。

    在范老板的“猫档”门前,记者发现3个已经打包好的尼龙袋子,袋子上面被人为地挖了几个小孔。记者试探着用手触摸了一下,顿时一阵惊恐的猫叫声从袋子里传了出来。

    范老板告诉记者,这是被大酒楼的客人预订好的,每个袋子里装着8只猫,总共32只。

    “是哪家酒楼?广州的吗?这样装着,不会闷死吧?”记者问。

    “挖几个孔就行了,几个小时闷不死的,很快就被人吃了。”范老板显然并不在意猫的死活。至于是什么酒楼预订了这些猫,范姓猫贩并没有透露。

    “要货的赶紧交钱吧,再晚点就没货给你了。”言语中范老板很是自信。

    果然,半小时后,猫档里近百只家猫被一扫而光。

    猫街上的另一自称湖北人的猫贩透露,每天从这个市场上流出的猫就有数千只之多。

    “保守的估计,仅广州地区每天至少就能消化上万只家猫。”湖北猫贩告诉记者。

    两湖养猫多 职业拐猫队应运而生

    另有部分来自皖浙赣

    范姓猫贩向记者透露,广州增槎路附近的家畜批发市场所有的猫,除了部分来自广东本土外,大多来自湖南株洲以及湖北、江西、安徽、浙江萧山等地。

    为了*大限度地满足广州市场,这些“猫源”所在地一个新兴行业已经成行成市——拐猫队。

    在增槎路和新广从公路附近的几个家畜(禽)批发市场,大量写着“卖猫、收猫1318917×××、13560319×××”的小广告充斥着市场的各个角落。

    记者尝试与这些小广告的猫贩联系。一猫贩告诉记者,每天都有食肆向他订猫。“只要你下单,我就有办法给你货。”

    “安全吗?不会有什么病吧?能保证供货量吗?”记者问。“肯定没问题,我们的猫都是经过检疫的,供货不是问题,除非的猫少了。”

    槎头禽畜批发市场门前的一辆车身喷有“湖南株洲”字样的货车的司机告诉记者,猫贩子所提及的“下线”正是所谓的拐猫队。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拐猫队以城乡接合部*为活跃,主要由拾荒者和当地农民组成。

    “在乡下,猫太多了,晚上随便出去走走就能抓上几只。我们那里就有很多人帮着收猫。抓到猫就交给老板,一个晚上怎么也能赚上十几块钱,这在我们当地也是不错的收入了。”货车司机告诉记者。

    范姓猫贩向记者透露,在被贩卖的猫当中,尤其以湖南、湖北两地进入广州市场的猫*多。收猫后,集中发货到广州。

    记者调查发现,促使这些猫贩们选择从“两湖”进货的根本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运输成本较低,利润空间可观。据到槎头禽畜批发市场送猫的湖南籍司机透露,在当地,家猫的收购价格大约在2—3元钱,而运输成本占了这个价格的相当一部分。一斤猫肉的运输成本将近两元钱。

    按照猫贩子的“成本论”,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按广州批发市场上每斤7元的价格,猫贩子的利润就高达****。

    而这些被卖到各酒楼、食肆的家猫,一转眼更是身价倍增。《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这些被卖到各食肆和酒楼的家猫,价格高达近20元/斤。

    另一方面,“两湖”地区货源供应充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记者从华南农业大学方面了解到,由于“两湖”地区地处长江和洞庭湖水域,鼠灾频发是这些地区的特点,因此养猫的习俗在当地较为盛行,而缺少节育措施的家猫的繁殖速度很快,猫贩子在当地的下线很轻易地就可以保证供猫的数量。
 
     家猫惨变盘中餐

     广州爱猫网(协会)的周玉(化名)给记者提供了一份“因猫闻名”的酒楼名单。在这张名单上,记者赫然发现广州很多知名酒楼都名列其中。其中不乏以“龙虎斗”而闻名的***。

