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普洱茶到底疯了没有?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三年之内进西藏入北京  普洱茶宣传屡遭非议

 2007年3月19日,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万寿龙团贡茶”(普洱茶首次走出故宫,向世人展现其绝世容颜。这块重约2.5公斤,被专家称为中国茶品之冠、茶中绝品的百年贡茶在北京进行了4天展出后,经过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历时20余天,行程近万里,于4月8日回到了普洱茶的发祥地———云南省普洱市。在“万寿龙团贡茶”一百多年后重返故里的途中,北京、上海、广州、佛山、昆明等地举行了盛大的迎接、展示等活动和仪式。

 这是云南普洱茶近三年来围绕做大普洱茶产业进行的*近一次大规模宣传活动。事实上,云南普洱的集中宣传是从2005年开始的,在普洱因大规模宣传而在全国开始有了一定知名度的时候,普洱茶的产量、价格和出口也随之水涨船高,关于普洱茶“疯狂”的非议声也开始此起彼伏,那么,普洱茶究竟“疯”没“疯”?还是让我们先从普洱茶的宣传史开始分析和解剖吧!

 2005年5月1日,一队由120匹骡马驮着6吨优质普洱茶,与来自10个少数民族43位赶马人组成的云南大马帮,从云南普洱出发,开始了为期5个多月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他们跨长江、黄河,翻秦岭、太行,途经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市,历时168天,行程4162公里,于10月18日抵达首都北京,普洱茶由此在京城一炮走红。

 2005年11月10日,“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活动在云南勐海县启动,99匹壮实的骡马和34个彪悍的马锅头,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跋涉,徒步4800多公里,驮茶6000多公斤,行经数百个城市和乡村,于2006年7月1日抵达西藏拉萨。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这次云南马帮所行走的路线正是从唐代即有的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滇茶进藏以及藏品入滇并由此流向全国的一条重要商道,这条商道由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察隅———林芝———拉萨———日喀则,已有千年历史。这次马帮重走茶马古道,在向世界宣传云南滇茶文化及茶马古道文化方面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普洱茶的知名度逐渐提升,市场上对普洱茶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也在逐渐攀升。去年40元/公斤的毛茶,现价80元/公斤,身价翻了一倍。一些商家为了“抢”到宝贵的普洱春茶,绕过茶厂,直接与茶农联系。在今年普洱春茶采摘的旺季,来自北京、广东、福建、浙江、河南等省的茶商云集云南临沧、版纳、普洱等地进行抢购。
 
 同时,由于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随着收藏的兴起,在拍卖市场中,高价普洱茶的消息也越来越多,普洱茶的价格狂涨了数十倍甚至百倍。所有这些表现也自然成了普洱茶饱受争议的事实依据,诸如“虚热”、“疯狂”、“不具有可持续性”、“普洱茶的发展挤占了云南红茶的份额”等等。而要搞清楚普洱茶到底好不好,*有说服力的恐怕还是产业本身!

 出口增长茶农增收 普洱茶产业没有“疯”

 2006年我国茶叶出口28.7万吨,同比持平略微上升,出口金额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8%,在我国茶叶出口历史上首次突破5亿美元大关,均价同比增长13%。其中绿茶、普洱茶、乌龙茶呈增长趋势,红茶、花茶呈缩减趋势。普洱茶出口7158吨,金额329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59.3%,平均单价上升41.3%。

     云南,2004年云南省普洱茶产量2万吨,2005年增长到5.2万吨,2006年进一步增长到8万吨。在云南普洱茶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云南的绿茶和滇红茶呈减少趋势,普洱茶的产值和农民增收数字在随之增长,有数据显示:2005年云南省茶叶总产值75亿元,其中普洱茶39亿元,占52%;茶叶农业总产值26亿元,其中普洱茶9亿元,占近30%。云南省重点普洱茶产区普洱市,2003年普洱茶总产值不到3亿元,2006年上升到15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由2004年的264元增至2005年的564元。云南临沧市也是普洱茶的重点产区,该市有茶农16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5%以上,所属凤庆县安石村2006年人均茶叶收入比2004年增1000多元,所属云县茂兰镇温平村今年预计茶叶收入将突破600万元,可使农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1280元增长到创纪录的3000元。

