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从“一罩难求”到“打破底价”,口罩产业链经历市场“过山车”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29 来源:互联网

  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口罩及其生产原料由初期的“一罩难求”到现在的“打破底价”,相关上下游企业在短短几月间经历了一场过山车。

  在疫情前期,生产口罩的熔喷布等原材料难寻。疫情前每吨2万元的过滤效率90%及以上熔喷布,*高涨到七八十万元。现在降到每吨20多万元。一次性医用口罩从4月平均三四元一个,到现在一包20只装的只需要36元。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杨昕宇表示,价格下降更多的可能是KN95、N95口罩,因为它本身用量比较小,尤其随着天气逐渐变热,佩戴的舒适度不是那么强。

  产能过剩

  上游生产企业陆续停产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对于有“中国医疗耗材之都”之称的河南省长垣市来说,扩产能是“人命关天”的紧迫任务。

  截至6月5日,长垣市医用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日产能分别达7.4万套、750万只、120万只;分别是疫情初期的105倍、5.1倍、214倍。

  不过,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变化,口罩市场也发生变化。6月2日~5日,记者在长垣市走访获悉,因国内口罩市场产能过剩,从四月中下旬开始,该市多家医疗器械企业的口罩生产线陆续停产,口罩工人转产回原来的产品线。

  6月4日,在当地规模靠前的河南省健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田书增告诉记者,厂里的口罩生产线已经停了10多天,还在消化库存,“N95口罩**也就卖几万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几十万只”。

  田书增说,防护服生产线比口罩生产线还早停几天,现在也是在消化库存,“卖不太动”。

  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长垣县医用卫生材料厂,已有31年历史。其副总经理韩存太介绍,5月10日,该厂防护服生产线就停了,现在还库存100多万套,很愁销路。口罩生产线四五天前也停了,也有一些库存,正在消化。

  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崔勤峰表示,长垣市六七十家企业,现在口罩生产线开着的,还有十几家。

  多名业内人士分析,疫情期间国内口罩企业井喷,疫情后必然面临洗牌。那些改行或转型生产口罩的,很容易被淘汰,因为没有成熟的销售体系。活下来的企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品牌、质量、创新、销售、产业链都是关键因素。

  理智消费

  药店口罩从排长队到随便买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药店里,店员告诉记者,目前在售的口罩有近十种,从一次性医用口罩到医用外科口罩,再到曾经见都见不到的KN95口罩、女生喜欢用的韩版KF94立体口罩,以及花花绿绿的儿童专用口罩,一应俱全。

  “跌得太快,一批一个价”,店员为记者介绍了现在卖得*好的一款一次性医用口罩,“四月份还是平均三四块一个呢,现在一包20只装的只需要36块钱。”

  “我们属于连锁药店,货都要从厂里拿,价格基本都是统一的,厂里定价多少我们就卖多少。原料价格降了,厂里便宜了,我们零售价就便宜了。”店员解释道。

  就算价格降下来了,不同于年初“看见多少要多少”的抢购心理,店员说,*近大家*多买个一两包,随用随买。“有来买口罩的人提起过今年秋冬可能会有第二波疫情,但如果囤口罩的话,肯定也愿意在网上买更便宜的。”

  店员还提到,*近来买口罩的大多是出门忘带口罩,来买了应急的人。为此他们也特意把口罩拆卖,两块钱一个,销量还挺不错。

  硬拼还是出口

  口罩行业迎来大洗牌

  国内疫情好转,口罩市场饱和;国外疫情继续蔓延,不少口罩商将出口视为*后的救命稻草。据央视财经报道,不少企业纷纷转型,加班加点地赶制来自国外的新订单。另一方面,由于出口标准门槛提高,一些企业的口罩遭遇了卖不出去的困境。

  随着国外疫情暴发,国外口罩需求量大幅增加。深圳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表示,目前,企业共出口口罩1亿多只,已出口到印度、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其智慧健康事业部总经理薛俊峰谈到,为了满足订单需求,目前企业生产实行三班倒,一次性口罩日产量达到1000万片。以往传统口罩机日产量约为5万片至8万片,高速口罩机日产量可达100万片,企业专门引进了高速口罩机。

  与薛俊峰所在企业红火的生产景象不同,安徽一家口罩企业生产车间显得十分冷清。公司副总经理姚伟表示,从3月中下旬到5月初,产品供不应求。但5月中旬之后,国外客户对资质要求不断提高,他们一直卡在资质上。

  “国外客户点名要中国商务部白名单企业生产的口罩,我们早在1个月之前,积*申办欧盟CE认证和国内商务部白名单。”他说,为了降低风险,这段时间只能将企业暂时停工,企业前期投资的20条KN95生产线,接近一半的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

  类似情况的口罩企业不在少数。根据4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53号公告,很多没有医疗器械产品证书的民用口罩生产厂,无法通过海关检查出口。这就使得国内的口罩行业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符合标准的“大厂”拼命提高产能,“小厂”只能暂时停工,申办出口资质。

  与此同时,口罩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速放缓。天眼查数据显示,5月份,口罩相关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月新增10283家,相比4月环比下降70.84%;5月份,熔喷布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52 0173 3840家,相比4月环比下降57.60%。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那些疫情发生后匆忙投资兴建、生产水平无法达标的口罩厂来说,将面临大量关停。对于那些本身生产质量达标,只因资质申请排队时间过长,导致短暂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仍有活下来的希望。

  刘志雄表示,因为白名单在不断更新,不代表现在没上白名单的企业质量不好。中小口罩厂未来的出路可能是被大工厂去收购、合并,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对于口罩来说,现在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质量和价格。”相关专家表示,不论是想要取得资质出口的,还是想要在国内竞争中杀出血路的口罩企业,生产出优秀的产品都是**位的。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