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嘉兴指数”掌握国际生丝定价权 “一根丝”串起富民产业链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29 来源:互联网

  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经济奇迹,没有森林,却建成了经营规模名列全国前茅的木业市场;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却拥有全国*大的皮革市场;没有丰富的棉花资源,却诞生了“中国毛衫之都”。改革开放以来,嘉兴不断推进专业市场与块状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在块状产业基础上催生了以平湖服装、海宁皮革、许村家纺、崇福皮毛、濮院和洪合毛衫等为代表的专业市场,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市场打造的“嘉兴指数”**了国际茧丝绸行业定价“话语权”,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富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作用,为嘉兴市打造长三角核心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黄金节点,主动接轨长三角、上海大都市圈小循环上贡献了专业市场的重要枢纽作用。

  “指数力量”定义行业话语权

  在世界的其中一个角落,无论在印度还是美国,当两家公司要洽谈有关丝绸面料或服装时,都要参考一下中国茧丝绸市场的交易价格,也就是“嘉兴指数”。

  然而在20年前,茧丝绸交易的话语权并不在中国手中。20世纪90年代,国际生丝定价权曾经长期掌握在日本手中,日本横滨生丝交易所和前桥干茧交易所生丝主导了世界生丝行情。“中国是世界上*大的丝绸生产国,占到全世界产量的80%左右,过去丝绸产品70%是出口的。”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总经理刘卓明介绍,在外贸谈判当中,由于没有定价权,中国茧丝绸行业基本上是处于弱势地位,也就是价格是国外客人说了算。

  “过去接到外商订单之后,我们要采购原料,就要到广西、云南等地一个一个跑供应商,因为信息不畅通,互相之间的报价都是不知道的,经常循环压价,*后整个价格被不断压低,这也导致在和外商谈判的时候很被动。”由桐乡丝绸企业负责人介绍。

  为了重新夺回茧丝定价权,国家在当时茧丝重要产地的嘉兴组建了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从2000年开始,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开始编制发布“嘉兴指数”。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丝绸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2019年,市场在原有嘉兴指数的基础上编制高品质生丝指数。“嘉兴指数”的影响力更为凸显,如今已经成了国外客商与国内厂商谈价格的参照标准,大大减少了外国客商故意压价的情况。

  嘉兴总部目前已成为丝绸行业*大的生丝出口中转基地,2020年通过市场中转出口的生丝达2000多吨,占全行业年总出口量的1/3。

  平台介入破解“打白条”难题

  宋代张俞《蚕妇》里曾记载:“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道尽养蚕人的艰辛。更让不少蚕农困扰的是“打白条”现象,由于部分收购企业资金周转不过来、流动资金不足,在收购中采用“打白条”的方式,这也导致不少蚕农没有充足的资金购买生产原料,进而成为影响产业链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东桑西移”,蚕茧产地从原来的长三角向西部地区转移。在中国茧丝绸市场总经理刘卓明看来,“东桑西移”让东部的深加工基地和中西部的原料基地分离,带来了上游和下游的产销对接问题。2019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宜州蚕茧超市正式启动,对茧丝绸供应链进行深度服务和改造。

  刘卓明介绍,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以行业平台介入,推行现款结算,钱货两清的模式,让困扰蚕农多年的“打白条”问题得以解决,困扰生丝厂、丝绸厂、蚕农之间的“三角债”也终于化解。

  近五年来,市场已累计帮助全国400多家茧丝绸企业获得融资90多亿元,帮助企业及时收购蚕茧超过300多万担,杜绝“打白条”现象,让中西部地区的20多万户蚕农受益。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当地蚕农的收入逐年增加,过去村里人养蚕只是为贴补家用,现在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养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可喜的收入。

  携手上下游企业共渡疫情难关

  从2020年初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国际疫情局势变化致使国外订单减少、延期、取消,各种问题纷至沓来,丝绸产业面临严酷挑战。嘉兴市海鼎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小军还记得2020年初生丝现货价曾从近40万元每吨,一度下跌至25万元每吨。

  蚕茧—烘茧—缫丝—捻线丝—纺织—丝绸制品生产,焦虑的情绪在整个产业链上蔓延,赵小军迫切感觉到了提振行业信心的重要性,“如果收购价格过低,就会挫伤农民养蚕的积*性,*终导致养殖规模的萎缩,如果企业经营困难停工停产,会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

  那段时间,赵小军会经常盯着电脑上变动的数字,它就是嘉兴茧丝价格指数,“通过指数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当时的价格是严重偏离正常市场价格的。”借助指数交易,市场帮助海鼎丝绸这样的行业从业者更好地研判市场变化,合理配置资源,从而通过指数引导产品定价。同时各地政府和协会采取积*措施,通过适时采取必要调控措施,收购价格持续上涨,既保护蚕农合理利益,又稳定了企业及市场预期。

  如今,茧丝绸交易市场成为了行业发展的纽带,连接起来上游和下游,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终端加工和出口。去年疫情期间帮助全国100多家茧丝绸企业获得融资15亿多元,帮助企业及时收购蚕茧超过60多万担,让中西部地区的10多万户蚕农受益。虽然受疫情影响,但2020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交易额却逆势增长,交易额预计55亿元,同比增长9%。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市场,抱团取暖,助推丝绸行业高品质发展。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