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特保”风波冲击新疆纺织业 新疆棉企守着棉堆难举步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23 来源:互联网


  2005年5月23日,欧盟纺织品委员会通过了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的提议,同意对由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程序,要求与中国方面就这两类纺织品的进口问题进行正式磋商。  
  “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能力震惊了世界,中国纺织品像火箭一样横扫全球市场,给很多其他国家造成了痛苦。”5月24日下午,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这样开始了与中国记者的对话。他举例说,今年一季度从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分别增长了152 0173 3840%和56%”,已经对欧盟相关产业的产量、利润和就业状况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6月11日,中欧双方经过10个小时的磋商,*终达成协议。根据《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等10类纺织品终止调查,并决定到2008年,欧盟将对中国“全面开放”纺织品市场。《备忘录》约定: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内,对相关10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到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  
   有如此惊人的增长潜力,却被限死在8%~12.5%的“框框”内,企业对配额的争夺必将*其惨烈。  
   中国从来没有离大规模贸易战如此之近,作为棉花生产大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的纺织企业如何面对“特保”带来的冲击与挑战?这种影响是否会*终波及到棉农?  
棉价“涨”声响起
 
  “特保”风波似乎一点也没有影响到棉农马晓琴对今年棉价的乐观。  
  “我的地在前面,我的棉花比这里的长得还好。”听见记者夸赞眼前一片绿油油的棉田,马晓琴说。  
   果然,昌吉市佃坝乡二畦五村她家的棉花地里,棉株长势更旺,而且已经开花了。但这有些像每年的棉价,开了花,却不知道是否会结果,不可预知的因素有很多。  
   去年,马晓琴种了50亩棉花,没卖出好价。今年她只种了30亩。在田间地头,她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今年每亩地承包费平均在200元左右;每亩种子要花费25元;尿素等化肥平均一亩地150元;一年浇水5次,每亩需75元;摘花费平均一亩要150元,再加上翻地、播种、打药等费用,一亩地的主要成本大约是650元。”  
  “今年棉价已经到了5元钱,种得少,听说还要涨呢。”马晓琴说,“按5元钱算,一亩平均220公斤籽棉,毛利是1100元,去掉成本,一亩能赚个三四百元。”  
  “去年棉价跌了,就不敢种了,要不然今年就多种一些。”乐观之余,马晓琴有一点无奈。  
   佃坝乡乡长庄鉴分析说:“今年石油价格涨了,必然引起化纤涨价,化纤涨,棉花也会跟着涨。”
    “我们对棉价的估计主要来自轧花厂的市场分析和期货市场分析,去年我们乡种植棉花3.5万亩,今年是3.2万亩,轧花厂的市场分析价是5块4,只要上4块,农民就有利了。”  
   庄乡长说,今年农资涨得太快,摘花费从以前每公斤0.6元涨到0.71元,劳动力紧缺时要涨到1元至1.5元。想用机器摘花,可一台机器就要花80万元到100万元,还要棉花长势均匀,吐絮均匀,必要时还要进行化学催熟,以保证作业一次结束。目前来说还不现实。  
   与佃坝乡签订棉花订单的昌吉市银洋棉麻公司总经理认为,虽然“特保”风波会对棉价有影响,但今年的棉价依然看涨:“虽然实行了配额,但总量还是递增的,中国纺织品出口地也不光是欧美,因此,生产总量肯定是增加的,配额只是限制了增长幅度的变化。”  
   银洋棉麻公司给棉农的保底价是4.5元~5元,对此,该总经理解释说:“今年6月1日以来,期货**现货市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一直都在关注期货市场。现在市场上的棉价已经达到了5元。虽然农产品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自然灾害等,但大家对今年棉价的期望值很高。不管怎么说,国际市场棉价在暴涨,中国作为*大的棉花消费国,自己的棉花不够用,还需进口棉花,需求增长是肯定的。”  
   万达期货乌鲁木齐营业部市场总监王原素也摆出了棉价上涨的理由:“现在比3月到5月份的时候好,*起码贸易环境稳定了,需求进入了数量增长的良性循环,前一段时间,贸易环境不明朗,很多企业签不上单,不敢买棉花,工厂不能停工,产品卖不出去只好积压,那时棉价也低。从供需状况来看,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减少,需求增加,肯定会拉动棉价上涨。”  
   8月2日,记者从新疆发改委农价处了解到,新疆上年度棉花平均收购价格为每担538元,2005年~2006年度新疆棉花平均收购价格预计在每担550元至600元,每吨预计比去年同期上涨1500元左右。  
   据该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尽管纺织品贸易争端当前无明确结果,但是纺织品出口将仍趋于增长,棉花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新年度新疆棉花平均收购价格是根据目前国内外棉花市场供求情况预计的。由于全国棉纺行业投资增速显著,石油涨价影响纺织用化纤价格上扬,相对用棉比例增加等原因,棉花消费量将达到867万吨左右,同时还要保持130万吨的库存,全国棉花缺口200万吨,需要从国外进口。  
守着棉花堆纺织企业举步维艰
 
