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五味子白粉病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27 来源:互联网


    1、病害症状:白粉病危害五味子的叶片、果实和新梢,其中以幼叶、幼果受害*为严重。往往造成叶片干枯、新梢枯死、果实脱落。叶片受害初期,叶背面出现针刺状斑点,逐渐覆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扩展到整个叶片。病叶由绿变黄,向上卷缩,枯萎脱落。幼果发病先在靠近穗轴部开始,严重时逐渐向外扩展到整个果穗;病果出现萎蔫、脱落,在果梗和新梢上出现黑褐色斑。发病后期在叶背的主脉、支脉、叶柄及新梢上产生大量小黑点,为病菌的闭囊壳。

    2、发病规律:经鉴定,该病由子囊菌亚门叉丝壳属真菌引起,病菌有性态为五味子叉丝壳菌,为外寄生菌,病部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菌丝体叶两面生,也生于叶柄上;分生孢子单生,无色,椭圆形、卵形或近柱形;闭囊壳散生至聚生,扁球形,暗褐色,附属丝多为10-14根,为闭囊壳直径的0.8-1.5倍,基部粗8.0-14.4μm,直或稍弯曲,个别曲膝状。外壁基部粗糙,向上渐平滑,无隔或少数中部以下具1隔,无色或基部、隔下浅褐色,顶端多为5-6次双分叉;子囊4-8个,椭圆形、卵形、广卵形,子囊孢子5-7个,无色,椭圆形、卵形。

    高温干旱的条件有利于发病,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病始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6月下旬达发病盛期(如不遇干旱高温天气发病多在7月上中旬)。从植株发病情况看,枝蔓过密、徒长、氮肥施得过多和通风不良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病菌以菌丝体、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在田间病残体内越冬。次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平均温度回升到15-20℃,田间病残体上越冬的分生孢子开始萌动,借助降雨和结露开始萌发,侵染植株,田间病害始发。7月中旬为分生孢子扩散的高峰期、病叶率、病茎率急剧上升,果实大量发病。10月中旬气温明显下降,五味子叶片衰老脱落,病残体散落在田间,病残体上所携带的病菌进入越冬休眠期。在自然条件下,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病害得以发展;感染白粉病的种苗、果实通过车、船等运输工具的转运使白粉病远距离扩散,是该病*主要的传播途径。

    3、防治技术。

    ⑴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枝蔓的合理分布,通过修剪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增强树势。

    ⑵清除菌源,萌芽前清理病枝病叶,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穗,拣净落地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

    ⑶药剂防治,在5月下旬喷洒1:1: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如没有病情发生,可7-10天喷1次;选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很好;选用40%硫磺胶悬剂400-500倍液,或15%三唑酮乳油152 0173 3840-2000倍液喷雾,或25%嘧菌酯水悬浮剂152 0173 3840倍液,或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也可选用仙生、腈菌脞、萃贝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