    位于广州市区长寿西路附近的“龙虎斗-蛇餐馆”就是其中之一,周玉告诉记者,这间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之所以闻名遐迩,靠的就是招牌菜“龙虎斗”。

    新快报记者在对其进行暗访时发现,“龙虎斗”是这家***长期供应的一道“主菜”,而其价格则根据原料的不同有着天壤之别,该酒楼经理介绍,餐馆用于烹饪的猫全部来自外地,酒楼有专人定时从广州批发市场上拿货。

    除此以外,头啖汤、知青**村等知名酒楼都有该菜式的销售。在这些以蛇和野味为招牌的酒楼里“龙虎斗”的价格从150元到380元不等。

    “现在是夏天,吃猫的客人嫌‘热气’,人少了很多,所以我们很少在夏天做这个菜;但冬天的时候‘龙虎斗’卖得*火。建议你们冬天的时候吃,对身体很好的。”知青**村酒楼经理告诉记者。 

    “猫店”暗藏郊区  “水煮活猫”引食客回头

    欧阳向梅,广州番禺某酒楼前任行政总厨。这位有着20多年烹饪经验的“大师傅”曾经是“龙虎斗”这道美味的*力推崇者。对于猫肉的烹饪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告诉《新快报》记者,为了保证猫肉的鲜美,经营猫肉的食肆大多采取“活煮猫”、“闷棍打”等方式对活猫进行宰杀。

    “越折磨,味道越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血液充分被肉质吸收,做出来的猫肉味道好*了。”

    7月22日,《新快报》记者对广州地区的食肆进行了暗访。

    在番禺石基镇,《新快报》记者进入一***猫店,亲眼目睹了食肆杀猫、售猫的整个过程。

    食肆位于番禺市莲路右侧的一条巷子深处。在外人看来,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不起眼。被密密麻麻的厂房掩盖着的食肆,没有任何招牌。但就是这样的一间隐蔽的专营猫肉的食肆,在此经营已有7年之久……

    在这间不起眼的食肆里,“吃猫”是件很细致的事情。进入这间猫店**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已经很陈旧的黑板,在这块黑板上用粉笔字清楚地标注着各种菜式的价格。

    “猫肉10元/斤、猫脑30元/斤、猫肠50元/斤……”

    “我们这里只是分店,总店在石楼那边,***了,包你吃得开心。”身材臃肿的老板娘热情地和食客们打着招呼。

    为了证明自己供应的是活猫,这些食肆大都让客人亲自到猫舍选猫。在餐厅后面的一间光线阴暗的猫舍里,记者见到了和此前在槎头禽畜批发市场见到一样的情形,昏暗的灯光下是伴随着一阵阵的恶臭的猫叫声。“找只肥的给你们,等着。”没等记者反应过来,厨师便一个箭步跳进了猫舍,蜷缩在一起的20多只猫顿时惊恐失措地发出一阵凄惨的叫声。

    厨师左手拎起一支铁钳,麻利地夹住了一只家猫的脖子,而他接下来的一个动作,让目睹这一切的食客发出一阵惊叹。

    只见厨师左手用猫钳夹住猫脖子,右手抡起一根约半米长的铁棍向被夹的猫头上狠狠地砸了过去。受到重创的猫拼命的挣扎,厨师干脆将猫甩到地上,继续用铁棍猛砸猫的脑袋。猫渐渐地没有了声息。

    很快,厨师将几乎断气的猫扔到一个红色的水桶里提了出来。

    “不能完全打死,还要用水煮一下,这叫活煮猫。”旁边的一个着白色衬衫的男子拍了拍目瞪口呆的记者说道。
    配备专业宰猫设备

    奄奄一息的猫很快被提到了猫舍西侧的“加工区”。

     被提到加工区的猫这个时候还在不断挣扎,但通过它越来越微弱的叫声,记者知道它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