  新疆是世界和中国*大的手摘细绒棉和中国惟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新疆棉花生产量占全国的1/3,占全国商品棉交易量的60%和出口贸易量的100%,新疆每年度80%的棉花生产量均需通过国内外市场销售;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量、国内销售量、出口量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  
   具有如此明显的资源优势,然而,新疆的纺织企业却守着棉花堆举步维艰。2004年,全国纺织行业赢利443亿元,新疆却亏损了4.8亿元。  
   在谈到“特保”风波对新疆棉纺企业的影响时,自治区外经贸厅贸管处何晓云处长直言不讳地说:“没有什么影响。新疆纺织品出口不多,许多棉纺企业几近瘫痪。在新疆纺织品出口贸易中,边境贸易方式出口的纺织品占全部纺织品出口的九成左右,不受配额限制;新疆自产纺织品多以棉布、棉纱等初级产品为主,制成品主要在内地采购出口。”  
   6月19日,原纺织部副部长、中国纺织协会杜钰洲会长来新疆考察,把脉新疆纺织企业。  
  考察中,杜钰洲一家一家地为企业算账,他总结说,新疆纺织企业的困局主要来自两大问题:**,棉花问题。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猛增,纺织企业却发展缓慢,奇怪的是,很多新疆纺织企业购买棉花比内地企业还贵。由于新疆棉花大部分出疆销售,内地采购量大,自然价位低。更重要的因素是,内地企业对棉花可选择的余地多,国产或者进口的都可以;新疆棉花进口几乎没有配额,**采购渠道单一,新疆棉企普遍亏损,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如果不是政府指令性调棉,价位高,棉麻公司还不想卖,为什么?怕钱收不回来。  
   第二个方面是体制问题。由于目前中国纺织企业是高度竞争行业,过去的老国企根本无力应对。现在,国内改制的纺织企业占到90%,国营的不到10%,而新疆国营纺织企业还占到70%~80%。如果体制理顺了,企业用工问题就能解决。新疆纺织企业用工效率低,养闲人,内地每万锭用工在60~70人以下,*低可达30多人;新疆平均要200人左右,差距太大。  
   新疆纺织行业办公室规划处范志宏处长说,新疆纺织企业的发展“没赶上趟”。一方面,新疆纺织企业投资的软环境急需改善,比如内地实行包税制,核定一个税额固定收取,先“放水养鱼”,几个亿的产值只交几百万元的税,利大于税是普遍现象;新疆由于税源少,几乎没有利大于税的纺织企业。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产品支持,外省棉花运费低,包装简单,节省空间;而新疆棉纱属于“泡货”,运距长,包装复杂,占用空间大,包装费用和运费都比棉花高出许多,也成为新疆纺织企业的发展瓶颈。  
内忧比外患更可怕
 
  “新疆纺织业内忧比外患更可怕。”这是新疆纺织企业的共识。  
  虽然新疆是棉花大区,但新疆纺织企业现在总的工业增加值才15亿元,只占全国的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10年前,新疆纺织企业在全国可以排到前10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冲击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受到冲击,成为新疆纺织企业自省的由头。  
  新疆纺织行业办公室规划处范志宏处长说,“新疆纺织企业虽然大都生产上游产品,但是还要拿到内地去营销,如果内地客户面临停产,肯定可选择的销售面就窄了。*根本的办法还是加快产业升级。”  
  “新疆纺织企业劣势明显,”范志宏处长说,“**,纺织品种单一,高附加值的产品少,都是‘大路货’;其次,新疆纺织企业的单一原料结构也是一个制约因素。在内地发达地区,棉花的替代产品———新型纤维在棉价的上下波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新疆纺织企业的产品研发少,成为很大的缺陷;内地纺织企业产业链已形成一条龙,内部高度集中,紧密相连,新疆却是单纯的纺织厂跟人家竞争,单一的纱制品卖给下游企业。”  
  “跟内地产业链对接,是新疆纺织企业的惟一出路。”范志宏处长肯定地说。  
  然而,无论企业改制还是产业升级,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纺织企业属于高能耗、高投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只一个“高投入”就难坏了许多企业。  
  谁都知道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纺织企业要想保证质量稳定,*大的前提就是装备稳定和配棉等级稳定,没有大的棉花储备,现吃棉花,吃了这顿没下顿,肯定难以做到。但要想收购棉花,1万吨棉花就要1亿元资金,这样动辄就要几个亿,没有资金实力根本吃不消。  
   曾经是南北疆*好的纺织企业“昌棉”和“库棉”就因为在改制中的收购、运作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恰逢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银根紧缩,企业停滞不前。  
   新疆天山纺织面对国家政策调整,不想犯与“昌棉”类似的错误,改制出新招,一方面增资扩股,另一方面积*与下游客户洽谈,争取与内地产业链对接。目前,该企业总体情况不错,总生产能力达到了20万锭,棉花库存可以“吃”到新花上市,正开足马力生产。  
   不久前,经原乌鲁木齐“七纺”改制而成的新疆金纺股份有限公司谢绝了记者的采访,但新疆纺织行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新疆金纺”总规模全疆*大,现在也是包袱*大的企业,装备水平较低。而且,作为**乌鲁木齐的纺织企业,走低端路线肯定是行不通的。纺织企业工作三班倒,环境较艰苦,没有高薪请不到高技术人才,要高薪就必须有高端产品,产业升级是外在压力,也是内在需求。  
   面对“特保”冲击波,新疆溢达纺织股份公司却有着少有的自信。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由于企业产品档次高,并已与下游企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特保”冲击对其影响不大,企业也未采取特别的措施。  
   新疆溢达总经办郭秘书介绍说,与新疆其他纺织企业产品出来找市场不同,他们都是根据下游企业订单进行生产,自己的企业用自己的棉纱。企业产品质量稳定,主要得益于资金雄厚,装备了目前*好的设备。  
   看来,要想在贸易战中站稳脚跟,新疆纺织企业还需再练内功。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