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厦门要建食品可追溯系统 营造好消费市场营商环境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东南网2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香卉辉 通讯员 刘启国商事登记有望实现手机申请, 食品有望实现可 追溯,网络交易将更规范,消费维权两条热线, 食品检验正式开展……2016年,市场 监督 管理局会努力在厦门营造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来看看郭勇毅局长脑海中的工作计划表。
 
    审批环节更少

    商事登记有望实现手机申请
 
    导报记者:厦门从商事登记改革开始,就出台了一系列便利的登记服务措施,今年还会有哪些新举措?
 
    郭勇毅:今年,我们依然会“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在市场准入环节,去年,厦门新登记各类商事主体7.81万户,总量达37.42万户,今年还要继续推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换发和电子营业执照发放,年底完成。
 
    去年我们还**推出了全程电子化登记,今年要扩大这个范围,增加存量企业变更、注销等业务;在电脑网上申请的基础上,探索实现手机网上申请模式,拓宽网上申请渠道。
 
    在简化行政审批方面,目前,我们“四品一械”审批事项共46项,截至去年12月底,共受理审批件15158件,今年还会减少审批环节;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开发建设食品药品审批信息系统,提高审批效率。
 
    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我们也在助力厦门获批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城市,并配合省工商局建设小微企业名录。
 
    此外,我们还要推进商标战略实施,2015年全市新增驰名商标8件,累计92件;新增省着名商标59件,累计743件。
 
    食品可追溯

    食药安全要打造五大“利器”
 
    导报记者:在此前机构改革时,市场局吸收了原来的工商、食药监、卫生等部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今年,在保障市民的饮食用药安全方面有哪些计划?
 
    郭勇毅:今年,我们要开发几大“利器”,持续推进厦门的食品安全城市创建。
 
    其中*主要的一大利器,是利用“互联网+监管”方式,探索建设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的可追溯信息化监管系统。目前,我们已经实现15.1万种在厦门市销售食品进行追溯监管。
 
    具体包括整合现有的两系统一平台,建成“厦门市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探索由企业对接扩展到第三方平台以及农业、海洋渔业等监管部门,着手开发入市必登、手机APP台账直报软件以及微信查询等平台,完善菜市场检测信息和IC溯源卡管理系统需求规划。
 
    生产环节,试点建设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系统。在餐饮环节,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进日常监管、远程视频监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
 
    导报记者:那其他利器都是什么?
 
    郭勇毅:第二个“利器”,我们要制订食安委工作规则,明确食安委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食品安全工作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定期会议、协调督导等机制;完善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管理制度。
 
    第三个“利器”,2016年是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年,我们要制定厦门的食药信用监管工作方案,并从行政监管、社会监督、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开发食药信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需求。
 
    第四个“利器”,是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监管体制。制定和执行食用农产品监管意见,推动豆腐作坊集中生产、集约经营试点,努力打造小作坊生产示范区。
 
    第五个“利器”,推行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研究建立企业电子监管档案,实现档案信息共享。

    信用监管新举措

    开展信息公示平台二期建设
 
    导报记者: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商户*渴望的,今年我们在监管执法方式上,会有哪些新举措?
 
    郭勇毅:有的,*主要的依然是信用监管模式。
 
    今年我们要完善信息公示平台系统建设。同时开展信息公示平台二期建设,完善部门间商事主体信用信息推送、共享机制,实现各部门互通共享和统一公示商事主体信用信息。截至2015年12月31日,平台访问量逾1519万人次,查询量逾1300万次。
 
    所以,年报公示及后续的年报信息抽查还会继续推进。去年我们共有240992家商事主体通过信息公示平台填报2014年年报,年报公示率达93.29%,再次位列全省**。
 
    另一个监管方式是执法。我们要以医药、教育教学服务、公共服务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严厉查处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并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对于网络市场的监管,主要是以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为重点,组织各类网络交易专项整治行动。
 
    还要对全市网络经济户口数据排查、非法主体网站清理和指导经营性网站贴标工作。去年,我们纳入网络经济户口主体数据库6091条,指导 1401个经营性网站加贴实名认证电子标识,公示全市网络交易经营者信息7137户次,约谈5个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

    消费维权两热线

    今年要建设维权品牌
 
    导报记者:去年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消费维权投诉热线也增加了药品的12331,今年在这一块有什么想法?
 
    郭勇毅:去年,我们的12315、12331共受理各类信息113120件,其中,咨询建议90039件,投诉19798件,举报328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525.12万元,加倍赔偿82.62万元。
 
    今年,我们要建设维权品牌。加强两条投诉热线维权流程及信息化建设,规范接诉统一口径和调解室运行,强化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突出与消费安全相关的重点商品、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商品质量抽检,探索网络商品抽检,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维权和旅游市场监管实效。“红盾质量维权行动”还会继续开展,以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汽车配件等与消费安全密切相关的商品为重点,全面开展质量维权活动。
 
    此外,我们今年会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职能,理顺内设机构、人员配置、仪器设备等问题,正式开展食品检验工作;要完成食药检验检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进口药品、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检验业务,不断加强检验能力建设。
 
    数读2016
 
    1176件
 
    一年来,全系统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176件,办结691件,结案案值5397万元,罚没金额1317万元。
 
    419587条次
 
    共监测广告419587条次,五大类严重违法率1.37%。
 
    183个
 
    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靶向式”抽检,2015年共抽检183个品牌312批次商品,已完成检验252批次,整体合格率为87.3% ,加大不合法商品的曝光力度和查处力度。
 
    601家
 
    全市26家药品批发企业已全部通过新GSP认证;38家药品连锁企业已有36家通过新GSP认证;601家药品零售企业通过GSP认证现场检查。
 
    5002家
 
    2015年以来,2971家通过住所无法联系的商事主体以及未按期公示2014年度年报的17331家商事主体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5002家商事主体被业务锁定。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