    “快点,死了就难剔了。”厨师催促着身边的帮工。

    紧接着,一个约60公分高的大锅被掀开了盖子,锅里的水不断翻滚着。帮工的男子将红色水桶里的猫,迅速地丢进了锅里。又是一阵凄厉的惨叫声……

    “让一下。”记者的肩膀被一只粗壮的手拍了一下。只见此前的厨师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根碗口粗细的木棍,对着锅里的猫就是一阵猛烈地搅动。

    此时的猫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挣扎。但《新快报》记者注意到,在搅动的过程中厨师手里的木棍还在不断地击打猫的头部和躯干。

    “都已经这样了,为什么还要打它?”记者有些疑惑。

    “你们不懂,这样打出来的猫肉口感好,”厨师并没有停止他的动作。

    此时,老板娘走了过来:“这叫水煮活猫,是我们这里的招牌菜。刚才如果把它彻底打死了,就没那么好的味道了。”

    约5分钟后,厨师终于停止了他的击打。

    记者走近铁锅前看到此时的猫已经僵硬了,厨师用手里的木棍将猫从铁锅里挑了出来,迅速丢到加工区中央的一个圆柱形容器里。

    “这是干什么的?”记者指着圆柱形的容器问。

    “脱毛。”厨师说话间按动了容器旁边的一个按钮。顿时,容器开始高速旋转并发出轰隆隆的响声。

    帮厨的白衣男子从旁边的一个水池里不断舀水往容器里泼洒。很快,容器的出口便排出了大量的猫毛。

    “这个很专业啊,是脱毛机吧?”旁边一名看热闹的食客问道。

    “是啊,专门配备的,这样毛才剔得干净嘛。我们很专业的,在我们这里吃猫保证卫生。”老板娘有些自豪地说着。

    不一会儿,厨师便将脱好毛的“白条猫”从容器里拿了出来,拿来一杆秤勾住猫脖子称了一下。

    “7斤8两,足秤!”

    伴随着那声娴熟的吆喝,猫的处理很快进入了下一个程序——切片。厚厚的砧板前,一名年轻的帮厨麻利地对“白条猫”进行了分解。

       食猫客:吃猫肉当治哮喘灵丹妙药

    “常来这里吗?这地方这么偏僻你们也能知道?”《新快报》记者很快和食客们搭讪起来。

    “很多年了,这里挺出名的。”食客魏先生一边向厨房方向张望一边说道。

    魏先生的同伴告诉记者,魏先生长期患有哮喘和类风湿。两年前,从熟人那里得知吃猫肉可以治疗哮喘便不厌其烦地爱上了“吃猫”。在他们看来吃猫肉是治疗哮喘的灵丹妙药,2年来,魏先生一家便经常光顾这一带的猫店。

    “真的有效果吗?不见得吧?”记者试探着问道。

    “当然有效了,没效果我来干嘛?”伴随着几声强烈的咳嗽魏先生不耐烦地应道。

    约40分钟后,服务员从厨房端上来一锅热气腾腾的猫肉,食客们迫不及待地动起了筷子。

    记者随后对旦港猫店周边的居民进行了走访,当地村民反映该猫店生意一直火爆。

    “现在是夏天,来吃猫肉的人少了很多,要是冬天,门前的车要排到街尾的。很多都是熟客,时间长了,来的人自然就多了。”一间台球室里的老板告诉《新快报》记者。

    近百网友停车场拦下猫贩

    两周前,近百名上海市民在停车场截车救下860只猫,阻止猫贩运往广东做菜的新闻在上海炸了锅。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猫多是上海及周边地区人家的宠物猫。此事不仅在网上网下引起动物保护者的义愤,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思考——素以美食著称的广东,一些人吃未经检疫的猫是否卫生健康?在非典带来的教训面前,吃猫及其他非饲养动物会否引发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中国对猫等动物的管理是否存在法律真空?

