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用工荒折射出行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2-02-11 来源:互联网

珠三角鞋类等制造业上演农民工“争夺战”

“我们厂初十就开工了,但现在回来的人只有一半左右。”广州白云区鸿兴鞋业公司的职工小陈告诉记者。据调查,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为严重。一方面,随着部分产业转移以及内地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另外,面对物价飞涨,求职者们观望气氛浓厚,期待工资能有相应提升。

据小陈介绍,鸿兴鞋业在2007-2008年时,工人数*高曾经接近1000人,但近年来人数开始下降,节前工人数还有300多人,但节后返岗人数仅约为一半。“有些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回来,但肯定有一些是不回来了。”小陈还透露,并不只是他们一家厂如此,很多鞋厂都面临常态性缺工。

招聘现场:等了2小时3人来应聘

在厂门口支个广告牌,上面写着招聘的工种及人数,记者前天在白马工业区附近的华泰皮具厂遇到了该厂人事部的邓小姐。邓小姐说她自早上上班开始就一直坐在厂门口等待来应聘的工人。“都中午11点了,这两个小时只有3个人来面试。”在寒风中,邓小姐一边不停地搓着双手,一边向记者抱怨。

华泰皮具厂以拖箱皮具为主要产品,邓小姐告诉记者,*高峰时厂里有超过1000名员工,但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现在只剩下300人左右,而*近一段时间订单数量有所回升,全厂缺工上百人。

事实上,像华泰皮具厂那样缺工的东莞企业并不在少数。在用工大镇长安,长安智通人才市场日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企业客户回访,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在2011年新春过后有招工需求,其中大部分的企业招工需求数量较大。

鞋业缺工尤其严重

日前, 厚街迎来节后首场大型鞋业人才专场招聘会,据主办方厚街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介绍,本次招聘会吸引了近200家鞋业类企业入场招聘,推出的空缺岗位有上万个之多。记者发现,大多数参会企业都空缺20多种职位,主要空缺鞋业版师、掹鞋工、针车熟手、品管、采购等。不仅有珠三角鞋业类企业到场,河南、四川等地的一些鞋企也来“抢人”。

3000名求职者明显让企业感觉“吃不饱”。从现场的招聘海报上统计,空缺20多个职位的企业占了大半数,不少职位需求以数十名计。绿洲鞋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其公司开年缺工近4000人,而目前才招到1000多人。而华坚国际下属的华宝大龙分厂缺工近千人,招聘负责人龚先生表示,几个分厂加在一起缺工的数量也接近2000人。[next]

西部企业也缺工

“我们企业当初从东莞转移到南宁,主要就是考虑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可没想到在这里招人也这么难。”近日,深感招工难的广西贯铨鞋业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邱顺章对记者感叹道。

2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的广西贯铨鞋业有限公司,偌大的办公平台上只稀稀拉拉地坐着三四名工作人员。原来,其他的行政人员都被派出去招工了。

广西贯铨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2008年进驻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经过两年多建设,2010年11月,公司搬入了新建成的厂房。目前,厂房内配备了3条生产线设备,以一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需要用工量500人计算的话,企业的用工需求是156 0190 2607人,但截至记者采访时,该企业到岗工人数为642人,还面临大量的用工缺口。

作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园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内聚集着众多轻纺、食品饮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仅南宁麦斯鞋业有限公司、广西贯铨鞋业有限公司等4家轻纺制鞋企业吸纳劳动用工就将近1万人。

为了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春节刚过,南宁市2011年“春风行动”专项活动启动仪式暨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春季人才招聘会就在开发区内举行。2月10日上午,70多家企业带着6000多个岗位拉开了抢人大战。

“当天现场报名,符合我们用工条件的有307人。”邱顺章说,但实际报到的情况并不理想,截至12日只有54人来厂里报到。“我们预计在招聘会上招到200人,现在跟规划的有差距。”

“我们说缺工是指缺适合的工人。经常有统计说这个县城有7万、10万农民工,但是可用的呢?”贯铨鞋业的邱顺章说,因为制鞋企业的特殊需要,所需的大都是18~38岁的女性工人,对于这家企业而言,年龄段跟性别的限制是造成本地劳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在邱顺章的印象中,以前在东莞开厂时,企业越加班,外来工越高兴,因为他们离家远,即使放假了也没什么事做,但来到广西后,情况完全变了,员工来应聘,**个问的就是你们这里加不加班。现在这家企业无论怎么忙,都会保证员工周日公休。而周六加班则按基本工资的两倍支付加班费,“这也是我们在长期缺工的情况下,经过无数次模拟,调整为现阶段的用工模式。”邱顺章说。

应对不同的用工情况,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随时改变,而每一次改变都会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只好提高效率。“我们为什么对年龄和性别要求那么严格,就是希望通过训练,使他们能够达到相应生产效率。”邱顺章表示,如果以前劳动密集型企业搞的是人海战术,那么日后拼的就是效率。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早年一个员工每个月领500元工资做5双鞋子,那么现在每个月领1000元月工资则要做出12双鞋子。

