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洋奶粉暴利惊人 网友无奈称爱国但不敢坑孩子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新闻核心

  农业部日前透露,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被逐步蚕食,进口奶粉去年已经与国产奶粉平分秋色,2011年,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超过50%。针对这一结果,早报记者昨天展开调查,发现在青岛市内,洋品牌奶粉与国产品牌奶粉的比例差距更为惊人,大部分商场、超市内洋品牌奶粉销售率高达80%。记者随后走访4家医院产科,采访20名孕产妇,其中13人为新生儿准备了洋品牌奶粉,只有7人选择国产品牌奶粉,洋奶粉占有率为65%。

  进口奶粉笑傲中国市场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中国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与全产业链模式研讨会上,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透露,2010年前11个月,奶粉进口总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7.06万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国有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60%,2010年,进口奶粉已经与国产奶粉平分秋色,展望2011年,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超过50%,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

  国产奶粉产业链受冲击

  据介绍,洋品牌大举进入,导致国产奶粉产业链异常脆弱。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认为,产业链一旦遭到彻底破坏,我国婴幼儿奶粉价格将完全受控国际市场。目前,中国消费者已开始为此支付不合理高价:根据调查,进口奶粉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利润率*低是40%。在国内生产同样质量的奶粉,每桶奶粉成本只有40元,可见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上的暴利。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我国奶牛养殖业也将因此受到长期挤压:进口奶粉每增加10万吨,将直接导致减少85万吨生鲜乳的需求,相当于减少34万头奶牛,直接影响34万人就业。

  网友既痛心又无奈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网上引起热议。网友对此普遍感到无奈和痛心,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是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缺失,是消费者和奶粉公司在为中国奶业监管不力和缺乏诚信埋单。“国产品牌奶粉丢了市场、丢了信任、丢了未来。”孩子刚刚半岁的史先生表示,现在不知谁还敢让孩子喝国产奶粉,国产品牌奶粉要想重夺市场,恐怕要靠很长时间去 建立信任。 “一会出个大头娃娃,一会又是三聚氰胺,前阵还有性早熟,这种情况下,家长只有选择洋品牌奶粉。”史先生表示,自己就曾经将QQ签名改为网上流行的“洋奶粉要钱,国产奶粉要命!”他认为,造成现在这种现状,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问题,只要经济上能承受,恐怕没有哪个家长敢拿自己的孩子做试验。

  “爱国货”让位给“爱孩子”

  史先生介绍,他的儿子目前喝的是在美国代购的某品牌奶粉,去年也出现了因为虫子污染而被召回的事件。“*初对方对我们这样在美国代购的消费者不退货,我们也很生气,想过在二段时给孩子换奶粉,但打过投诉电话后,对方后来主动给我们打了两遍电话,不仅可以换货,还来落实我们在当地经销商换货是否顺利。”史先生说,洋品牌奶粉的这种服务态度,让他愿意继续相信这个品牌。“从感情上,我们愿意给孩子买国货,不过这是在政府职能部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史先生说。

  史先生的观点并非个例,记者近日查看多个网站上对此消息的评论,大多数网友都持与史先生相似的观点,认为是“国有品牌奶粉自己不争气”,“少 数品牌出事连累整个国产货”。

  洋奶粉占市场八成份额

  对于国产品牌奶粉的态度,网友意见几乎一边倒,农业部透露洋品牌与国有品牌奶粉销售量几乎平分秋色,那么在青岛奶粉市场上,这个比例如何呢?昨天,记者分别采访本市东部、西部、中部、北部四家大型超市奶粉货架销售人员,发现两者销售比例更加悬殊,4家商场的相关负责人给记者介绍的比例数均为8:2,国产品牌奶粉销售量在市区仅占奶粉销售市场的20%。

  香港中路一家超市的奶粉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在销售中发现,市民只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都会选择洋品牌奶粉。“购买国产品牌奶粉的,大多数是购买价格较低的袋装奶粉,购买者不少像是外地来青的打工者,收入相对较低。”销售人员介绍,在发生三聚氰胺事件那段时间,国产品牌奶粉的销售量更低,一些没出事的国产品牌也遭受牵连。

