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美棉突袭:压垮空头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09 来源:互联网

     “美棉选择在郑棉已连创本年度高点的大牛市行情中发力,耐人寻味啊!”作为棉花(152 0173 3840, -295.00, -1.90%)期货市场的老手,李浩(化名)敏感地发现,近期内外棉的行情不简单。

今年国内棉花期货市场的大级别牛市行情,确实让空头们心服口服,不过7月13日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月报前后,一直“高冷”的美棉却高调配合郑棉涨势,成为压垮不少空头的*后一根稻草。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棉花确实一直在涨,但美棉始终没有发力,而等到7月初有套利空间之后,USDA数据却*度利多,进口棉花成本因此被大幅抬升。

回顾历史,新兴市场国家在USDA报告上的吃亏已不鲜见,那这次的棉市异动,是阴谋还是阳谋?被一纸报告牵着鼻子走的现状还会持续多久?

美棉突袭:压垮空头的*后一根稻草

“想不到郑棉这波行情走得这么猛,7月12日盘中碰到涨停板又回落之后,我就反手做空,却立马又被洗出来。”谈及这波郑棉行情,李浩心情有些复杂,既有服气,又有不甘,还有惋惜——“毕竟这种大级别的牛市行情,多少年才能碰到一次。”

时间回到6月,当时郑棉已经经过一个多月的整理,又准备开始上攻,当时,李浩就跃跃欲试了。“考虑到4月已经涨得很凶了,6月中旬那时,我觉得应该起不来,就想着逢高做空。”

于是那一个月内,李浩先后在郑棉主力合约的13000元/吨、14500元/吨、15100元/吨附近开空单,但结果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他眼睁睁地看着棉花期价升破16000元/吨。

失意的可能不只是李浩。棉花大鳄林广茂曾对棉价作出这一预言:“未来一年大涨大跌,小涨小跌,不涨阴跌。”至少目前来看,结果并不如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猎棉者所言。

当时,圈中的一则段子很好地描述了棉市空头的境遇:棉花就像一个小孩,他先扇你一耳光,你本想一记重拳过去,他哇了一声,你心软过去一看,却又挨了他一腿。

其实,让李浩等空头心有不甘的,还不仅是对牛市的错误估计,而是原本“高冷”的美国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价的“突然配合”。

7月12日,USDA发布了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月报,下调了2015/2016和2016/2017年度的全球棉花产量,显著调增了消费量,因此 这两个年度的全球棉花库存均下调。2016/2017年度的全球期初库存下调了39.4万吨,主要是中国2015/2016年度的消费量上调了32.7万 吨,近期企业对国储棉的强劲需求显示纺纱厂的消费量要高于之前的估计。2016/2017年度的中国消费量也同样上调。

在报告的意外刺激之下,ICE棉花期货“撒欢儿”式上涨。7月12日,ICE期棉盘中突破70美分/磅,13日更是封上涨停。如果加上此前2个交易日的“预热”,美棉主力合约在6个交易日内大涨了14.58%。

“近期内外盘关联度非常高,投资者需同时关注内外盘走势。”银河期货纺织事业部研究员刘倩楠指出,由于6月底USDA大幅上调美棉种植面积,对于USDA7月报,市场抱有美棉上调产量的预期,结果USDA月报如期上调产量之后还大幅下调巴基斯坦棉花和印度棉花产量以及上调中国消费量,结果全球期末库存超预期减少,引起ICE期棉价格大幅拉涨。而中国储备棉的高价成交和印度棉花价格的节节上涨也助推了ICE期棉的涨势。

中信期货研究员王燕也 表示,外盘方面,7月中旬以来,美棉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印度方面。2015/2016年度印度国内棉花减产叠加出口强劲,其国内棉花缺口在下半年度显 现。5月下旬以来,印度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上涨,其国内纺织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加大棉花进口量,对美棉价格形成支撑。“综合来看,美棉和郑棉价格走势相关 度*高,相关系数0.9,国内外棉花价格相互影响。”

美棉这一“援兵”的奇袭,使得原本有所回调的郑棉再度昂首向上,也像*后一根稻草一般,彻底打垮了围追堵截的空头们。

USDA:一份报告引发的“口水官司”

USDA报告的“变脸史”上,经常伴随着中国人的吃亏。此次USDA报告出炉之后,市场上频频出现质疑之声。

“中国棉花一直在涨这没错,但美棉始终没有发力,而等到7月初有套利空间之后,USDA数据却*度利多,进口棉花成本被大幅抬升。”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师张彦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与此前的案例相似,USDA的报告经常是让买家吃亏。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资金趁USDA报告出台时机热炒ICE期棉,属于彻头彻尾的“阴谋”,是一场针对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纺织 企业利润的“巧取豪夺”。**,这有利于2016/2017年度美棉高价签约出口。2016/2017年度美棉是全球棉花流通中的“主角”,制造棉花供应 危机,可以让包括中国在内的棉花买家心甘情愿高价签约。其次,蚕食主要棉花出口竞争对手印度的国际市场份额。第三,打压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ICE 期棉选择在郑棉已经连创本年度高点的行情中发力,通过相互呼应,助推郑棉的涨势,从而加剧整个产业链“肠梗阻”问题。