“我们小企业,方法都用尽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用工荒问题的话,只能缩小规模,因为我们不会再移了,没有再移的空间。”邱顺章有些疲惫地说,既然企业选择迁到西部,就是希望能在这里发展做大。“如果缺工问题解决不了,那么*终的选择只能是有多少人用多少人,大的订单只好丢掉了,吃不下来啊!”[next]


“用工荒”是种“结构荒”

眼下这波“用工荒”不仅波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连一向是劳工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也难以幸免,各地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招徕工人、留住工人。个中原因自然千差万别,有返乡创业的、有就地务工的、有改变打工目的地的……但综观种种社会经济因素,眼下的“用工荒”很大程度上是一场“结构荒”,“荒”在没有适应一系列的结构变迁。

**是薪酬结构难以为继。“用工荒”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单从岗位数量和求职数量而言,总体而言用工并不“荒”,否则就不会每年都有那么多的“剩工”(就业无门的大学生)了,其潜台词其实就是廉价劳动力荒。如果企业继续把*低工资标准当“地板工资”、继续无视工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即便是朴实无华的农民工也要对微薄的报酬待遇“用脚投票”了,至于某些“砖家”所言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不过是资本暴利的一个借口而已。在近日的报道中,就有农民工坦言“留在家乡待遇跟去外地一样”,这就反映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迁。

近年来,国内经济格局日趋变化,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到哪里,岗位自然就流动到哪里,这也意味着此前需要“孔雀东南飞”的部分农民工,在当地就业了。而与此同时,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完成,无论是未及转移的产业,还是升级后的产业,均需数量庞大的劳动力,于是务工意愿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带来区域性“用工荒”,哪里“用工荒”严重,也就间接说明其产业转移有待推进。至于大学生就业难依然未见缓和,则是产业升级仍没有上来,与之匹配的就业岗位不足所致。

从农民工的角度来说,眼下的“用工荒”不仅有农民工代际结构变化的因素,也有权益诉求结构演变的原因。与“**代农民工”“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赚钱谋生的诉求不同,80后、90后为主的“第二代农民工”的诉求已然出现方向性转变赚钱的同时,他们也向往都市的生活方式,渴望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但如今,他们在城市中依然未能走出低工资、低待遇、低保障、低权利的生存状态,诉求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无疑会阻挡他们走向城市的脚步,略微加点工资、改善一下住宿条件,无法承载他们的“城市梦”,说白了,这也是一场“权益结构荒”。

*突出之处莫过于教育问题。记者走访发现,留守儿童问题是许多农民工不愿外出打工的主因。“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不能让娃再跟我一样”,这质朴的声音背后,是进城农民工面对的子女教育尴尬。此前《人民日报》曾报道,弱势群体“不怕苦*怕没机会”,对农民工而言,*大的机会破灭不就是下一代要重蹈自己低权益、低保障的打工之路吗?

很多地方和企业都在通过许诺优厚的条件招徕工人,其实,*应该提供的条件就是一份公平的待遇和一个光明的未来。破解“用工荒”,须从“权益结构荒”入手,顺应一系列结构变迁,通过结构优化破解表象难题。劳工不“慌”,用工才能不“荒”。[next]

用工荒倒逼皮革业升级

新一代的农民工与上辈们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涌入城市,想要找寻的不仅是一份温饱,还希望有更多的收获。传统制造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待遇,已经不足以吸引他们背井离乡。这或许将是倒逼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大动力。

有分析人士认为,“用工荒”透视出“廉价劳动力时代”的多重欠债――无论是看得见的薪酬、社保、福利,还是看不见的休息权、话语权,都构成了“廉价劳动力时代”看似消退其实积重难返的负面效应。因此“用工荒”其实更多的反映出农民工群体迫于无奈、在权益停滞不前下的“次优选择”,需要公共决策者以更大决心与魄力对症下药,开出良方。

另一方面,“用工荒”也表现为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在普通工不能满足需要的同时,受过专业培训、素质较高的工人则更加紧缺。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过分依赖所谓“廉价劳动力”优势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它所带来的工资少、福利差、社会保障空缺、劳动技能低下等弊端,已被权利意识逐渐增强的农民工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抵制,这表明依靠廉价劳动力投入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的办公室主任袁亮表示,要正确解读时下加剧的“用工荒”。“用工荒并不是无工之荒。而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据他介绍,近年来,国家三农政策,使得部分没有技术的农民工重回土地。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工资收入差距开始逐渐缩小。发达地区更高的生活成本,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选择离开大都市。

青岛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认为,“用工荒”实际上是“中国制造”结构向好前的阵痛,也是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黎明前的曙光。它将倒逼企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企业文化的发展、沿海城市“固民政策”的出台,乃至中华文明的复兴。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