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郑州71家盒饭作坊被查 43家已停业整顿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大公中原新闻网讯】连日来,《河南商报》持续报道“黑盒饭”,引发广泛关注。相关部门表态,一定严查盒饭市场,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昨天,郑州市各区全面出动,加紧排查。目前,已有71家盒饭生产点被查,其中,责令整改2家,停业整顿43家,取缔6家。

    相关部门表示,要探讨建立长效整治方案,坚决取缔“黑盒饭”。

    行动

    探讨建立长效整治方案 “黑盒饭”要坚决取缔

    《河南商报》“黑盒饭系列报道”发出后,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对此事高度重视,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郑州市食药监局下发《关于立即对盒饭加工单位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统一部署各区食药监局、食安办对辖区内的“黑盒饭”窝点进行查处。

    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食药监局获知,此次部署查处盒饭市场,共出动执法人员144人次,执法车辆27车次,检查71家,责令整改2家,停业整顿43家,取缔6家。

    针对郑州管城回族区东大街附近盒饭加工窝点较集中的情况,郑州市食药监局表示,管城回族区食安办牵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城管、公安、办事处等部门40余人组成联合执法队,采取联合执法。

    目前,郑州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认为,在盒饭新的参考标准出台之前,只能对无证的盒饭进行取缔。“我们正在出台整治方案,报市政府同意后执行。”

    方案的具体内容,该工作人员介绍,主要是要求各县市区加紧排查“黑盒饭”,发现一处,取缔一处。

    “单纯取缔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正在探讨建立长效整治机制,期待全国,或者省里能出台对盒饭的整治标准。”他说。

    查处

    昨天,郑州管城回族区食安办、食药监分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等联合执法,共排查出非法加工窝点及经营摊贩13家,已全部取缔。此次查处,共没收各类加工工具28件,一次性饭盒2500个,捣毁灶台6个,成品及原材料360公斤。

    A 一见执法人员 他就说“不卖盒饭”

    昨天上午9点多,在郑州东关南里294号楼二楼,传来叮当的声音。执法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敲门后,才有人应声。开门的中年男子见到执法人员脱口而出:“我们不卖盒饭。”

    执法人员跟随其进入屋内,一个3平方米的操作间内,有一台煤炉,锅上正炖着土豆块。煤炉旁的墙壁被熏得发黑,有一层厚厚的油垢。操作间外,有3名工人正在摘菜,当被问到有没有健康证时,他们说自己是来串门的。在执法人员告知从事餐饮经营必须办理证件时,开门的男子仍坚持不销售盒饭。

    可是,墙壁上张贴的菜品广告、送餐电话,让他无法再狡辩。执法人员现场没收了该“黑盒饭”窝点的厨具,对其进行教育,并告知他们,如果想从事盒饭生产,必须整改,在取得相关资质后才能运营。

    B 存在*大安全隐患 一窝点被“彻底清除”

    在郑州东大街附近,有间小平房,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哪家住户的仓储室。附近的居民称,这是个“黑盒饭”窝点,每天临近中午都会烧煤球,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粉尘,对于这个“污染源”,周围居民怨声载道。6平方米的屋子里,墙壁漆黑一片,“长”满油垢。

    屋子的一角有个砖砌的土灶,在执法人员进入时,一对夫妻正在灶台前忙碌。

    “这里存在*大安全隐患。”执法人员被眼前的“脏乱差”惊呆了。

    现场,执法人员将土灶进行拆除,并没收所有灶具。“这里必须彻底清除,之后,还要定期巡查,防止‘死灰复燃’。”

    治理“黑盒饭” 他们怎么看

    业内人士:引导比零容忍更实际

    河南省一名从事简餐行业研究的人士分析,政府的应对措施不能停留于“市民举报、记者曝光、专项整治”上,从准入门槛、生产制作到流通环节,要制定系统性、规范性的度量标准。

    “对盒饭市场,监管部门更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他认为,单纯取缔无法长久根治,而引导市场力量进行淘汰,鼓励正规外卖、品牌外卖,挤压“黑盒饭”的生存空间,“总之,引导比零容忍更实际。”

    集体配餐单位:市场尽快发挥净化作用

    市场上“黑盒饭”猖獗,也困扰着正规的集体配餐单位。“期待市民擦亮眼睛,市场尽快净化。”郑州市工蜂简餐有限公司总经理靳山说。去年7月,经过4个月的审批,工蜂简餐终于证件齐全,开始送餐了。

    在靳山办公室里,悬挂着“餐饮服务许可证”,经营类别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只有有这个证,才具备集体送餐资格。”他说。

    按照集体用餐配送制度规定,集体配餐单位3公里内不能有任何污染源,对设备及场地、分装车厢都有严格要求。而目前市场上,一些流动“黑盒饭”摊位投入低,造成该行业混乱无序。“对这一行业,我还是保持乐观。”靳山说,政府加大监管后,市场总会净化。

    一个样本:将生产环节外包

    还有些外卖商家选择了新的运营模式,与证件齐全的制作商签订供应协议,将要求严格的生产环节外包出去。如即将参展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商报承办的首届中原创业大会的“The One”外卖项目,由几名大学毕业生创立,该公司**只做一道菜,把菜品的制作外包给了餐饮资质齐全的河南颐膳达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而他们自己专注于配送和市场开拓。这种新模式为“难做的盒饭”开辟出一条好路。

    记者手记

    报道“黑盒饭” 我们该挨骂吗?

    从1月4日起,《河南商报》开始持续关注郑州的盒饭市场,在经过11天的调查暗访后发现:大量盒饭生产点未办理任何证件。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郑州市每天消耗约50万份盒饭,其中80%的盒饭来自黑窝点或小作坊,“黑盒饭”猖獗。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报道发出后,引发强烈反响。

    针对《河南商报》“黑盒饭”的报道,上百位读者打进河南商报热线“点赞”,但也有少数人“骂娘”。

    1月5日,有一位自称大学生的读者打电话给我:“为何要对外来务工者‘赶尽杀绝’,我吃了几年盒饭也没见出事!”近半小时的电话指责,他数次“问候”了我的长辈。

    还有一位读者,发短信质问,“你们想过那些辛辛苦苦从农村来的人吗?他们好不容易有一个能挣钱养家的事。”在他看来,《河南商报》的报道,“把他们的活路堵死了。”

    面对他们的“审判”,我不知该如何应对。

    从前期调查到稿件刊登,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和同事走访的“黑盒饭”加工窝点及流动摊位不下20家,涂料桶装米饭、蔬菜放地上,几平方米的操作间环境*差,工作人员随地吐痰、边吃边干活……

    眼前的“残酷”告诉我,只有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法律法规,才能防止“病从口入”,才能维护更多人的利益。

    事实上,在采访过程中,我也看到“黑盒饭”摊主的辛苦,可是,“法理”怎能让位于“人情”?

    亲爱的读者,请你们评评理:我们真的该挨骂吗?

    相关报道:郑州“黑盒饭”生产点老鼠乱窜 涂料桶装米饭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