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网帖曝“注水葡萄” 原是杀菌剂留下的斑点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葡萄“打针”,得小心翼翼。  

 

针管刚拔出,葡萄就喷了……


    专家称傻瓜才会这么干 伤痕是喷洒杀菌剂留下的斑点

  近日,南京桥北一市民在小区门口买葡萄,回来发现,每颗葡萄上都有将近10个类似“针眼”的伤痕,吃了两颗,就不敢吃了。这事被晒到网上后,引起广泛关注。网友们怀疑这是“注水葡萄”。近日,记者买回葡萄,用针管注射,结果针管一拔出,刚注进去的水就喷出来了。江苏省农林厅专家称,给葡萄注水“只有傻瓜才会干”。所谓的“针眼”,其实是喷洒杀菌剂后,病菌被杀死后留下来的斑点。

  网帖 “别吃注水葡萄”

  近日网上出现一个热帖,标题是“重大发现,重大发现,喜欢吃葡萄的人注意了”。发帖者晒出照片,称“刚在小区门口买的葡萄,回来发现,每颗上都有将近十个类似针扎过的小伤痕,看到的就别去买了,刚吃了两颗,不敢吃了。”

  看完帖子,很多人表示愤慨,“真受不了这样的商贩。”也有网友比较冷静,联想到前段时间谣传的西瓜注水,发出一连串质疑。有人调侃,这个消息不靠谱,如果真的有这样做的,估计各位都吃不起葡萄了,成本太高。“一斤葡萄至少有25到30颗吧,发帖者说每颗葡萄打了近10针,一亩产量2000斤,这得雇多少人来打针?要多少劳动力?这葡萄不得卖天价啊!”

  看了跟帖,发帖者也承认可能看走了眼。

  实验 拔出针管水向外冒

  记者来到水果摊,通过肉眼观察,发现葡萄上还真有许多疑似“针眼”,都是些白色的小圈圈,中间有芝麻大的一个黑点。

  这些小圈圈就是注水后留下的针孔吗?记者买回葡萄,试图用针管注射。细细的针头很容易就扎进葡萄体内,记者缓缓推压针管,问题来了,水从针头的缝隙汩汩流出,根本注射不进去。拔出针管,水又从针眼里向外冒,被注射的葡萄很快发软,不能吃了。

  换一颗葡萄再试,这回换了一个细些的针头,没有水渗出来。记者刚以为注水成功时,搞笑的一幕出现了,一拔出针管,刚刚费劲注入的水一下子喷了出来,水柱像一条细线,喷出一尺多高。

  随后,记者在多颗葡萄粒上做试验,均无法将水注入。实验证明,葡萄注水**不靠谱,纯属臆想。

  注射过水的一组葡萄,每个果粒上都扎上七八个小针眼,水注不进去,表面伤痕累累。过了约3个小时,这组注水的葡萄摸上去软乎乎的,有的已经腐烂了,根本无法食用。

  释疑 “傻瓜才会注水”

  葡萄究竟能不能注水?江苏省农林厅园艺处果树科科长陆爱华肯定地说:“不可能,只有傻瓜才会给葡萄注水。”陆爱华说,从保鲜角度讲,葡萄皮轻易不能破,一旦破了,营养就会流失,很快就腐烂。

  葡萄表面疑似“针眼”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陆爱华说,其实那是葡萄生长后期用药后留下的痕迹。葡萄生长后期,会受到病菌感染,使用农药后,农药残留及病菌尸体就会在葡萄表面形成小斑点。

  这些斑点对人体是否有害?陆爱华表示,一般要求果农在采摘前半个月后不要用药,因此,市民在市场上买回来的葡萄,表皮上的斑点已没有毒性。

  江村农俗馆馆长周爱玲种了30年葡萄,是个葡萄大王。说起网上注水葡萄的传言,周爱玲连叫几个“不可能”,周爱玲推测,人们在葡萄上看到的斑点可能是杀菌剂留下的残渣。“我们采摘葡萄时,经常会看到葡萄表面上有这些小麻点,都已干了,没有毒。”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