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广交会:成交虽未回暖预期稳中向好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16 来源:互联网

    第115届广交会今日正式闭幕。根据官方公布,截至5月3日,第115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18 .64万人。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本届广交会总体上成交未回暖,采购商多以老客户为主,新客户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在广交会上不轻易下单。产品若无新意或缺专业资质证书,基本难赢回头率。

    作为外贸出口的“风向标”,广交会连续多届承受着电商和专业展的冲击,今年广交会再度强调发力创新转型。而一些研究外贸趋势的券商如民生证券等业内分析师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制造业在电商冲击下,话语权转移至用户,利润分配向下游转移。这些调整既有危亦有机。

    “广交会成交怎样主要还是要看全球经济发展环境,比如新兴国家一方面自身经济不太稳定,另外产品结构也有类似重复,这意味着我们制造业还是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这样告诉南都记者。而不少广东中小参展商就告诉南都记者,仅仅来参加广交会远远不够,必须在品牌、设计、渠道上下工夫。

    欧美仍是成交主力,专业买家减少

    据参展商透露,此次广交会欧洲客商没有显著增长,来自非洲和亚洲的客商的数量则显著增加,其中亚洲采购商比例占到50%。另外,专业买家数量有所下降,以批发商、超市等杂货商居多。

    不少参展商表示,首日订单总量大幅增长,在建筑材料和电子领域尤为突出。欧派、格兰仕等大型企业有关负责人也介绍,来自欧美的订单还是比较稳定的,预计可实现轻微上涨。

    A siaO pertations总裁安迪·尼尔森在广东从事家具外贸十余年,他告诉南都记者,这几年中国加工业淘汰率非常高,好在企业加强了与世界先进团队的交流,这几年阵痛期,也在搞研发求合作,事实上在广交会上能看到明显变化,不过这种变化还需要更快、更彻底。

    非洲参展商相对没有那么“苛刻”。一位非洲参展商告诉南都记者,中国商品还是具备“物美价廉”的品质,这几年来在非洲非常受欢迎。

    轻工工艺馆二期成交总结显示,到会采购商数量较上届有所下降,直到二期第三天客流量才有所回升。不少企业反映,到会采购商虽仍以欧美客户为主,但来自俄罗斯、巴西、东盟等新兴市场的采购商有所增长。同时,采购商多以老客户为主,新客户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在广交会上不会轻易下单。

    不少地方团表示,传统和新兴市场要一齐发力,实现平稳增长。南都记者从安徽交易团获悉,一期该团累计实现成交13.1亿美元,与114届相比增长4.3%。一期宁波团累计淘金7.6亿美元,家用电器、照明产品、电子电器等分列成交产品前3位。另外,制造业大省江苏团二期共组织452家企业参展,展位数1032个,全团累计成交18.78亿美元。

    “一些质量好、档次高的**产品、特色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比较受境外客商青睐,成交价较去年同期略有提升,”上述交易团这样介绍。

    从展馆现场反映看,广交会二期相比一期略显冷清。广州团以外贸为主,欧美仍为主成交市场,成交额超1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67.06%,而新兴市场成交喜忧参半,其中大洋洲成交额643.77万美元,比上届增长29.42%,非洲成交额503.36万美元,比上届下降14.62%,这次展会广州团累计成交超过1.5亿美元,与上届基本持平。

    “薄利”模式难以为继,科技含量成新宠

    受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影响,小商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成交不甚理想,传统行业产品利润薄,受到的冲击更大。部分企业反映,海外市场需求缓慢复苏,前景尚不明朗,竞争更激烈,外贸生意难做但也能做。

    外贸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长有所放缓,不少参会企业表示,订单很难一下子敲定,很多采购商会说“再考虑一下”。在失去传统劳动力优势的情况下,企业十分清楚,只能通过品牌、设计、渠道来保持竞争力。

    广州友明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虎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身边不少长期倚靠“薄利多销”的同行都已经在压力之下改行,而自己的生意也在逐步转向线上线下联手。对于广交会,他认为“现场是一个意向型交流,之后多层次逐步洽谈了才会谈到实质性的订单。现在的广交会只是一个客户培养的平台和新老客户交流的场所。”

