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科普专家怼上独立测评 食品第三方检验谁来监管?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3月7日, 德国 第三方检测平台公式KO-TEST在 中国的合作方优恪网披露, 德芙丝滑 牛奶 巧克力在德国被检出矿物油成分。随后,该机构又发布测评称, 海天、 老干妈、老干爹、翠宏等10款油 辣椒产品含有矿物油、 多环芳烃化合物、 增塑剂及 增味剂等成分。上述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引发连锁反应,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等 食品专家、 科普作家**时间向公众科普了矿物油在食品中的应用安全性,并质疑该机构相关 检测思路与 标准是否合理。
 
  事实上,这并不是所谓的第三方检验机构首次引发争议。2012年,绿色和平组织发布报告称吴裕泰、张一元等国内9家知名品牌的18种茶叶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即引发强烈反弹,业界直指其混淆农药残留与农药超标,未采用中国国家标准的检测思路和目的令人生疑。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食品生产和 监管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激增,食品第三方检验市场迅速扩容。与此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又缺乏他律,检验机构鱼龙混杂、检验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开始凸显,个别机构动机不纯,提供的检测报告不公正、不科学,食品第三方检验急需监管。
 
  第三方检验缘何惹众怒
 
  “他们(优恪网——编者注自己也说了,这些送检的产品符合所有的国家标准。而他们选取的检测项目是不在国标之中但‘他们认为’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的。这一理念看起来无可厚非,但操作起来问题很多。项目不在标准之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该物质的安全性评估缺乏科学数据,由此来判定‘安全'’有害‘并不靠谱;另一种是食品中的含量根本到不了’过量‘’有害‘的地步,所以没有必要制定标准。”果壳网知名科普作家云无心撰文指出,“这个所谓的’第三方独立测评‘,类似的问题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一贯如此。他们的测评思路就是错误的。”
 
  而另一位知名食品安全科普专家钟凯则在发布**篇有关食品中矿物油科普辟谣文章后,又怒而推出题为《网络黑关公效忠德国主子,卑鄙手段抹黑中国食品安全!》的微文,不仅指出该机构所有测评报告“都是一个路数,恐吓、抹黑、信息操纵、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心理诱导,手段卑鄙,毫无职业操守”,更建议“媒体朋友们不要动不动就把这样的黑公关称为’独立第三方测评机构/平台‘,充其量是’自称独立第三方的网络公司‘。”
 
  此次优恪网矿物油事件,专家普遍诟病其混淆了从食品接触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矿物油的量和食品中的矿物油含量两个指标,前者标定的是品质,而后者才关系到安全,并且事实上所有涉及品牌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但更令业界愤怒的是本应是食品安全专家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变身“砖家”,令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消费者根本无从分辨,制造不必要的恐慌,恶化产业生态。
 
  “这个检测报告的发布很巧妙,按照国家标准所有的相关产品都是合格的,所以它没有判定样品是否合格,而是采用了评级的办法。D级的评级很容易让媒体和公众误解,认为产品有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企业法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选择以往食品行业并不十分了解和关注的物质,特别是国内还没有标准的物质进行检测,是这种所谓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惯用手段。“但老百姓谁知道这个,这些机构在老百姓眼里就是专家,你越辟谣他越信得欢。这样的检测怎能不令食品企业人人自危?”
 
  而仅仅就在2月27日国新办的发布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在提到食品安全谣言问题时特别指出:“建议大家不要轻易使用有毒、致癌这些渲染性字眼。食品安全的报道既要考虑报道本身,又要考虑报道的社会影响,一定要客观、公正。”毕井泉说,他支持媒体揭露谣言,批评制假售假,但不能哗众取宠。

  第三方检验市场鱼龙混杂
 
  “第三方检验机构*早出现在国外,在改革开放后逐渐为我国所认识和接受,但真正的井喷出现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的十几年。”知名民营第三方检验机构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峰介绍,2013年大部制改革后,我国的食品第三方检验出现了爆炸性增长,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食药监管部门成为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后,有关食品检测的需求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随着政府监管的加强,企业、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生产经营企业加强品质自控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的需求不断增加。
 
  虽然获得快速发展,但当前中国的食品第三方检验行业“小、弱、散”的特点十分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各领域的食品检验机构约有3万余家,但年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却是凤毛麟角。“食品检测行业是一个重资产技术性的服务行业,有些机构仅仅是服务于某个省甚至某个地级市,公司场地、设备、人员等投入较大,而企业资金回流及成本回收的周期较长,这样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是核心技术人员的匮乏和缺少人才的培养和沉淀。” 万峰指出,“食品检测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缺乏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必要监管,尤其是准入门槛设定和退出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此外,成立专门的第三方检验行业协会也是很好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行业自律,规范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有些检验机构在行业内进行恶意竞争、低价中标的现象时有发生。万峰告诉记者,正常来讲,食品抽检的合格率一般在90%以上,当购买服务方要求出具某一类食品的合格报告时,个别机构可能就有数据造假的情况。“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一方面严重影响行业声誉,另一方面因其数据造假往往采取低价竞争手段,造成行业乱象。希望有关部门在购买检验服务时,对于报价特别低的机构要特别注意,避免上当。”
 
  “一般检测机构只要经过计量认证(CMA,就有资质出具检验报告。” 食品伙伴网**工程师&食品安全总监陶庆会博士告诉记者,成立一个检验机构门槛不高,根据其能检测的种类范围可难可易,但总的来说,具有一定的设备和人员,达到实验室资质认证的条件,通过审核就可以。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各地规模不大的检验机构越来越多的原因。
 
  独立第三方机构更需监管
 
  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由于处于交易双方的利益之外,所出具的检测数据被认为具有独立性及公正性的特点,因此容易被各方广泛接受。食品第三方检验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仅关系到出具报告的客观公正与否,更关系到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针对所谓“独立第三方”不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鱼龙混杂的情况,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建立专门的监管机制迫在眉睫。
 
  万峰和陶庆会均建议,有关部门在购买第三方检验服务时要有意引导,对那些通过复核确认检验水平高、管理水平高的检验机构,要在招投标方面给予倾斜,并向社会公布复核结果,帮助合规企业打造品牌。对于出现违规行为的机构,在招投标时,给予扣分,引导企业提高检验水平,杜绝不正当竞争。“食品检测的实验室成规模投入的仪器都在千万元人民币以上,投资不到这一数量级的实验室肯定不可靠。人才的成长、熟练程度都需要检测量的积累。不要给那些乱做的机构太多的空间。”
 
  “国外一般是通过非官方组织对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管理,如果有机构违规,由行业自律机构来处理。但在我国目前相应法律法规不甚清晰,受害企业诉讼难度过大的情况下,不能照搬这样的管理方式,而是应当由专门的政府机构对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监管。”万峰指出,应加强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监管,例如提高飞行检查的频率、扩大能力验证不合格的通报范围、加强数据溯源等,切实起到规范**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万峰指出,检验机构也要自律。在华测的价值观里,造假或质量不合格是耻辱。针对华测全国布局的实验室,华测也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考核手段。一是确保政府购买服务的合规性,即从抽样、检验、报告的发送全程进行合规性评审,做到程序合法、数据准确、结果可靠。二是加强技术考核,要求各地积*参加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和农业部等***能力验证工作,同时在企业内部加强交叉能力比对,并且根据能力验证的结果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不断提升技术服务水平。陶庆会还建议,要规范第三方检验机构报告的发布行为,对于不合规、造假的检验机构要有退出机制令其退出。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商品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