其中是否有“阴谋”的成分,或许尚难确认,但不少美国以外的资本市场和实体企业玩家都因缺乏定价权而吃亏,这却是事实。“大豆风波”就是悲情的一幕。2001年至2004年,中国在三年内遭遇了两次“大豆风波”。**次是在2001年下半年至2002年初。2000年,由于利润可观,国内油脂加 工企业大批进入大豆市场,可随着加工规模的扩大,国内市场供应过剩。同时,美国、南美大豆丰收,对大豆市场形成利空压力。就在此时,美国基金又以瘟疫为题 材,在CBOT大盘上大肆炒作,外盘大豆期货价格顺势下滑。进口大豆到我国口岸的价格*低跌至约175美元/吨,而前期很多国内企业在约225美元/吨签 约,因无法避险而濒临破产。

第二次风波发生在2004年。2003/2004年度,USDA的一份关于该年度美国大豆减产的报告,助推CBOT大豆价格高歌猛进,中国大豆 压榨企业不得不在高价位签订大量进口合同。可是一个月后,USDA就“纠正”了原先的观点,国际金融炒家旋即开始狂抛大豆,大豆价格暴跌。有数据称,此次 风波导致中国70%压榨企业停产,保守估计损失40亿元。

2010年,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直言“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

阴谋?阳谋?

USDA报告的“魔力”从何而来?对此,中粮期货研究员孟金辉表示,USDA报告在农产品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中,可谓全球影响力*大、*权威的报告。它的影响力源自于两方面:**,历史上,美国是大豆、玉米(1477, -11.00, -0.74%)、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大出口国,这帮助美国成为全球大宗农产品定价中心。而全球机构套保和基金投资等,都会依据其报告进行期货交易。

其次,ABCD等全球*大粮商,把“期货盘面+升贴水”的定价模式推广至全球农产品贸易中,这更加巩固了美国的各大期货交易所的全球定价中心地位,也就更加确定了USDA报告对农产品价格尤其是期货价格的巨大影响力。

反思*近这一次的USDA报告和国内棉市动向,刘倩楠坦言,由于目前国内储备棉的轮出底价参考COTLOOK棉花现货价 格指数,而USDA的报告对国际棉花价格走势影响非常大,而且国际棉花价格走势对国内棉花整体涨跌氛围上影响也较大,所以业内人士分析棉价时必须关注 USDA的报告。而美国农业部为了保护自己棉农的利益,会在调整供需平衡时尽量向着有利于美棉价格方面调整。但是,国际上没有其他的更加权威的报告,国内 急需一套权威部门发布,尽量真实、客观的报告。

不过,孟金辉则指出,不能据此认为USDA存在所谓操纵价格行为。据他介绍,USDA月度报告是基于各种调研(CROP TOUR是*为中   国人熟知的之一)和美国各大企业上报给USDA数据整理加工发布的。虽然因其数据偶有不准,会导致后期价格剧烈波动,但事实上USDA数 据是全球发布的,全球大型贸易商、加工商、基金及各种投资者都在参考和依据其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近几年,中国的私募基金大佬们,不仅在LME是决定全球金属价格走势的重要参与者;而且美国的CME交易所的大豆、玉米、小麦,ICE的原糖、棉花、咖啡等品种中,中国资金都是很重要的市场参与者。这些基金中都有专门的团队负责USDA各种报告的预判和解读。”


南华期货分析师傅小燕提醒,作为权威发布农产品供需数据的机构,USDA报告当然对市场有一定影响力,但市场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尤其是当报告与自身思维逻辑相反时,更要充分验证。

不论如何,全球市场被一份报告“牵着鼻子走”的困境可能将逐步改变。王燕指出,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于2015年12月31日发布的《农业部 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巩固和提升现有监测统计渠道,健全基点县和样本名录,完善村县数据采集体系,开展对历史数据的清洗和校 准,系统梳理农产品生产、消费、库存、贸易、价格、成本收益“六大核心数据”,建立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表制度。

另有业内人士建议,要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利用好期货这**然的避险工具。为此,**要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品种结构;其次,需要强化期货市场参与主体的培育,继续优化投资者结构,为中国市场建立可靠的供应关系,获取更多的国际定价权。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