    企业反映,今年用工普遍出现10%至20%的缺口。相比之下,砸入大成本树立品牌的成熟企业优势较为明显。专门申请了品牌展区的大型企业明显信心十足。

    “出口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测稳中向好,超六成企业在手订单数量增长,多数企业预期二季度出口形势稳中趋好,”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本届广交会上的调查显示,从成交看,品牌展区占了五成,美的、志高、海尔、格兰仕、海信集团、海信科龙和新宝等多家公司成交额均破4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不停地“推陈出新”,才能守住利润。江苏一家毛纺公司就在广交会上推出*新研发的“优亮”面料,兼具多种功能并不乏时尚元素,叫价比同类产品高出20%。旁边一家同行企业没有实力拿出高额研发经费,但公司以多元化产品模式瞄准新兴市场,主打中东、南美等国家,“快周转”模式也有见效,年均保持30%以上的出口增速。

    种种迹象显示“薄利”模式难以为继,而高科技含量产品成为新宠。

    举例而言,一些充满创意的新产品展柜人气较高,比如可以自动衡量的油壶、可以控制用量的盐瓶等。参展商透露,这些有奇思妙想又兼具实用功能的产品成为企业重要的利润来源。

    一位国外采购商就告诉记者,其对商品的认证情况非常看重,如果具备绿色标志或国际认证,那么只要产品符合需求,价格高点也可以接受。

    民生证券发布报告表示,看好集中亮相广交会的智能家电,有关出口呈乐观预期。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家电行业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14年在国内外需求稳定的背景下,新的贸易渠道方式正在发挥作用,家电出口行业“稳中有升”的态势或将延续,出口年增速预计将接近或超过10%。

    广交会电商平台改版

    “名片很快就派完了,但是明显感觉到没有什么用,”不少参加广交会的参展商这样抱怨。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之下,广交会所代表的传统交易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实际产生的订单在不断减少,这于中小企业而言意味着广交会的吸引力开始削弱。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对广交会失去兴趣,甚至开始倒卖展位。

    广州科勒尔制冷设备、芬尼电器有限公司都曾是广交会的拥护者,但今年都没有出现在广交会展馆。前者表示今年决定不来的原因是“B 2B这种形式存在很多年,实际上已经很难有太大的提升”。

    而芬尼电器总经理左向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网购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家居行业将继续朝着网络营销的模式发展。而芬尼电器已全面采用电子商务模式,同时借助其他合作平台进一步进行网络推广。

    试图尝试与电商结合的参展商不在少数。广交会上不少中小企业直言,开始把关注点转向电子商务。不少公司的展位上都张贴着二维码,这个链接可以把客户直接带到公司网址或公司所在的阿里巴巴官网。据一家卫浴企业负责人介绍,其客户来源的20%都是线上渠道,并且客户数量呈逐年上升。

    这股电商风潮也影响了广交会的主办方。而为了争抢电商先机,广交会电商平台也在今年做出重大改版,由过去的封闭式注册调整为开放式注册,面向全球采购商开放注册,而不仅仅是参加广交会的采购商。

    而不少制造企业已经试图摒弃传统的中介和外贸代理商,试图利用互联网及电商平台实现与客户的对接。阿里巴巴、环球市场集团等中介平台,都接受到了大量的合作方,利用平台资源给制造业主带来更广阔的客户资源。环球市场集团有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这就是打造了一个"永不落幕的广交会"。”

    艾瑞咨询集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3年来,跨境电商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1 .1%,远远高于线下传统外贸交易增幅。这个趋势也促使决策部门关注到这一领域,并将其作为外贸转型突破的途径之一。

    “业内一直在尝试电商渠道扩展市场。不过电商的价值需要客观对待,广交会面对面的交流和电商渠道应该并存,”参展商刘文虎告诉南都记者,去广交会相当于一次广告的宣传和投放,产品交易还是依托老客户的交易和信誉来维系。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