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多纤维混纺产品混合原因布面横档的控制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07 来源:互联网

多纤维混纺产品混合原因布面横档的控制

乐荣庆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

1 布面横档产生的纺纱因素

产生布面横档的因素涉及纺、织、染全过程,其中单就纺纱过程就有很多原因,涉及纺纱原料、工艺、环境、操作、机械等各个环节及各个工序,如原棉成熟度差异、重量不匀、纤维混和不匀、推陈出新不到位、捻度不匀、毛羽差异等等。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做好多种纤维混和,有效避免布面产生横档。

2 多种纤维混和的两种工艺流程分析

多种纤维混和主要有两种工艺流程:盘混和条混。

2.1 盘混的优缺点

优点:两种及两种以上纤维直接按配重比例排包,生产简单,安排方便,当某种纤维可纺性较差时,与其他纤维进行棉包混和生产,还可改善可纺性。

缺点:有时由于纤维性质差异较大(如回潮率相差很大等),原料包装大小、松紧不一,造成圆盘打手抓料有多有少,从而产生纤维混和不匀,即混纺比例不稳定,易形成布面染色横条。

2.2 条混的优缺点

优点:两种或多种纤维分别经清花、梳棉单独加工生产成生条,在并条工序按比例混和。如化学纤维与棉混纺时,由于原棉含有较多杂质和短绒,而化纤比较清洁,为便于清除原棉中的杂质和短绒,一般多采用原棉与化纤分别经过清梳工序处理,然后在并条机上按预定的混纺比进行混和,其优点是混纺比易控制。

缺点:清梳生产流程增多,管理复杂程度增加,混合不易均匀,需要增加并条道数,采用三道并条工艺才行;可纺性不好的纤维经清花、梳棉工序有时不好做;用工、用电等成本增加。

3 改善纤维混和均匀度的方法

3.1 改善盘混混和不匀的方法

3.1.1 排包工作

原料要严格按排包图进行排包,实行定包定位。由于圆盘式抓棉机的打手围绕中心柱运行,中心环的弧长较外环的弧长短,因此抓棉机抓取内环的原料时,同时抓取外环的多包纤维。即置于内环的纤维可以均匀地混和在外环的多包纤维之中。根据这个原理,小比例的原料、主要成分的原料及长度较长的原料置于内环,有利于原料的均匀混和。

不同纤维包排列位置要与前一盘料的排列位置一致。同种原料在同一圈内的排放要在圆周上均匀分布。如果纤维包的松紧程度不同,必须将密度大的纤维包置于内环,有利于抓取纤维块的均匀性。

棉包排放要执行“轴向错开,周向分散”的原则,棉包排好后,低包要松高,高包要削平,以使盘内的棉包高度平齐。使用圆盘抓棉机时,*好两台并联使用。原料在进入清花车间使用前,原料回潮率差异较大的成包要预先松包,采取加湿或去湿措施,平衡回潮率,保证上机原料回潮率基本相近。

3.1.2 预混工作

如果两种以上纤维性质、可纺性差异较大,混和时可以采用盘混,但有时需要预混,预混又分为手工预混和机械预混,手工预混适用于批量较小时,如几十公斤、几百公斤的小样,可以采取人工将多种纤维撕开预拌和的方式;机械预混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先把纤维按比例排包,经预开松后,再将散纤重新打包、排包。通过预混可使纤维在清花工序较容易充分混和,再通过梳棉的梳理、混和及并条工序的牵伸并合,能够保证纤维按比例均匀混和。

如粘胶与锦纶混纺纱,锦纶不易独立成条,可通过盘混的方法,将粘胶与锦纶先机械预混并成包,然后再经盘混,既可保证纤维混和均匀,又可改善纺纱生活。

3.1.3 回花搭用

生产多种纤维混纺纱时,往往回花的种类较多,车间要设立专人管理,回花收回时要做好标识(品名、成分等),定点存放。凡可搭配混用的回花、回条需经过处理后按比例进行混合、打包,定重成件配用,以确保各成分混合均匀,成纱混纺比准确。对回花回条的搭用要确定排包点,确保抓取均匀、混纺比例的准确。一般回用的下脚料排在圆盘的内环线上,并且相同的下脚料要错开排包,保证抓棉机抓取的均匀性。回花、回条使用比例一般控制在35%的范围内,且注重盘与盘、批与批之间使用量的一致性。