  “我们这里卖10万元的奶粉,国产品牌奶粉大概在2万元左右。”昨天下午,西部一家超市奶粉专柜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里销售的奶粉品牌,包括8个洋品牌、4个国产品牌。记者看到,以婴幼儿1段奶粉为调查对象,洋品牌奶粉中,除法国产合生元奶粉每桶高达400多元外,多美滋、雅培等销售量较大的奶粉中,多美滋金装金盾贝护1段的价格为240元、雅培喜康宝1段为259元,而国产奶粉中品质相仿的施恩金装1段的价格为228元,并且表明“进口奶源”,两者价格差距分别为12元、31元,而颇受国内消费者欢迎的日本明治奶粉1段900g装的价格为218元。而档次普通婴幼儿奶粉中,伊利1段普通袋装400g的价格为29.8元、国外品牌多美滋1段普通袋装400g的价格37.8元,相差8元。“洋品牌和国产品牌的价格差距不算太大,同档次奶粉的价格差距基本在10元到50元之间。”销售人员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注意到不少消费者并不在乎这点价格差。

  收入高者偏向洋品牌 记者随后在青医附院、市立医院、第九人民医院产科病房内采访20名孕、产妇,询问他们都给新生宝宝准备了什么品牌的奶粉。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他们选择奶粉时都很谨慎,其中13名受访者选择的是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雀巢等国外品牌,另外7名受访者选择了圣元优博、施恩、伊利、飞鹤等国内品牌奶粉,7名选择国内品牌奶粉的消费者中,有4名是从青岛附近区市来青生孩子,收入水 平相对较低。刚产子两天的刘女士说:“现在国内市场奶粉业给人感觉挺混乱,国外进口的奶源相对口碑好一点,毕竟是给宝宝喝的,就算价格稍贵点我们也愿意选择放心品牌。”选择施恩奶粉的何女士表示,虽然国产品牌奶粉出过问题,但家里亲戚的孩子也都是喝国产品牌,像施恩的口感孩子也比较接受,所以没有选择洋品牌奶粉,她认为国产奶粉更适应中国宝宝的胃口。

  记者随后又从本市两家私立妇婴医院了解到,在这里生孩子的市民中,选择洋品牌奶粉的比例更高,一名医护人员表示,他们这里收费较公立医院稍高,平时在病房内可以说很少见到国产品牌奶粉的影子。而本市一家公立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则表示,到他们这里生孩子的产妇不少都是来自附近区市,或者在青务工者,产妇家庭的收入低于青岛市平均水平,所以病房内国产品牌奶粉和洋品牌奶粉几乎是各占半壁江山。

  奶粉并非外国产的都好

  记者昨就奶粉销售市场现状采访了青岛市奶业协会会长孙洪涛

  记者:你怎么看待目前市场上的国产奶粉?

  孙洪涛:国产品牌奶粉正在承受前段时间连续出问题带来的阵痛,一些没出问题的品牌,也在这期间受到影响。

  记者:消费者“宠”洋品牌是有原因的。

  孙洪涛:虽然出问题的奶粉品牌是少数,但是消费者容易简单讲奶粉品牌分为国内品牌、国外品牌两种。其实*近一个阶段,监管部门对国产品牌奶粉的管理力度,足以让消费者无需担心,并不是所有的洋品牌奶粉就是比国产奶粉的质量好,很多国家对婴幼儿奶粉规定的质量标准,要低于国内的标准。

  记者:洋奶粉未必个个质量都过硬,对吗?

  孙洪涛:外国品牌的奶粉也出过质量问题,所以市民无须太迷信洋品牌。除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要有信心外,更重要的是国产品牌奶粉企业自己应该争气,不要再出现质量问题。

  选择洋奶粉 网购正流行

  记者采访发现,市民在购买奶粉中,也有多种途径,除了到超市、专业孕婴店购买外,还有不少市民采取网购、海外代购的方式来给孩子购买奶粉。市民周先生的儿子已经4个月,他的同事中不少人都是在淘宝网店上购买在日本本地销售的明治奶粉。“195元一罐,比明治在中国销售的奶粉还便宜。”周先生说,虽然是网购奶粉,但是好几个同事的孩子都在这个淘宝店的实体店内购买两三年的奶粉,卖家出示在日本超市的购物发票,可以相信没有质量问题。

  市民曾女士对于网络代购奶粉存有疑虑,她就委托在日本的同学,通过海运的方式向青岛寄奶粉。“一箱8罐明治奶粉,1600元左右,其中运费要300多元,平均每罐200元,和淘宝店的价格差不多,但是质量上**可靠。”曾女士说,这种方式惟一的缺点就是慢,从日本海运到青岛的时间为25天左右,如果选择快递,价格上无法承受。还有不少市民对上述两种购买奶粉方式并不感冒,他们认为超市、孕婴店里销售的原装进口或者为中国市场生产的奶粉的品质可以相信,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传统的到商场内购买的方式。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