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棉花“天量”库存危机何时解?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15 来源:互联网

    国储棉的“天量”库存,向来是我国棉纺织行业上下游十分关注的话题。在2016年棉纺织行业的运行中,上千万吨的国储棉库存,依然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目 前,全球棉花基本面预期转好,供应量预期下滑,消费量预期小增,期棉库存预期下滑。但供需转好的幅度有限,且全球棉花库存处于高位,特别是我国的棉花库存 偏高。尽管2015年国内棉花产量和进口量均出现明显下降,对棉价形成一定的支撑,但下游棉花需求也出现下滑,国内棉花形成“紧平衡”的局面。业内人士表 示,我国庞大的棉花库存,消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经济环境不景气、下游需求减弱的情况下,即使在新棉不轮入的情况下,2016年储备棉“天量” 库存状况能否改观仍是未知数。
    除了国储棉的库存外,棉纺织企业正常的棉花库存也让企业十分头疼。河南平棉集团董事长张先顺表示,因我国的棉花价格总体处于下行趋势,所以下游的纱价也随之下跌,这个反应过程很快,使得棉纺织企业的订单亏损严重,企业只能把库存减少到*低,以此来减轻压力。
    国储棉库存惹行业担忧
    从 目前的国家政策来看,我国国储棉的消化完全依靠轮出,但因企业不买账,所以国储棉轮出的量十分有限。纺织用棉企业对国储棉并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是价格 高、质量差。因此,有企业建议:“应当把国储棉出口到国际市场,看国际市场能够以什么样的价格接受,这样既能消化库存,又能看清楚我国储备棉的价格水 平。”虽然该说法不太可能实现,但却体现出纺织用棉企业对于我国国储棉的态度。
    据了解,目前我国1000多万吨储备棉每年仅仓储费用就高 达数十亿元,且全部集中在2011年~2013年期间国家临时收储时期的棉花。因此,在调整库存结构、减轻财政负担、降低储备规模的多方诉求下,轮出无疑 是必须要实行的方案。但是,目前国内棉花资源充足,且棉花市场化改革越来越深入,要想让纺织用棉企业积*选购国储棉,恐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2015 年国储棉轮出时间为7月~8月。7月10日,2014/2015年度国储棉轮出竞拍工作开始,在近两个月的竞拍交易中,涉棉企业参与国储棉竞拍的热情普遍 不高。从7月10日国储棉正式轮出到8月31日结束,储备棉累计轮出总量达到63411.74吨,其中国产棉成交量为53682.24吨,进口棉成交量为 9729.5吨,累计成交量占轮出资源总量(计划轮出资源量100万吨)的6.34%左右,成交结果差强人意。
    储备棉轮出的原则是“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市场平稳运行,减轻财政负担,完善棉花储备调控机制”。这与此前储备政策“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障市场供应”的说法发生了变化,国家将减轻财政负担也作为轮出储备棉的一个原则。
    在储备棉轮出方面,相关人士表示,国家减轻财政负担有两种办法:一是高价轮出,缩小轮出价与轮入价之间的差额,财政直接损失少;二是以市场价格或者低于市场价格轮出,由此减少棉花库存,减少国家财政在仓储费用方面的支出。
    可 以预见的是,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高价轮出显然不太可行,纺织用棉企业根本不买账。反而是低价、甚至与国际棉价接轨轮出更可行。储备棉具有价格优势和丰富 的资源优势,在此情况下,虽然国家财政看似损失了收储价和轮出价的差额,但实际上不仅盘活了规模小、资金紧张的纺织企业,促进用棉量的恢复,而且达到了去 库存、减轻财政负担的目的。
    纺企库存维持低位
    可以说,目前我国有两个棉花市场,一个 是由国家定价的国储棉,另一个则是由市场定价的市场流通棉。在我国棉花市场化改革并不彻底的阶段,受伤*重的则是棉纺织企业。在棉花政策改革的“过渡 期”,棉纺织企业的生存状况显然比此前预想的要难得多。在记者的采访中,企业普遍表示,2015年企业经营比2014年更困难,订单减少,利润大幅下滑, 企业亏损严重,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受原料棉花的影响。
    *近,正处于新棉收购、加工的后期,棉花资源上市量持续增加,棉纺织企业大都选择在此 时补充库存。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2015年12月棉纺企业调查报告中显示,目前原料市场棉花价格相对稳定,为了春节后能及时投产,部分企业原料采购意 愿略有增加,在库棉花库存和可支配棉花库存数量均有增长。
    调查显示,当月纺织企业在库棉花库存较上月增加1.61万吨。被调查企业 中,30%的企业增加在库棉花库存,33%的企业减少在库棉花库存,纺织企业可支配棉花库存较上月增加4.39万吨。被调查企业中,36%的企业增加可支 配棉花库存,38%的企业减少可支配棉花库存。山东一家生产纯棉产品的公司总经理表示,虽然企业在春节前确实增加了棉花的采购量,但都是按订单采购。企业 坚持随买随用,不会储存过多的棉花,以免年后储备棉轮出,棉花价格再次下滑。
    临近春节,棉花企业加紧销售,但纺织市场维持疲软态势,纱线价格连续走低。企业采购原料坚持随用随买,棉花周转库存量继续增加。纺织企业补库接近尾声,因多数企业对后市信心仍然不足,整体保持较低可支配棉花库存。
    去库存之路何时结束
    国储棉的上千万吨库存,让棉纺织企业着实担忧,特别是对于棉花轮出政策的不确定性,更是让企业十分忧心,甚至有企业把国储棉比喻为“洪水猛兽”,对国储棉避之唯恐不及。对此,国家发改委早已明确表示,国储棉的轮出不会打压新棉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的棉花去库存模式已经开启,特别是在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下降、产量下滑的情况下,国储棉的去库存脚步加快。
    对 此,棉花期货分析人士表示:“国储棉的轮出有平价和低价,平价难去库存,低价可以理解为棉价与国际接轨,而‘轨’在哪里呢?外棉到港价(按1%配额)近期 一直在1152 0173 3840元/吨附近,考虑质量差,或按出库重检折扣因素约在10000元/吨附近。而印、巴、越几个重要用棉国家,棉花成本均略低于此价,只有与 国外棉价持平或者更低,我国的棉花去库存化才会加快。”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在棉价与进口纱数量同时下降的情况下,我国的储备棉库存才会有出路。即使在新棉不轮入的情况下,2016年储备棉“天量”库存状况能否改观仍是未知数。
    确 实,我国棉花储备政策其实是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也就是说,当市场发挥正常作用的时候,国家储备棉退居二 线;当市场作用失灵,需要的时候,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下政府通过挥动储备的“大旗”来调控我国棉花市场,配置棉花资源,其效果是任何政策都无法比拟的。
    对 此,棉花分析人士认为,储备棉的“收”与“出”应当同市场的脉搏同一频率,并且应当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框架来规定储备政策起作用的时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 态,各行各业也需要进入一种新的发展空间。备受市场关注的棉花储备政策理应成为棉花产业改革创新的标兵,这是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的**步。未来棉花储备政 策也应该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危机,提前释放明确预期,给市场各方应对的时间,才能更好发挥储备棉的作用,也使国家财政资金用在了产业链真 正需要的地方。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