3.2 改善条混混和不匀的方法

条混可以保证长片段纤维混和均匀,保证混纺比例准确,从而使布面效果较好。但条混一方面要有良好的生条重量均匀度,另一方面,要合理确定并合工艺,来降低混和不匀。

3.2.1 改善生条重量不匀是降低条混混和均匀度的基础

1)提高分梳效能,促进纤维良好转移,改善棉网结构。梳棉工序要选用优质针布,加强对纤维的分梳,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棉网清晰度。确定合适的锡刺比,保持较高的锡林转速,降低剌辊转速,保证纤维从刺辊针面向锡林针面的顺利转移,减少刺辊返花,有效降低棉结和改善棉网结构。锡林至盖板间的隔距偏小控制,生条定量偏轻掌握,锡林至道夫间隔距偏紧掌握,加强梳理和促进纤维良好转移。棉网张力牵伸倍数偏小掌握,以棉网不下坠为宜。

2)统一同品种各机台的工艺参数,规范抄针的周期和顺序,减少机台的落棉差异,降低台间生条重量的外不匀。

对小漏底入口隔距、盖板速度、前上罩板上口隔距等影响落棉的工艺参数严格把关,挡车工换卷采用斜搭头法操作。在开车操作时,要按照操作规范要求把偏轻的一段条子掐掉。采用清梳联设备时,在梳棉机上加装自调匀整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查校正,充分发挥其作用。

3)做好简易清梳联生条定量控制。我公司进行了清花成卷工艺改简易清梳联技术改造,由于未配置混合环式的自调匀整装置,纺化纤生条定量时有波动,从而造成生条重量不匀率偏大,影响了布面质量。为此我们改进了管路设计、调整了电气控制系统,还进行了生条重量内不匀与外不匀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技术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我们生产涤纶品种的一套配16台梳棉的简易清梳联为例来说明我们控制生条重量不匀率的措施:

对于生条重量外不匀德控制,调整单台梳棉机的工作(重量)负压时,不是以一次检测3段生条的平均重量为依据,而是以自本次向前推3次共9段(即含本班的1天内)的生条平均重量为依据,对照允许偏差值决定工作(重量)负压的调整方向和大小,保证生条重量长期稳定在一个允许的区间内。

对于生条重量外不匀的控制,16台梳棉机生条一次48段平均重量必须在标准偏差值范围内(16台梳棉机生条一次48段的平均重量允许偏差值严于单台机的一次3段平均重量允许偏差值)。若48段的平均重量超过允许上偏或下偏差时,该次检测中超过单机平均重量允许偏差上偏和下偏值的梳棉机就须进行工作(重量)负压调整。

实施生条重量不匀率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后,我们对生条、并条、粗纱不匀率及*终成纱质量进行了统计比较,半制品、成品质量均有提升,对生条重量调节次数减少。具体情况见表1

1 生条、并条、粗纱不匀率前后比较

项目

实施前

实施后

生条重量不匀率(%

3.2

1.8

并条重量不匀率(%

1.1

0.7

粗纱重量不匀率/%

1.4

0.6

成纱重量CV%

2.5

1.6

3.2.2确定合理的并合工艺

为保证多种纤维混和均匀、混纺比例准确,并条工序需要确定合理的混和方式。有时需要采用预并工艺,对一种纤维或两种纤维的生条预先并合,再与其它纤维条进行并合。如生产精梳涤棉系列产品,需要把涤纶生条进行预并,一方面提高纤维伸直度,另一方面降低涤纶条的重量不匀率,可以保证其与精梳条混和均匀,改善成纱质量。

4 多种纤维混和方案的实践案例

4.1 两种纤维的混和

在生产羊毛与细旦涤纶混纺纱时,为提高羊毛的可纺性,需要对羊毛使用和毛油进行预处理。考虑到羊毛纤维的卷曲特性,在清梳工序单独生产的技术难度较大,可以采用人工预混的办法,把预处理过的羊毛与细旦涤纶层层铺撒、均匀混和,再经过清花、梳棉、并条工序,可以实现两种纤维的充分混和,并提高纤维的可纺性。

4.2 三种及以上纤维的混和

三种纤维及以上纤维混和时,要搞清纤维的性质,掌握各种纤维的可纺性能,可以在圆盘混的就盘混,清花圆盘先混和两种纤维,对梳理专件器材要求较高的纤维考虑单独成卷、成条。如T中空、T阳离、T超细旦三种涤纶的混纺,考虑T超细旦纤维对梳理针布要求高,可考虑T中空、T阳离盘混制成生条,T细旦纤维单独做成生条,再在并条工序通过三道并合,进行三种纤维的混和。

