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山东棉产区调查:收购站一大半饿着 新疆棉何时现身救市?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14 来源:互联网

棉花发“疯”病根在哪?

    都是棉花惹的祸!一切的线索都指向了纺织行业的根本——棉产区。为了一探纺织行业“疯涨病”的究竟,记者先后探访了省内的高青、博兴、邹平等多处棉产区,答案却远非记者所预想的那样。

    世间没有“无因之果”,只是这原因藏得太深……

    ■**站:滨州市店子镇 收购站一大半“饿”着

    滨州市店子镇,很早就听说这里是鲁北*大的棉花收 购加工基地,寻找“金棉花”的**站自然而然地定在了这里,但这里的萧条景象让记者大吃一惊。

    记者从淄博市驱车1小时便进入了滨州市店子镇的辖区,但在店子镇开了足足20分钟,一片棉田也没有看到,如果不是路旁鳞次栉比的“棉花收购”招牌,还真难相信这里曾经是有名的棉花之乡。而这一个个棉花收购点,也显出一片萧条景象:紧锁的大门、空荡荡的晒场和慵懒的看门狗。

    拜访了三四家收购站,记者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棉花”,就在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一大堆棉花!在店子镇张王村的万达油棉公司兴发分公司,负责人魏先生告诉记者,他是附近十几个收购站里惟一还有棉花的收购点。在这家收购点的广场上,晾晒着约200吨的籽棉,但对于这点成绩,魏先生感到不值一提。“去年我*多的时候**就收500吨籽棉,你算算这是个什么概念。”魏先生说,今年的棉花不光是价格涨得厉害,收购起来也很困难,整个店子镇的百余个棉花收购点里,目前能像他这样还维持正常运作的不足40个,“现在的收购价已经是每斤6.1元,我干了这么多年棉花生意,从没见过这么高的价!”

    籽棉在这些加工厂经过粗加工,打包成皮棉然后外销,“这200吨籽棉是发给滨州的,现在棉价这么高,我们这些棉贩子根本不敢存,怕砸在手里。”魏先生驳斥了记者关于棉贩囤棉的猜测。对于棉价的异常上涨,魏先生归因于“天灾”,“今年雨水太大了,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影响都不小。”

    来到店子镇政府驻地,那曾经年产皮棉20万吨的80多家棉花加工企业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优质西红柿之乡”的巨大标语牌。

    ■第二站:淄博市高青县 棉农抱怨收入不增反降

    “到高青去吧,那里有棉花。”因为这句话,记者转至淄博市高青县,在这个全国产棉百强县,记者如愿以偿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棉花田,还有辛勤憨厚的棉农朱兴亮。

     朱兴亮是高青县李凤鸣村的一名村民,家中的10亩地种的都是棉花,他一边采摘棉花一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棉花涨价跟我们没关系,该赔钱还是赔钱,只不过少赔点就是了。”朱兴亮说,他今年的心情是三起三落,春天的时候,看着长势喜人的棉花别提多高兴;可紧接着8月份的连续20多个连阴天,让他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到9月份,籽棉收购价蹭蹭上涨,他又是一喜;可接下来摘棉的人工费暴涨,又让他无奈。

    “往年每亩棉花产量在600斤左右,今年‘结桃’的时候雨水太大,亩产量也就400斤。”朱兴亮说,尽管如此,因为棉花价格翻着番涨,他还是能赚个盆满瓢溢的,可采摘人工今年也跟着翻番了:往年都是论天算钱,一个人**四五十元钱;今年成了论斤算钱,一斤就要1.2元到1.4元,**下来雇一个人就要120元左右。即便这样,朱兴亮也没能找到帮手,只能跟妻子没白没黑地摘,“一是怕*近的连阴天影响棉花质量,二是担心棉花被盗。”朱兴亮说,以往棉花不值钱,个别人摘点回去填被是无所谓的事情,可现在一小捧棉花就是几十块钱,让人摘去损失可不小,因此防盗也成了一件大事。

    现在,朱兴亮家里还存着4000斤棉花,“我们家家都存棉花,今年存往年也存。”朱兴亮说,因为1011月是集中售棉的时期,所以卖不上去价格,再者来年一二月份卖棉花,也是为了凑钱过好年,这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年年如此。至于今年棉花涨价,朱兴亮认为,不是存棉的习俗造成的, “今年我们肯定早卖,拖到明年怕价格跌下去。”

