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纺企“弃棉用涤”或是无奈之举用棉比例呈现低位回升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16 来源:互联网

     近日,中国棉纺织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非棉纤维的使用率已达到65%。一些机构和外商更悲观的认为,2015年1-5月全国棉花使用率仅30%,混纺纱、色纺纱、新型纤维纱等占纱线总产量的比例不断上升。据调查,江浙、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棉纺织企业产品“分化”比较明显,大中型纱厂主导产品是40支及以上支数普梳、精梳、紧密纺棉纱和新型纤维纱线,T/C、T/R等混纺纱则以32支以上为主;而中小棉纺厂主导产品则调整为T/C混纺、32S、40S普梳和精梳纱以及气流纺纱,21S、16S等低支环锭纺纱几乎停产,单纯生产全棉纱的企业少之又少。

    笔者认为,纺企采购“降棉增化纤”并非仅仅为了降低纺纱成本、降低库存资金压力这么简单。2015年6月以来,3128级地产棉价格约152 0173 3840-13200元/吨,而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的价格则分别为7600元/吨、12500元/吨,三者间的差价较3-5月份不断缩小(3月份涤纶短纤同皮棉3128级的差价高达7000元/吨),用棉比例呈现低位回升态势。
 
    笔者了解,纺企降低配棉比例的原因主要如下:其一、微利或无利润接单迫使棉纺织企业在配棉上“做手脚”;其二、大量进口纱冲击下,国内纺企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取订单和减少恶性竞争,提高混纺纱是中小纺企的**途径。

    从调查来看,目前青岛、广州、宁波、张家港等港口进口混纺纱的比例非常低,且以T/C 65/35 21S、T/C 65/35 32S居多。印度某纱厂表示,由于生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高支、倒比例混纺纱报价甚至要高于国内中小纺纱厂,向中国出口几乎没有竞争力;低支混纺纱进口则成为印尼、越南等少数厂家的“天下”。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百检网(www.baijiantest.com)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