4.3 小比例纤维的混和

有时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纺,其中某个纤维的比例可能不足10%,如生产C65/T30/导电纤维5这种比例的纱,由于导电纤维的比例只有5%,可以考虑两种方法:一是盘混和条混相结合的工艺,先按照盘混工艺,把涤纶与导电纤维按比例混和,其纺成的混合生条与棉条在并条工序继续进行三道混和,可以达到混纺比的要求。另一种方法是涤纶、棉、导电纤维各自经清花、梳棉纺成生条,考虑导电纤维的比例低,在并条工序实行两步混和,先把涤生条与导电纤维生条按比例进行混和预并,再把预并条与棉生条进行三道混和,可实现混纺比例,保证混和均匀。

4.4 单染(留白)产品的混和

单染品种是指在染色时对混纺的纤维采用留白工艺,只染其中一种纤维的产品。我公司的单染品种主要是涤粘纱、涤棉纱,通常是染涤纶,留白粘胶、棉。单染品种对成纱纤维混和均匀度和分梳质量要求较高,如有不慎,染色后的产品易出现纬向色差横档和布面棉结问题,而色差横档在未经染色的坯布上比较难以分辨。

对于单染产品,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混和工艺,还要确定良好的分梳工艺。以涤粘混纺纱为例,采用盘混工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三道并合,效果更好。在质量控制标准上,对混比要加严控制,可以控制在±1%之内(行业标准混比控制标准为±1.5%)

另外,不同产地的涤纶混和后染色,也会出现色差。使用不同产地的涤纶原料要进行染色试验,针对色差严格控制混和比例。排包时,不同产地的涤纶要交叉摆放。

5 多种纤维混和需注意的一些基础管理工作

5.1 化纤的染色对比或白度试验

化纤混纺时,原料使用前必须做好纤维染色对比试验或白度试验。每次使用时,按照推陈出新的原则,先生产的化纤原料先用,如染色、白度差异较大的化纤批号,在使用时要进行换批。小批量的品种原料要统筹安排,一次性统一配料。对于棉纤维,要严格控制好成熟度包间差异、接批差异,要保证混合棉的指标、色泽基本一致。要定期检测纤维混纺比例,及时掌握纤维混和情况。

5.2 棉卷不匀率的控制

清花工序要注意改善卷子不匀率,控制好棉卷纵横向不匀。主要做到:提高单机运转效率,降低棉箱存料高度和密度的波动。合理调节好抓包机打手下降动程、单机棉箱光电位置、挡板开口位置、棉箱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打手速度,要保证光电装置、洋琴调节装置灵敏有效。定期检查清花天平罗拉至综合打手隔距参数,保证综合打手均匀抓取纤维。做好自调匀整装置的检查与维护,确保有效使用,避免成卷重量不匀产生。定期抽称成卷重量,控制好正卷率,降低卷子重量外不匀。

5.3 清花操作注意事项

清花圆盘工要勤巡回,注重多种纤维混和的唛头把关,运转中不得缺唛头生产,发现成份缺少要及时关车,将剩余花堆成一个棉位,重新上包。梳棉挡车工要严格按品种标识要求使用棉卷,并注意标识分清、不得错用。不同品种相邻机台回花、回条要分清、分放、回送。停开机台上的成卷及时送其它机台生产。

5.4 并条操作注意事项

挡车工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并合数要求生产,严禁多、缺条,发现粗细条要及时反馈处理。翻改品种时,保证品种与品种间的分清。严格按照周期测试并条定量,发现偏重偏轻及时调整,确保混纺比、长片段重量控制准确。要定期检查并条光电自停装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光电失灵、缺条生产。

5.5 回花管理

多种纤维混和纺纱,一般来讲原料品种多,各类回花也多,选取的混和工艺要注意方便车间原料管理及回花的再利用,降低成本。

6 结语

纺纱过程中纤维究竟如何混和,取决于纤维性质、可纺性能、质量要求、设备及人员配备、混纺比例,取决于各工厂的实际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具体问题要具体应对,不可一概而论。只有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合理、方便的把纤维混和均匀,有效避免布面横档就不是一件难事。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