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食品安全法首修 重典严把舌尖关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羊城晚报记者 吴珊 马灿

    2014年,羊城晚报“食刻出击”栏目与读者共同见证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2015年,“食刻出击”栏目将与您一起,继续共筑“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在过去的2014年,食品安全或许是食品行业*热门的话题。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2014年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中,排在**位的就是食品安全(占比55.1%。重新翻阅一条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你会发现,食品安全大环境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时隔五年,《食品安全法》迎来大修,更多的违法行为有法可依;大部制改革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得到提升。

    2014年,羊城晚报“食刻出击”栏目与读者共同见证了一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这一年,政府职能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分子,显示了保卫舌尖上的安全的决心。

    2015年已经到来,我们希望,新的一年,监管更到位,食品更安全,消费更放心。“食刻出击”将与您继续共筑“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法大修

    二审稿征求民意

    2014年,《食品安全法》实施5年后迎来首次大修。有专家分析称,此次修订体现出“重典治乱,猛药去疴”的思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曾用三个“*”给予阐释:对违法生产经营者实行*严厉的处罚,对失职渎职的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实行*严肃的问责,对违法作业的检验机构等实行*严格的追责。

    2014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闭幕。随即,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次审议稿全文于29日在全国人大网站正式公布,并再次向全国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为2014年12月30日至2015年1月19日。

    食品安全法在修订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的做法,被认为是落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方针的好举措、好办法。

    上海福喜曝*大丑闻

    洋快餐遭遇信任危机

    2014食品安全事件哪家强?“福喜”是其中之一。福喜出售过期肉事件,堪称2014年度食品安全的*大丑闻,引发了民众对洋快餐的信任危机。

    7月20日,麦当劳、必胜客等知名洋快餐的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光通过将过期食品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加工过期劣质肉类,再将生产的麦乐鸡块、牛排、汉堡肉等卖给麦当劳、必胜客、汉堡王等知名快餐连锁店。一时间,众多受此事件牵连的洋快餐店变得门可罗雀。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处理此事件时,不仅为行政罚款,而是上升至刑法层面,8月29日,上海检方宣布,上海福喜高管胡骏等6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批准逮捕。

    亨氏米粉铅超标

    安全承诺无诚信

    2014年,有关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的案例当属“亨氏”米粉铅超标问题。8月份,知名食品生产商“亨氏”生产的婴儿米粉被浙江食药监部门检出严重铅超标,614盒问题批次产品被查封处理。亨氏随即表示已对问题产品全部召回,请消费者放心。但是,有记者在广州某大超市却发现,问题奶粉还在出售。“召回”与“全部找回”仅差两个字,却反应一家企业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是否真正有诚信。

    台湾地沟油事件

    震惊两岸三地

    “油掺油,神仙愁”,这是地沟油案件检测取证时遇到的*大问题。2014年9月,台湾地沟油大案震惊两岸三地,举报者更是获得了200万元新台币的奖励。

    这起案件的涉事公司是台湾知名企业强冠公司,该公司通过将地沟油与其他油勾兑后制成的“全统香猪油”流入市场,被多家食品生产连锁企业采购,台湾的盛香珍、奇美、味全、味王等知名品牌受到波及,香港的美心西饼也卷入其中。

    大数据助力舌尖安全

    IT界跨界热潮涌现

    在食品安全牵动百姓神经的同时,移动互联网也加入了这场捍卫百姓舌尖安全的战役。

    2014年愚人节,百度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筷搜”的产品,这一产品的神奇之处在于,能检测食用油品质等功能。这只是愚人节的一个假视频,但几个月后,百度大会上,现实版“筷搜”出现在人们眼前。

    去年,IT界关注食品安全,跨界热潮涌现。“两会”期间,马化腾向全国人大提交的三个提案之一,就是“运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进食品安全”;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联合9省市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共建“食品安全云”,网易猪、华为牛、联想柳桃等相关报道更是让人街谈巷议。

    除了研发移动互联网产品,食药监管部门也在利用互联网帮助消费者保卫舌尖上的安全,国家食药总局“食事药闻”APP上线,广东省食药部门则开发出广东婴幼儿配方奶粉追溯平台。

    转基因食品应有标识

    转基因争议还在继续

    近年来,转基因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而在2014年,其引发的种种争论堪称历年之*。这一年,可谓中国转基因问题里程碑式的转折年。

    3月,崔永元耗资百万元的转基因纪录片问世,引发激烈讨论,赞扬者有之,咒骂者有之,不屑者有之。或许纪录片的拍摄思路和结论存在不严谨之处,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思路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国民的想法。

    知情权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全社会的努力。2014年8月,在昆明律师许思龙倡议下,全国近百名律师发起了针对转基因食品标识不醒目或根本不标识问题的法律行动,让转基因标识不再“羞答答”。

    10月初,央视叫停非转基因产品广告,称更健康、更安全的说法存在误导。这让与商家在产品上大肆标识非转基因的宣传得到遏制,从侧面支持了正确标识转基因食品。

    当月,在武汉举行的“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许智宏肯定了央视的做法,表示根本不存在转基因花生、葵花籽,宣传非转基因花生油、葵花籽油会给公众心理带来误解。

    随后,12月22日《食品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草案透露,今后生产经营者未按规定标识转基因食品的,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和生产工具、设备等物品,*高可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甚至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在1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业部对转基因问题的态度是在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在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今后将遵循‘先是非食用,然后是间接食用,*后是食用’的步骤来稳步推进。”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研究转基因的决心。

    中国此前启动了约200亿元的转基因作物研究重大专项,一些项目如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杂交种“Bt汕优63”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根据法律,安全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上述三个品种的证书目前都已过期,是否续发还未可知,至于商业化种植更是遥遥无期,呼吁开闸的声音已经不时响起。

    2014年已经过去,挺转与反转的讨论仍在继续。

    吴珊、马灿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