    在本地,经过本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由广东人吃猫衍生的职业拐猫队对家猫的捕掠,地下猫市、食肆对猫的非人道宰杀,更令人发指。作为一个具有文明素养的现代人,该如何善待人类的朋友,尤其是被视为人类伴侣的猫及其他动物?目前,这一事件已引起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关注。

    7月6日傍晚6时,已经在家里养了400多只流浪猫的上海市民多姿融听说,在闵行区的颛城停车场,有人正在向两辆卡车上装运猫,她赶去逮了个正着,可惜,就在报警的时候,其中一辆车趁乱溜走。然而,打开被截下的这辆广东牌照卡车的车厢门时,多姿融、警察以及闻讯赶来的几名爱猫人仍然怔住了:车里有42个大笼子,每个笼子里都一只压一只地挤着几十只猫,经过清点,总共竟有860只。其中,一只母猫还刚产下一窝小猫,可惜,这些小生命悉数夭折在拥挤闷热的笼子中,和另一些死猫混在一起。

    猫贩拿出一张外地某部门出具的证明,试图表明自己有合法手续,可以把从安徽购来的野猫运往广东食用。但是,他的言词漏洞百出,再加上这些猫大多数都很干净,身上佩戴着项圈、丝带、铃铛等装饰物,对人的态度也很亲热,大家判断应该基本是猫贩偷来的宠物猫,而且他们也曾听说,一直有人把从无锡、苏州等地偷来的猫集中在这个停车场装运往广东、海南。因此,他们又找来了近百个网友,不允许猫贩把猫带离。

    但是,猫贩坚持说这些猫运到广东,每只至少可以卖出14元的价钱,因此,一直咬定2万元的“售价”不肯松口。僵持到深夜,警方将猫贩连人带车一起带到附近派出所进一步处理,网友们则不由分说地将猫笼从车上卸下,有的回家取来电风扇给它们降温,有的找些废纸片给它们扇风,还有人买了水和猫粮喂食。整整一晚,七八个中老年人在猫笼旁守了一个通宵。

      女公务员掏5000元“买”猫

    深夜,网友趁着猫贩不注意,偷偷放生了一些猫;第二天上午,有人零星地买回几笼放生;中午,经过讨价还价,一位52岁的女公务员掏出5000元,从猫贩手中“买”下了剩余的所有猫。

    紧接着,大伙儿赶紧租车,把它们统统运往多姿融的“流浪猫咪之家”——她在都市路某小区租住的两套复式房屋。两套屋子虽然总共有300多平方米的面积,但是,800多个“不速之客”加上400多个“老房客”,仍显得拥挤不堪。

    860只流浪猫获救的报道,牵动了许多上海市民的心。有几十名市民陆续致电报社,表示要捐款物或领养一些猫,收养人多姿融欣喜地告诉记者,已经有很多市民拿着报纸直接找到她家看望猫咪,并捐款1500元。此外,还有读者提出,在加强对流浪猫管理、防范卫生隐患的同时,有关部门应对盗猫、贩猫、吃猫的行为加强打击,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上海“猫司令”昼伏夜出抓宠物猫

    去年12月,《新民晚服》曾报道上海光启路148弄内存在一个贩运猫的中转站。时隔半年,记者重访此地,发现不但未被取缔,猫贩子的行动反而更加明目张胆,已从只在深夜清晨装运,变成光天化日之下也肆无忌惮。

    在弄堂口,“喵喵”声已传入耳中,走进弄堂,可以看见三个用木条订成的长方形箱子堂而皇之地放在地上,其中两个各装着十几只猫。

    住在附近的一个老伯悄声说,猫贩子听口音都是外地人,“定居”此处已有几年,人称“猫司令”。他们昼伏夜出,每天晚上都要出去抓猫,清晨6时许,则把“战利品”一箱箱装车运走。另一位老伯补充说,猫都是论斤卖,个头瘦小的不值钱,“猫司令”随手就扔。果然,记者在148弄附近看到了几只流浪的小猫。

    据悉,这样的中转站在上海并非仅有,大部分猫都被运往广东烹饪“龙虎斗”,其中也有一部分留在了上海。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