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棉花导刊]新棉收购在即棉农、棉企、纺企各有所思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23 来源:互联网

  每年籽棉上市,棉花产业各个链条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棉农希望收购价越高越好,棉企希望棉农和纺企之间的价差越大越好,纺企则希望收购价越低越好。三个不同的产业链条,三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对于新棉都有着自己的希望……

  价格博弈

  棉农:3元/斤是底线

  棉农的心理预期普遍较高,3元/斤基本上是他们的心理*低价。

  “今年的新棉价格我希望能在三块钱以上,其他的物价都在上涨,棉花价格如果不好,明年棉花就没法种了。”山东郓城黄堆集乡文桥集村棉农王怀聘说。

  衡水市是河北省主要产棉区和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当地产棉集中村镇的棉农一致反映,今年整体收成会比去年有所增加。据了解,去年亩产一般在 400—500斤左右,今年有望比去年增加100斤/亩。尽管如此,对于新棉价格,棉农依然有较高期望。他们认为,新年度籽棉交售价应该高于去年,有棉农表示若低于3.00元/斤就暂不考虑出售,且存在普遍的惜售心理。

  “我家地里的棉花已经开始摘了,因为是脚花质量不高,我们当地收购价每斤才两块七八,我一斤都没有卖,主要还是觉得价格低。”山西临汾曲沃县高显镇一位棉农表示,“一斤不到三块钱我是不会卖的。”目前,山西籽棉采摘量较大,但棉农惜售心理较普遍,不肯交售。

  2006年的籽棉价格,棉农的心理底线是2.5元/斤,在随后的市场中大部分是在2.8元/斤以下卖出的,无疑,今年棉农3元/斤的期望值要高于去年。

  棉企:3元/斤可以接受

  一些大的棉花企业基本上认同新棉高开的走势,这和往年不同。去年河北衡水棉麻公司把预期*低价压到2.6元/斤,而今年则基本上可以接受3元的价格。

  “新年度籽棉价格的运行空间每斤是在2.8元至3.2元之间,去年的顶部将会成为今年的底部。”河南商丘银河集团相关负责人这样认为。而在扶沟的中方棉业今年准备到湖北地区收购棉花,据他们了解,湖北的新棉价格在3.1元/斤左右,该企业棉花加工负责人表示,“这样的价格别人能收我们就能收”。

  “籽棉价格每斤在三块钱左右我们可以接受,也将大量收购,但籽棉价格折合皮棉价格如果超过152 0173 3840元/吨,我们会停止收购。”河北邯郸鸡泽县华正棉麻公司总经理杨梦月表示,“一旦每吨皮棉收购价超过152 0173 3840,下游的纺织企业是无法接受的。”

  显然3元/斤的籽棉收购价格为大部分企业所接受。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皮棉价格走低,因此河北广宗、威县、临西、巨鹿等地的一些加工厂纷纷调低了籽棉收购价格,由原来的3.0-3.2元/斤下调至2.9-3.1元/斤。河北省衡水地区籽棉等级基本上为4级,衣分率在35%左右,回潮率在16%以上。新棉籽的当前销售价格0.97元/斤,加上收购加工环节费用500元/吨,即便籽棉3元/斤,毛重结算折收购加工成本价也近14200元/吨!明显高于当前市场上四级棉的实际成交价。

  纺企:2.7—2.8元/斤较合理

  相比棉农和棉花企业,纺织企业对新棉的预期自然偏低,同时根据是否直接参与收购,他们对籽棉收购价格的认可又分化出两种价位。

  不直接参与籽棉收购的纺织企业。在期待市场平稳下,他们认为籽棉的合理收购价格为2.7—2.8元/斤。“现在新棉有采摘,但却没有收购,观望气氛浓厚。”河北圣棉纺织有限公司经理杨晋长说,因为棉农期望收购价格在3.0元/斤,而3.0元/斤收购上来的新棉纺织企业难接受,当前各方面市场形势都不乐观,纺织企业以观望为主。2.7—2.8元/斤纺织企业才能接受。

  “我们不希望价格太低,但高了也不能接受,新年度皮棉的合理运行区间在13000—14000元/吨。”安徽一家大型纺织企业原料部长道,商品棉电子撮合与郑州棉花期货价格都是业内人士对新棉价格的预期,特别是贴近现货的电子撮合,参与的多是棉花企业,直接反映了棉商对新棉价格的预期。当前,电子撮合上棉花价格在14300元/吨,向14000元/吨靠拢,如果纺织企业参与并采购,价格将继续下行,在14000元/吨以下。

  直接参与籽棉收购的纺织企业。他们对籽棉收购价格的预期略高,这主要是直接参与收购的企业可以节约加工成本,少了从棉商手中过渡的中间费用。 “籽棉2.8—3.0元/斤都可以。”山东东营宏远纺织有限公司原料部长周志祥说,折合皮棉在152 0173 3840—13700元/吨,但14000元/吨感觉就高了。据了解,东营当前新棉也已有采摘,但因为前期雨水较大,质量不好,近来的阴雨天气也在影响着新棉质量。虽然当地已有采摘,但仍没有开秤,市场价格也不稳定。