 由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近三年来,无论是从云南还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普洱茶都呈现出一种产量、出口、价格、茶农收入同步增长的态势。而全国的数据还进一步提示出这样一个茶叶未来的出口走向:绿茶做为我国*有优势的茶叶品种,在未来的一些时间里将会继续稳步增长,红茶这种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相比我国并不具备优势的品种,还有花茶这种消费群体比较狭窄的品种,未来再增长的空间是有限的,而普洱、乌龙这些**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种,还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增长。至此,普洱茶“疯狂”的非议不攻自破。而云南省在茶叶领域中所以选择了重点发展普洱这个品种,是因为云南省的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国**位,产量居全国前三位,但产值和出口均在10几位之后,于是大力发展普洱茶产业,以逐步提升云南茶叶的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出口和效益,就成了“云茶”的重点突破口。

 区域特有文化底蕴深厚 “云茶”振兴普洱为重

 原云南省一位省领导向记者介绍说,云南省重点选择普洱茶,是有充分依据的:

 一、云南独特的资源优势。这个资源优势就是云茶的95%以上都是适合用来加工普洱茶的大叶种茶,云南生产茶叶的集中产地,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等均是以大叶种茶为主要种植品种。

 二、普洱茶是云南茶叶对中国茶叶乃至世界茶叶界的一个品种贡献。普洱茶是仅产云南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特种茶,它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日晒等工序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再经后发酵、蒸揉、成型制成的。普洱茶的*大特点就是可以长久储藏而不变质,并且在储藏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和缓的持续发酵而使口感更好,从而使其在具备自然饮用功能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收藏功能。

 三、普洱茶具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更因茶马古道而使其文化传承功能更加厚重,也为产业的发展、品牌的营造增加了重重的砝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之一,除汉族以外,哈尼、彝、傣、布朗、佤、拉祜等少数民族的人们都生活在那里。茶是云南各民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与茶的结合方式不同,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品饮方式。如对普洱茶发展影响较深的习俗就有傣族的竹筒茶、哈尼族的火罐茶、基诺族的凉拌茶、彝族的盐茶和蜜茶、拉祜族的烤茶、佤族的烧茶、白族的三道茶等等。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云南独特的民族民间茶艺。

 同时,云南普洱茶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它与其它地区的交流上,这就是**的茶马古道。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它主要穿行于今滇、藏、川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在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形成了世界上地势*高、山路*险、距离*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

 拍卖过热应适度控制 分析得失以利永续

 在关于普洱茶产业的争论中,还有一些事实是必须要搞清楚的:

 关于价格。有些文章说普洱茶的收购价已炒到了每公斤1800多元。而事实上,普洱茶的产地收购价格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离谱的数字,普洱茶的产地收购价格都为几十或几百元每公斤。

 关于拍卖。近些年来普洱茶广受非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某些场合上的拍卖高价,这种情况确实在普洱茶中出现过。适度挖掘农产品的金融功能,让我国的农产品能在拍卖甚至未来的期货市场上充分实现它的增值功能,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错。但**不能虚高,因为虚高事实上*终是会把这个产业搞“臭”的;第二,在现阶段还不宜过分强调普洱的金融功能,而要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更多地放在茶农和普通消费者身上。

 关于挤占红茶出口份额。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产业真实情况的。红茶一直以来*大的出口市场在欧盟,而普洱茶的出口则集中在中国香港、韩国和东盟地区,两者的出口地区并不重叠,所以不能把红茶出口减少的责任推到普洱茶上。

 关于马帮进京的失误。2006年4月,“马帮贡茶万里行”由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出发,计划*后目的地是北京,但在马帮到了浙江温州以后却因种种问题停止不前,*后无奈解散。应该说这是一次营销事件的失误,而不是普洱茶产业的失误,但确实给普洱茶产业带来了不良影响。以后普洱茶的营销活动当以此为鉴,避免失误。

  从全国范围内看,茶叶应该是我国农产品中应继续稳步发展的一个产业,作为全国茶叶面积*大的云南省,也一样把茶叶当成以前的花卉、烤烟产业来做,这就是云南省官方定位的:云南普洱茶已成为中国茶类大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和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品牌,普洱承载了云南100多个产茶县1000多万劳动力的致富梦想。记者想以一个民族故事来结束此文:临沧市布朗族人供奉的茶祖艾楞在临终之前对子孙后代说,如果我留给你们金银财宝,你们总有**会花完;如果我留给你们牛马牲畜,它们总有**会死去;所以,我留给你们满山满坝的茶树,生生世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期待云南普洱一路走好!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