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怎么办理?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6 来源:互联网

二类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怎么办理?可以往下看!申报注册的产品已经列入《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且管理类别为第二类。(注:对新研制的尚未列入分类目录的医疗器械,申请人可以直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也可以依据分类规则判断产品类别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类别确认后,申请产品注册或者办理产品备案。

(1)无源医疗器械


描述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如适用)、结构组成(含配合使用的附件)、主要原材料,以及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征等内容;必要时提供图示说明。


(2)有源医疗器械


描述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如适用)、结构组成(含配合使用的附件)、主要功能及其组成部件(关键组件和软件)的功能,以及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征等内容;必要时提供图示说明。

1.产品性能研究


应当提供产品性能研究资料以及产品技术要求的研究和编制说明,包括功能性、安全性指标(如电气安全与电磁兼容、辐射安全)以及与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的确定依据,所采用的标准或方法、采用的原因及理论基础。


2.

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


应对成品中与患者和使用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


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资料应当包括:


(1)生物相容性评价的依据和方法。


(2)产品所用材料的描述及与人体接触的性质。


(3)实施或豁免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


(4)对于现有数据或试验结果的评价。


3.生物安全性研究


对于含有同种异体材料、动物源性材料或生物活性物质等具有生物安全风险类产品,应当提供相关材料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资料。包括说明组织、细胞和材料的获取、加工、保存、测试和处理过程;阐述来源(包括捐献者筛选细节),并描述生产过程中对病毒、其他病原体及免疫源性物质去除或灭活方法的验证试验;工艺验证的简要总结。


4.灭菌/消毒工艺研究


(1)生产企业灭菌:应明确灭菌工艺(方法和参数)和无菌保证水平(SAL),并提供灭菌确认报告。


(2)终端用户灭菌:应当明确推荐的灭菌工艺(方法和参数)及所推荐的灭菌方法确定的依据;对可耐受两次或多次灭菌的产品,应当提供产品相关推荐的灭菌方法耐受性的研究资料。


(3)残留毒性:如灭菌使用的方法容易出现残留,应当明确残留物信息及采取的处理方法,并提供研究资料。


(4)终端用户消毒:应当明确推荐的消毒工艺(方法和参数)以及所推荐消毒方法确定的依据。


5.产品有效期和包装研究


(1)有效期的确定:如适用,应当提供产品有效期的验证报告。


(2)对于有限次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提供使用次数验证资料。


(3)包装及包装完整性:在宣称的有效期内以及运输储存条件下,保持包装完整性的依据。


6.临床前动物试验


如适用,应当包括动物试验研究的目的、结果及记录。


7.软件研究


含有软件的产品,应当提供一份单独的医疗器械软件描述文档,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实现过程和核心算法,详尽程度取决于软件的安全性级别和复杂程度。同时,应当出具关于软件版本命名规则的声明,明确软件版本的全部字段及字段含义,确定软件的完整版本和发行所用的标识版本。


8.其他资料


证明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其他研究资料。


(六)生产制造信息


1.无源医疗器械


应当明确产品生产加工工艺,注明关键工艺和特殊工艺,并说明其过程控制点。明确生产过程中各种加工助剂的使用情况及对杂质(如残留单体、小分子残留物等)的控制情况。


2.有源医疗器械


应当明确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可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并说明其过程控制点。


注:部分有源医疗器械(例如:心脏起搏器及导线)应当注意考虑采用“(六)生产制造信息”1.中关于生产过程信息的描述。


3.生产场地


有多个研制、生产场地,应当概述每个研制、生产场地的实际情况。


(七)临床评价资料


按照相应规定提交临床评价资料。


1.要求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15年第14号)。


2.开展临床试验的,临床资料提供原件,包括2家或2家以上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出具的临床试验方案和临床试验报告,电子版必须原件扫描。


(八)产品风险分析资料


产品风险分析资料是对产品的风险管理过程及其评审的结果予以记录所形成的资料。应当提供对于每项已判定危害的下列各个过程的可追溯性:


1.风险分析:包括医疗器械适用范围和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定、危害的判定、估计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


2.风险评价:对于每个已判定的危害处境,评价和决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


3.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验证结果,必要时应当引用检测和评价性报告,如医用电气安全、生物学评价等。


4.任何一个或多个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定。


(九)产品技术要求


1.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规定编制。产品技术要求一式两份,原件1份,由检验机构签章。复印件1份无需装订成册,单独提供。


2.提交两份产品技术要求文本完全一致的声明。


(十)产品注册检验报告


提供具有医疗器械检验资质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的注册检验报告和预评价意见(原件)。


(十一)产品说明书和*小销售单元的标签样稿


应当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十二)符合性声明


1.申请人声明本产品符合《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声明本产品符合《医疗器械分类规则》有关分类的要求;声明本产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提供符合标准的清单。


2.所提交资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3.上传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内容一致性声明(无纸化申报途径的,可不提供)。


4.上述声明应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原件。


办理时限说明:


法定期限:注:以上时限不包括技术审评时限、申请人补充材料时限。有关说明如下:


申报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报资料之日起即为受理;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转交技术审评机构,6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工作,技术审评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自作出审批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技术审评环节的专家审评、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申请人补充资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审评时限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体系核查。申请人应当在1年内按照补正通知的要求一次提供补充资料;技术审评机构应当自收到补充资料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


承诺期限:在收到技术审评报告之日起,12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自作出审批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技术审评、专家审评、注册体系核查、企业补充资料、补充资料后技术审查的时间不计入行政审批时限。

转载注明:https://www.baijiantest.com/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