  “棉花价格在152 0173 3840元/吨纺织企业是有利的。”多家纺织企业代表坦言。不论是将产业链直接延伸到参与籽棉收购的纺织企业,还是为了规避风险而严控多余枝节的纺织企业都将新年度皮棉价格的合理价位定于14000元/吨以下。这充分表明了当前用棉企业对新棉价格的市场认可价位,如果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超过了纺织企业的接受范畴,那么必然导致新棉将有价无市。

  出价原因博弈

  棉农:物价上涨成本增加

  棉农对籽棉价格心理预期比去年普遍看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物价上涨,生产成本增加。

  山东菏泽棉农提供的数据——棉花生长成本大概每亩380到400元左右,其中,地膜每亩50元,化肥每亩120到150元,浇地每亩30元,农药每亩60元,种子每亩50元,耕地每亩40元,其他费用每亩在20元左右,这其中的费用还不包括包地的费用和人工费用,包地费用根据土地等级的不同,在 300到500元不等。

  河北衡水棉农提供的数据——今年棉花种植成本比去年增加,除去人工成本,本年度棉农种植棉花的成本大概在350元左右,其中化肥100元/亩,浇水40元/亩,农药150元/亩,地膜30元/亩,种子30元/亩左右。其中化肥和地膜价格较去年增加明显,同时当前物价普遍上涨,所以对籽棉价格的预期高于去年。

  棉农认为生产资料都在涨价,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提高,籽棉价格上涨理所当然。但有业内专家认为,“今年植棉成本的提高是很有限的,因为今年天气顺利,基本上只在播种的时候浇过一次水,种子方面也受到补贴,每亩的植棉成本基本上还是在400元左右(不包括劳动力成本)。实际造成他们提高预期的主要原因还是心理因素,但据往年的经验来看,棉农在价格上的话语权不强,不过他们可以决定卖与不卖,这在一定程度还是会影响到收购方面的决策。”

  棉企:以纺织企业的承受力为准

  棉花企业对价格的预期,必然会考虑到纺织企业的承受力,在今年新棉价格高开的情形下,棉花企业对新棉价格的预期尤其如此。因为高开的市场风险是不可小视的。

  “我们的收购资金大部分来自于纺织企业的预付款,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客户的承受能力。如果籽棉价格太高,我们入市收购是会非常慎重的。”山东德州一家棉花企业的负责人说。

  “152 0173 3840元/吨,纺织企业能接受;14000元/吨,纺织企业没利润;14500元/吨,纺织企业就亏损。”河北廊坊华廊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直曾这样对本报记者说。那么,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152 0173 3840元/吨是纺织企业认为比较合理的价格,折合籽棉价格在3.0元/斤以下。

  纺企:下游销售不畅

  下游市场的产品价格支撑力度减弱成为纺织企业对新棉价格预期定位的一致依据。虽然纺织企业对新棉价格预期不是很高,但与去年相比还是上了一个台阶,这主要是对当前全球物价特别是我们国家物价上涨的一个反映。“整个大的环境下物价的上涨直接导致新年度棉花价格的上涨。”安徽一家大型纺织企业原料部长如是说。

  看高总有度,纺织企业将新棉价格的高度限定在了14000元/吨以下,主要源于下游的支撑力度。“当价格涨到14500元/吨而回落,主要是纺织企业不支持这个价格。”安徽一家大型纺织企业原料部长说,当前关机和停机的纺织企业比较多,他们自己也停了一部分。

  “除了停产和不盲目生产外,纺织企业的用棉量也在减少,这也与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有关。”杨晋长介绍,当前棉花的价格,纺织企业卖一吨气流纺纱就要亏500元,并且气流纺用棉量大,所以纺织企业就停产或者转产。纺高支纱使用长绒棉比较多,用差别化纤维:人造棉、天丝等替代棉花,他们以前只用八九吨差别化纤维,现在已经扩大到一个月七八十吨,随之用棉量也由*高时候的1300吨,缩减到当前的700吨。纺织企业停产的原因是,棉花价格高,生产出来的纱销售赔本。

  “一部分是没有原料纺,一部分是纺出的纱没有利润。”安徽一家大型纺织企业原料部长道出了一些纺织企业停产和停机的原因,没有原料纺,不是因为没有棉花,而是价格问题。就如当前,市场上不是没有猪肉,而是猪肉价格太高,买不起。

  “纺织企业都在调整产品结构。”杨晋长对记者说,因为纺织品出口结构在不断调整,产品向高端方向发展,所以纱线也在向高支纱迈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棉量。(计慧 吉宝飞)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