    ■第三站:高青县棉花办公室 产业调整棉花越来越少

    高青县棉花办公室副主任韩凤云也认为,棉农惜售即便存在也不是导致棉花涨价的主要原因,“今年棉花确实减产了,但并没有绝产,减产幅度也就是两成左右,棉花价格的涨幅可比减产的幅度大多了。”韩凤云告诉记者,棉花之所以涨价,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拿高青县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种棉面积还保持在三十二三万亩,进入本世纪就锐减至26万亩,而近几年萎缩的态势更加明显,现在的种植规模已经减到了八九万亩的程度,而这一切都归因于棉农更会“算账”了。高青所处的鲁北地区之所以成为棉产区,是因为当地盐碱化严重,经济作物无法种植,粮食亩产量低,种植棉花是“性价比”*高的选择。可现在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就业机会增加,种粮之风越来越盛。对此,韩凤云解释说,种棉花离不开人,为防虫子三两天就要喷一遍农药,还要掐枝、摘桃等多道手续,无法让农民从田间地头脱身。而转种小麦、玉米之后,虽然单亩经济效益下降很多,但因为不需要“贴身看护”,劳动力就解放了出来,到附近工厂打打工,赚的反而比种棉花多。

     淄博市桓台县就是个活例子,早些年这里的棉花种植面积在整个鲁北都能排上号,可随着该县大力发展厨具生产,进而成为“中国厨都”,县里的棉花产量就一降再降,现在已经基本全部换种了小麦和玉米。

    ■第四站:滨州市邹平县 “新疆棉”何时现身救市?

    本来纺织厂落户棉产区,看重的就是当地的棉花资源,可随着纺织厂越做越大,当地棉花资源却逐渐枯竭。这个看似悖论的现象,就活生生地发生在滨州市邹平县,在这里有规模亚洲**的纺织集团——魏桥创业集团。

    青岛有个海尔路,邹平有条魏纺路,沿着魏纺路一路驶来,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片小麦和玉米。“这些地方以前种的都是棉花,魏棉(魏桥创业集团的简称)搬过来以后就逐渐没有了。”当地出租车司机刘先生告诉记者,魏棉*初不在邹平县,搬到邹平就是看中当地的产棉优势。建厂以后,当地老百姓的确是富了,邹平县也有了很大改观,可随着魏棉的规模从一个厂区扩大到五六个,种棉花的越来越少,“光魏棉一个集团就能消化10万以上的劳动力,谁还有心思种棉花啊。”刘先生说,邹平从产棉大县变成无棉县。

    “往年这个时候,全是新疆的棉花车,今年大部分是河北和省内的。”在魏桥集团**生产区对面,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往年到了棉花收获的季节,这里会出现一些挂着新疆牌照的大货车,今年到现在还没有见到。

    什么是“新疆棉”?在当下的购销形势下,“新疆棉”被很多人当做了“救市主”。新疆因为特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棉花种植,近几年棉花产量已经占到了全国的40%左右。而且今年“新疆棉”碰上了丰年,预计地方种植的152 0173 3840万亩棉花,总产可达150万吨。可想而知,一旦“新疆棉”全面投放市场,对于棉花价格的拉动效应可谓是惊天动地,而对目前身处“千年*寒”的纺织行业,更是一股100度的热流。然而,在记者的多日走访中,却始终未见质优价廉的“新疆棉”,这成为记者心中*大的问号。

    “主要是运力不够,新疆有棉花运不出来。”正一家纺厂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棉花“打不过”水果。1011月,正是新疆水果集中上市的时期,火车、货车等大批运力都投入水果运输,而相对容易保存的棉花只能等过了水果运输的旺季再投入市场,“往年都是这个样,‘新疆棉’都会比其他地区的棉花晚上市。”

    然而,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现在新疆的棉花也不便宜,籽棉收购价也涨到5块多钱了,估计很快就到6块钱了。”高青县流云纺织厂的业务员孙先生告诉记者,他去新疆跑棉花的时候发现,前来收棉花的各地厂家不少,真正带着棉花回去的不算多,当地的棉花几乎都“有主”,有的还没采摘下来就已被预订了,“人家说,这是期货!”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