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棉纺企业如何“冬天进补”?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15 来源:互联网

   “去年吃了多少,看来今年要吐出来了。”有业内权威人士这样评价当前的棉纺形势。从去年行业效益创出历史新高,到目前困难重重,棉纺业犹如坐了一次过山车,从高点又转回到了低点,随着天气的转冷,行业提前进入“寒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河北一家纱线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订单减少,而且价格很低,“几乎是不挣钱。”为了保证资金周转,只能勉强维持生产。
    按理说,棉价下跌,棉纺企业原料成本就会降低,但纱线的价格比棉花的价格下跌得还要多。“去年棉价大涨,闭着眼睛都能挣钱,如今棉价下跌,产品也出现积压。”山东一家知名棉纺企业的负责人说,人们的心理都是买涨不买跌,月初接的单子,到月底棉价又下跌了,利润大幅压缩,周边不少小企业已经陷入亏损。
    在一个小范围的企业调查中,当被问及“有多少企业在满负荷生产”时,现场的20多家优秀棉纺企业中,也只有不到80%的人举起了手。这也意味着,中国*好的棉纺企业中有20%的企业并没有满负荷运转,更多的小企业正在或者已经处于停产状态。
    如果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国外来说,欧美债务危机还在持续发酵中,这也直接造成了外需的低迷,直接后果就是订单不足。国内方面,通胀压力加大、人民币持续升值、金融的紧缩政策、能源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棉价的大幅波动都是影响行业平稳发展的因素。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中国棉纺织总工程师论坛于11月24~25日在南通举行。作为行业*具影响力的年度活动之一,总工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300余家企业的550多名代表出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副会长徐文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等行业领导,以及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出席论坛。会议重点分析了当前行业面临的困难形势,明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加快科技进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才能克服当前的困难,保证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光鲜数据背后的隐忧
    从表面看,行业数据还是“相当好”,但增速已经明显下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统计口径的变更,今年的数据是建立在2000万元产值规模以上企业的基础上,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并没有反映出来。
    棉纺行业是纺织工业的基础行业,也是风向标行业,棉纺行业的好坏对整个纺织工业影响很大。“收储价格定在152 0173 3840元/吨,而现在市场价甚至还要低于这个价格,销售还是困难,纱布卖不动了,不仅影响棉纺,对整个产业也有很大影响。”徐文英认为,近几年棉纺行业虽然无论在生产能力、质量水平、装备等方面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经历了金融危机,棉价从低到高,如今欧美债务危机又直接影响了外需,棉价又大幅回落,给行业造成了新的困难,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增长势头明显降低。
    徐文英列举了一系列行业的经济数据,纱布的产量、出口、利润都有2位数的增长,从表面看,数据还是“相当好”,但增速已经明显下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统计口径的变更,今年的数据是建立在2000万元产值规模以上企业的基础上,“数字不错,但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并没有反映出来。”徐文英总结目前行业的特点是“生产增速减缓,需求不旺”,而*大的压力是市场需求的减少。
    谢明也有同样的感受,去年行业形势一片大好,用“欣欣向荣”形容并不过分,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足,江苏企业正在面临同样的困难。
    高勇则认为,棉纺业的风吹草动,也给纺织业带来影响。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涨、内外需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纺织业正在进入高成本时代。
    高成本时代下的战略方向
    在高成本时代,企业如何走?高勇提出,鉴于棉纺行业良好的基础条件,今后行业要向高速、高产、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实际上,清梳联装备在棉纺行业内已经普及,细络联装备也有小批量使用,粗细络联也已开始布局。高勇预计,在几年内棉纺行业将实现全产业链的自动化生产。今年的棉纺设备市场销售也证明了高勇的判断,在棉纺如此困难的形势下,带自动落纱的细纱机销售超过了200万锭。高勇建议棉纺的技术人员与纺机的技术人员联合攻关,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建立专家诊断系统和反馈系统,力争在10年内实现棉纺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对于智能化,高勇做了形象的解释,就是棉纺车间“白天少人化,夜间无人化”。
    徐文英也深有同感,他认为,中国纺织业未来十年要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科技是**位,“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要走产业升级发展之路。目前国产棉纺设备已经能够满足高端产品生产的需要,但像自动络筒机等一些关键设备数量还不能满足需要。行业下一步将坚持科学发展,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行业始终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
    器材质量受关注
    纺机器材企业与纺织企业要联合起来,不断提高器材水平,以缓解高成本对棉纺行业的压力。
    器材专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纺纱质量的高低,因此一直是总工论坛关注的话题之一,高勇的与会,让大家对这一话题有了更深入的研讨。“别小看器材专件,如钢丝圈、针布、锭子、胶辊等都体现了当今**的科技水平。”高勇认为,要实现小零件价格便宜,寿命长,并不容易,其中凝聚着多种学科的交叉,从材料到工艺都要整体提高,还要有精细化管理。目前金属针布等梳理器材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钢领、钢丝圈等还与国际水平有差距,为了缩短钢丝圈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多家钢丝圈企业联合组建了“钢丝圈产业技术联盟”以解决寿命问题。高勇希望纺机器材企业与纺织企业联合起来,不断提高器材水平,以缓解高成本对棉纺行业的压力。
