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谁来养活中国?崔凯:提高粮食产量需依靠技术进步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谁来养活 中国?”1994年Brown博士的同名书籍引发全世界对中国 粮食 安全问题的关注。时至今日,对于世界**人口大国而言,14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大事。日前, 食品工程博士崔凯在Nature旗下 食品刊物Science of Food上撰文指出,中国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未来必须考虑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在这篇名为《纵论中国粮食安全》的社论文章中,崔凯指出,从1982年到2017年,在35年间,中国粮食总产量从3.54亿吨增长到2017的6.18亿吨,超过了同期人口34%的增速。今天的中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但同时也付出了*为沉重的代价,包括化肥导致的环境污染、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如何实现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农业之间的平衡,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议题。”崔凯指出。
 
  他认为,未来中国提高粮食产量必须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而非资源投入。目前,我国正在积*着手土壤改良、降低耗水量和控制化肥施用量,并加速推进的土地流转体系将孕育大型现代农场,规模种植效应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精准农业可以使粮食产量再提升10%.
 
  那么,未来中国究竟需要多少粮食?崔凯指出,答案取决于我国的人口增长。2017年末中国的人口仅为13.8亿。预计中国的人口峰值将出现在2025 年,总人口约为14.2 亿。2025以后,中国的人口将呈下降趋势,在2050 年减少到12 亿人,到2100年甚至下降到6 亿人。
 
  除了人口因素,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会对粮食生产和消费带来影响。2017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8%,并会在2025年和2050年分别达到65%和80%.伴随着人口数量趋于稳定和老龄化趋势,未来需要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职业农民来完成食物的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
 
  随着人口达到峰值,粮食需求也将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崔凯指出,根据中国的粮食消费结构,在2014年到2016年的三年中,中国食品消费量总体稳定,已经达到或接近峰值。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只需要像过去三年那样稳定在6亿吨以上,就能够保证人均粮食供给达到430 公斤/年的水平。
 
  此外,由于设备和管理粗糙,中国有约1/6的粮食损耗在加工和储运环节。在超市管理和消费环节也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未来伴随着粮食加工领域的产业升级和公众节约意识的不断提升,粮食的损耗和浪费会有降低空间。
 
  崔凯指出,中国的食品和农业生产系统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迁,这种变迁还将持续几十年。近年来,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国家粮库“粮满为患”和农民“卖粮难”的问题,由于供给过剩,2017年的玉米价格相对于2015年已经下降了约35%.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中国计划从2016年到2020年在北方“镰刀弯”地区减少50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这大约相当于中国3%的耕地面积。这些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政府对粮食安全的信心。
 
  “如果把粮食安全比喻成一场抗洪战役,粮食产量是‘堤坝',人口增长就是’洪水‘.尽管在未来若干年,水位依然处于高位,但过去三年堤坝已经经受住了洪峰的考验,今后水位将会逐渐下降。”崔凯表示,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持谨慎乐观态度,同时,未来中国更需要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