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10月,谣言风起别被吹到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辟谣
 
  10月,天气是冷了,但谣言的热度却没有消减,而且这个月的谣言还涉及各个领域,从吃的到用的再到天气,简直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
 
  当下是赏红叶吃柿子的好时节,但网络流传着吃柿子后喝酸奶会引起中毒,这是真的吗?虽然寒冬未至,但关于冬天的神预测早已走红网络,煞有介事地宣称今年是“冷冬”没跑了,那秋裤是不是该穿两条?身份证上贴个创可贴就能保证不会消磁?白砂糖新国标放宽二氧化硫指标后,会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就此,记者采访了专家答疑释惑。
 
   谣言一 柿子和酸奶同吃会致死
 
  每逢时令季节,总会有那么一拨应季的谣言候着,西瓜、黄瓜、柚子、杨梅等果蔬都已经“躺枪”,现在轮到柿子了。*近柿子上市,柿子和酸奶同吃会致死的传言又出现了。
 
  “柿子和酸奶同吃会致死是谣传,两者一起吃并不会形成毒素,这点大家可以放心。”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公众需要注意的是,柿子虽然香甜美味,但一次食用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
 
  朱毅解释说,柿子中含有鞣酸、柿胶酚和果胶,不成熟的柿子和柿子皮的鞣酸含量尤其高。柿子中的鞣酸与胃酸作用可以生成凝块,而且可以和其他食物碎块聚积成俗称柿石的大植物纤维团,柿石会造成胃不舒服,甚至梗阻。
 
  因此,“人们食用柿子时要注意做到‘三不’,不成熟的不要吃,柿子皮不要吃,不要空腹吃”。朱毅提醒,越涩的柿子鞣酸含量越高,因此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尽量不要吃有涩味的柿子。
 
   谣言二 身份证上贴创可贴防消磁
 
  *近,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身份证上一定要贴张创可贴,现在知道还不晚》的文章刷屏?该文宣称,把创可贴中间的药棉对着二代身份证芯片所在位置贴住,身份证和手机放在一起就不会消磁了。
 
  看到这一生活小妙招,让人为之一振,真是脑洞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力。但当记者向原猎豹安全专家李铁军求证时,他却笑着说:“这个说法的前提就不存在,身份证卡片没有磁性,何来消磁一说?”
 
  资料显示,如今使用的二代身份证是“非接触式IC卡”的芯片结构,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简而言之,身份证是靠电磁波工作,跟磁场并没有什么关系。
 
  现实生活中,确实会出现“身份证一直读不出来”的现象,这又是什么情况?李铁军解释说,如果出现身份证失效、无法读取的状况,要么是卡片内的天线(线圈脱焊或出现其他物理损坏,要么就是卡中的芯片可能损坏,直接去办理新身份证就好。
 
  警方提醒广大公众,身份证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经公安部实验,身份证不怕水,也可抵御正常高温。但是,使用和存放时需注意不要用力扭曲、重压或者放置在过高温度下,以防芯片受损。
 
  谣言三 新国标放宽白砂糖SO2残留量,威胁健康
 
  *近,白砂糖的新推荐性国标正式实施,不少人敏锐地发现了一些变化,二氧化硫(SO2指标较之前的旧推荐国标有所放宽。一时间,多个自媒体公众号发文称,新标准放宽白砂糖二氧化硫指标,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旧标准只是推荐执行标准,白砂糖分等级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其中,二级*大残留为30毫克/千克,精制级≤6毫克/千克。新标准则采纳了强制性执行的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糖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0.1克/千克。”朱毅说,新标准所规定的二氧化硫指标虽然看起来较之前有所放宽,但依然是安全且可控的。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二氧化硫在3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清单中。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注册营养师顾中一在其微博发表视频解读中也认为,二氧化硫作为3类致癌物并没有人体证据能够证明它致癌。日常的食用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体内后*终生成硫酸盐,可通过人体正常代谢后由尿液排出体外,不会产生毒性作用。
 
  朱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白砂糖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多少,与生产方法和工艺控制水平有关。对消费者而言,大可不必焦虑。目前国标中要求的残留量不至于对身体造成伤害,但为了健康应该尽量控制糖的摄入量。而对生产厂家来说,国家标准是*低门槛,降低白糖色值和二氧化硫残留量,依旧是制糖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谣言四 今年是“冷冬”,此后一年比一年冷
 
  随着温度一路走低,冬天的脚步日渐逼近。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网上都会掀起关于本年度是“冷冬”还是“暖冬”的预测。这些日子,网上不断流传2018年冬天是“冷冬”,甚至说“从今往后一直到2025年,气温一年更比一年冷”。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时间进行辟谣,称这种传言十分离谱和荒谬,纯粹是吸引公众眼球,制造公众恐慌。
 
  所谓暖冬、冷冬的科学解释,是当某年某个区域整个冬季即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高于气候平均值0.5℃时,便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低于0.5℃则为冷冬。关于2018—2019年冬季气候趋势,国家气候中心近期初步预测:预计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原因,国家气候中心给出的专业解释是,自2018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转为偏暖并不断发展增强,此次增暖将继续发展,并于2018年/2019年冬季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东亚冬季风强度弱,我国气温普遍偏高。同时,国内外气候模式一致预测,2018—2019年冬季欧亚大气环流整体以纬向型为主,不利于冷空气频繁活动,有利于我国气温大范围偏暖。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