    在市场陷入低迷的时候,许多棉纺企业迫切想通过改善梳理效果以提升纱线品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作为国内针布领军企业,金轮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梳理器材多年来质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金轮科创董事长陆挺表示,目前棉纺行业遇到金融风暴以来的又一次挑战,对针布生产企业也是一次机会,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应采取“冬天进补,春天打虎”的策略,迎接纺织业的下一个春天。
    长盛不衰的秘籍
    企业不能靠棉价的走势盈利,棉价涨跌是外在因素,真正能笑到*后的企业,一定是那些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产品新、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
    如果说此次的挑战与上次的金融危机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金融危机使企业普遍受影响,而现在的情形是好的企业与差的企业两*分化更为严重。采访中,河南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订单依然充足,没受什么影响。”这家公司正准备向下游服装产业发展。另一家专做差别化纤维的企业也没有受到棉价大跌的影响,公司生产销售很稳定。
    有人说,棉纺企业“成也在棉花,败也在棉花。”但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华冠雄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认为,企业不能靠棉价的走势盈利,棉价涨跌是外在因素,真正能笑到*后的企业,一定是那些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产品新、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华茂也正是以成立50余年来始终保持盈利的实践证明了自己就是“笑到*后的企业”。
    华冠雄详细介绍了华茂长盛不衰的秘诀,就是抓好“五个质量”。**是指标质量,纱线质量达到乌斯特公报25%的水平并不难,但这种指标对用户是远远不够的,要考核*差指标,把*差质量做到用户满意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其次是实物质量,要确保减少纱线瑕疵,虽然很难,但做得越好才能达到*高水平。第三要保证长期质量稳定,做好一批纱线不难,一个月做好也不难,难的是几年如一日。只有常年保持高质量才能赢得高端客户的放心。第四要讲究包装运输的质量,产品要在生产中保持高质量,还要保证用户手中的产品高质量。第五要保证售后服务的高质量,售后服务不是一般的访问和听意见,要让客户用自己的产品生产出精品。
    劳动生产率的革命性突破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企业往往把目光集中在**科技的突破上,而忽视了创新背后的推动力,以及对更有效的管理方法的推广,这个推动力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就是*大限度地减少无效劳动和浪费。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棉纺企业招工难,招来了也留不住的现状困扰着企业的正常生产。据记者了解,一家企业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但苦于招不到工人,设备一直闲置形成不了生产能力。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搬迁还没有完成,其中关键问题还是人员用工问题,公司总工程师何双喜此次特意赶来参加总工论坛,按他的话说:“我们现在*希望减少用工,来看看有哪些好经验。”
    万锭用工只有25人,这个纪录是行业标杆企业无锡一棉创造的。在论坛上,厂长周晔与大家分享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成功经验。周晔说,大家往往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光集中在**科技的突破上,而忽视了创新背后的推动力,以及对更有效的管理方法的推广。周晔所说的管理方法就是“*大限度地减少无效劳动和浪费”。无锡一棉大胆改革操作方法,重新分工组合,复杂的事由专业人员做,使流程简易高效,减少由不合理的流程带来的无效劳动。比如设备保养方式打破了几十年来沿用的周期平车、揩车,废除了保全保养对口交接、运转机工维护的工作制度,创建设备动态维修方法。这种模式经受住了时间考验,设备运转效率提高,坏车低,用工显著减少。此外,对劳动者的个性化管理、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持续的技术进步、健全的培训制度、信息化管理等经验都是无锡一棉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从上世纪90年代的10万锭发展到现在50万锭,无锡一棉的用工从8000人减少到2000人,员工的收入翻了两番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十几倍。
    论坛上,来自山东德棉、青岛纺联、山东鲁泰、苏州天华、江苏通裕、金轮科创、江南大学等企业和院校的技术专家介绍了各自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新兴技术、设备使用、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受到与会者的普遍好评。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还为新增加的3家精品与特色基地企业举行了授牌仪式。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中国纤维素纤维纺织精品基地”称号;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获得“中国化纤混纺纱精品基地”称号;湖南云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中国新型纤维牛仔纱特色产品生产基地”称号。

    精彩观点
    靠操作棉花盈利,这是投机行为。只有改革管理体制,加强精细化管理才是棉纺企业长久生存之道,这条路一定要走,否则迟早要死掉。––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名誉副会长 华冠雄
    当前的经济时代,是一个快速反应的时代,竞争的规则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不管是纤维供应商,还是纱线面料采购商,只有快速有效的反应,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产业管理部副总经理 秦志强
    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通过管理变革、不断创新的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条*为快速有效的道路,而管理创新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重组。––无锡**棉纺织厂厂长 周晔
    眼下纺织产业遇到了金融风暴以来的又一次挑战,行业进入“冬季”,有句老话说得好,“冬天进补,春天打虎”,金轮将与纺织企业一道共渡难关,迎接纺织业的下一个春天。––金轮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陆挺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