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信号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29 来源:互联网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在5月22日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期间,掌声数次为“生命至上”响起。

  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世界各国都实战检验了各自应对这种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这一机制完善与否,直接决定防疫能力与成果。目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后应如何完善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成为今年两会关注较高的一个话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强化应急物资保障,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守护人民健康。国家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在首场“部长通道”答记者问时也称,发改委今年要侧重好三个精准,其中一个就是要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医疗应急物资的短板尽快弥补。

  不仅这些,两会前夕,中国青年报社对152 0173 3840名18-35岁青年开展了“2020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显示,青年*期待的议案提案之一是“抗疫物资的充足供应”,可见社会对抗疫物资的重视。

  两会传递出的种种信号,也为口罩、防护服等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生产提出了高要求。口罩是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武器”,是保护群众健康的“盾牌”;医用防护服,则是抗疫一线“战士”的“盔甲”和“战袍”。口罩和医用防护服都属于产业用纺织品的范畴,无论是2003年的抗击“非典”,还是当前的防控“新冠”,口罩和医用防护服在阻病毒、防感染、增安全、保健康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让国家放心、让人民安心的屏障,为抗“疫”取得*终胜利提供了强力保障。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特别是疫情爆发初期,我国口罩、医用防护服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产能、生产布局、应急储备模式等方面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不足。针对这些短板和不足,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行业专家提出了建议措施,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1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全国人大代表、

  上海纺织装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伟

  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应急物资储备缺乏,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纺织装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分析,一是因为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单一、规模小,储备数量远不能满足“巨大灾害”的应对需求。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缺少口罩、防护服、防护镜、防护手套等暴露除了储备品种的缺失,储备数量与需求相比缺口巨大。二是因为战略物资应急生产的系统性不强,分散、弱小,规模化应急能力弱。紧急应急物资储备的财政投入大、效益不明显。就以口罩为例,口罩尽管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也同样有原材料、中间产品、生产设备以及从生产到销售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产口罩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为了生产口罩,整个产业链必须协同运转。疫情*严重的时候,企业要生产时没有足够的设备,有设备了没有足够的原材料,有原材料了关键辅料又缺乏。

  为此,王伟建议,一是建立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的结构化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国家储备以“政府仓库式储备”为主,民间储备以“企业市场化储备”为主。政府与企业联动的结构化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由原有“政府仓库式储备”转变为“一定比例的政府仓库式储备+一定比例的企业市场化储备”。二是应急物资储备要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国家制定地方应急物资储备的数量规模与管理制度时,要根据城市人口数量、所在区位和自然条件等,充分整合利用各种社会闲置仓储资源以及当地生产能力,要把应急物资储备与当地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2 /严把质量关,追赶国际**品牌

  前一段时间,中国生产的部分防疫物资在国外遭到质疑,受到行业普遍关注。究其原因,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纺织装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认为更多的是标准互认的问题。

  王伟建议,要借鉴此次中国医用防疫物资出口时所遭遇到的产品质量认定标准和欧美等西方国家执行的标准存在差异所造成的问题,加大医用防疫物资产品标准的研究,向国际标准靠拢。如果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就借此机会建立中国标准,并把中国标准打造成国际标准,以利围绕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在抵御全球性灾害中更好地发挥中国力量,体现大国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

  高岭

  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在历次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治理和预防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为企业生产和应用部门采购提供了重要依据。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建议成立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强化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标准化管理职能,通过标准归口形成跨部门的协同机制,调动更多的资源服务于环境保护、应急突发事件、安全防护、医疗健康等领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标准的无缝对接和配套政策的完善,实现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全面统筹管理和质量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刘璠也指出,虽然到疫情中后期,防护用品生产潜能被充分调动,但其中不乏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追求利润、产品不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为此,他建议国家质量部门应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上述现象,应将其上升为直接关联性命高度,对于质优好品牌,应积*扶持,并追赶国际**品牌,提供国人放心质优医疗防护用品,保障全民生命安全。

  3 /产业用纺织品的战略地位亟待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认为,现行分类体系已不能适应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尤其不利于国家在应急状况时对产业资源的信息收集、生产组织和调配,建议政府部门适时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将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进行升级,设立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业用纺织品制造业四个平行大类。

  全国人大代表、

  国机集团恒天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吴继发

  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恒天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吴继发认为,当前产业用纺织品全球制造产业结构的重组速度加快,我国要积*应对这种格局,加快转型升级,国家政策要大力支持,努力提高技术与装备水平;破解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瓶颈,产业用纺织品装备制造自主创新能力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产业用纺织品装备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为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吴继发建议:提升产业用纺织品在行业分类中的地位;成立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口罩、医用防护服国家应急储备机制,提高应急状态下的供应保障能力;成立产业用纺织品装备制造基地。

  听报告

  谈心得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

  李陵申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受鼓舞。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口罩、防护服等产业用纺织品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要看到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疫情爆发初期,我国口罩、医用防护服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产能、生产布局、应急储备模式等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不足。为此,建议今后要加强防疫物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从行业规划、国家卫生产业基础技术平台建议、产业创新中心和联盟建设入手,强化顶层设计和全面推动。完善口罩、医用防护服国家应急储备机制,补缺体系中不健全部分,对有效、快速应对疫情突发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建议政府部门完善储备品种、规模、时效等标准,形成中央、地方和重点企业分级储备体系;建立健全口罩、医用防护服定点生产制度,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物资储备和生产;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储备应急物资,并在疫情过后给予部分闲置产能(设备)一定的财政补贴等,以提高应急状态下口罩、医用防护服的供应保障能力。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旭光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是一个重大的行业发展信号,纺织防护领域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对此我们一定要敏感和深刻理解。结合近期国家在多个场合提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我认为对于防护行业来说未来市场的大发展是一个确定性的事件,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大利好。为此企业必须要紧急行动,系统策划,全面布局,要敢于投入舍得投入。从纺织行业的基础来看,从材料技术到成型技术都具备了先进性,关键是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要把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上,我们可以弯道超车,一步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一个难得的超越机会,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和能力。

  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军

  我非常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篇幅虽然相比往年短小,但干货十足。我*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抗疫及生态环保部分。作为抗疫物资重点保障单位,泰达股份在过去几个月中为国家做了一些贡献,接下来企业也会一定做好抗疫物资的保障和供应,助力各行业恢复生产。同时,我也看到了泰达股份公司的生态环保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也会在这个方面下大力气,切实履行好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