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百年老店”梦想催生上市潮 康奈等40多家企业排队上市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2-02-11 来源:互联网

他们曾经离市场*近,离资本市场*远。几乎一夜间却从民间借贷飞跃到上市融资,准备上市的包括森马、红蜻蜓、康奈等**品牌。

40多家民企排队温州喷发上市激情

上市仅五个交易日,南存辉的正泰电器已经较挂牌首日*高的30元下跌了近20%。昨日盘中,股价一度跌至24.1元,距离23.98元的发行价仅一步之遥。

但这似乎并不影响温州企业如火如荼的上市热情。据商报记者昨日了解,在正泰电器和金龙机电上市后,温州仍有两批共42家企业正在积*准备上市,其中包括森马、红蜻蜓、康奈等**品牌。同时,温州金融办也正在酝酿推出十多家企业组成的“第三梯队”。

自从2008年起,温商对于上市的态度来了个156 0190 2607度的大转弯。这是金融危机的压力?是产业升级的需求?是财富榜样的示范?还是如南存辉所说的那样,融资已经不是主要目的,“我发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不少民营企业成长起来了,大多数的想做强做大的基本上都选择了上市,可见上市比较好。假如我们始终只是一个家族企业,很难说*后能走多远。”

“不差钱”的传统

若以经济发达程度考量,以往的温州大概算得上是“上市公司的沙漠”。

自1997年10月21日,温州市**家上市公司浙江东日在上交所挂牌以来,直到2007年8月报喜鸟登陆中小板,温州总共只有5家境内上市公司,即便算上“出走”的美邦服饰,数量仍旧少得可怜。

用浙江证监局调研处副处长王继翔的话说,“温州企业离市场*近,却离资本市场*远”。

温州拥有国家规定的46个工业企业大类中的33个行业,企业总数超过8万家,全市电器制造等十大行业产值均超100亿元,民间则有“炒楼团”、“炒矿团”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投资热点地区出没。根据温州市统计局26日发布的数据,2009年温州全市GDP为2527.88亿元,位居浙江省第三,仅排在杭州、宁波之后。

然而,温商好像一直缺乏进军资本市场的热情。截至2009年底,浙江主要城市中,杭州有46家上市公司,宁波27家,绍兴22家,台州15家,而温州算上去年12月25日才登陆创业板的金龙机电,也只有6家,低于浙江省各地市上市公司的平均数。

“不差钱”,或许是导致温商在传统上不倾向于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曾回忆说,在2004年,中国证监会派出的调研团队在温州约见了他,“我当时说,温州民间资本如同企业的温床,上市干啥?”

这也是多数温州企业当年的态度。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告诉记者,保守估计2009年温州市流动性民间资本超过3000亿元,如果加上2500多亿元的储蓄存款,民间资本数量超过5500亿元,并将以每年大约14%的速度递增。“这些钱大部分以民间借贷等形式被用于企业生产投资和流通,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饥渴。”张震宇说,这种“不差钱”的状态就是过去温州企业不上市的*大理由。此外,企业改制上市中涉及的完税问题、土地问题、产权问题,以及为达到“三分开、五独立”基本要求而必须在企业管理架构和经营管理习惯上的调整也令温州企业不太适应,但这与资金链的充裕相比,并不是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则是传统。

“温州的企业和温州人似乎是证券市场天然的绝缘体。”曾经有媒体如此评价温州经济。的确,不管全国多少人在如何疯狂地炒股,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有着民间资本数千亿、人口700万之众的温州,股民数却一直在五六万徘徊。

“温州企业多是从家庭工厂发展起来的,一直做的是实业,所以温州人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感兴趣。”一位曾负责引导温州企业上市的退休官员日前感慨,“几年前,我们政府成立上市办,请了很多知名专家、学者来开大会,响应者寥寥无几。”

但这幅图景很快被改变。

2007年8月,温州市成立了金融办,专门负责动员帮助企业上市。

“报喜鸟上市,就是我们金融办还没成立的时候,领导亲自去走访动员起来的。”温州金融办上市工作处一位工作人员昨日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据他们统计,目前还有两批共42家企业在进行上市的准备工作,都是2008年确定的,“当时是44家,现在正泰电器和金龙机电都上了,就剩下42家,而温州的A股上市公司,也增加到了7家”。

她介绍说,上述42家企业中,大部分都已进入股改阶段,部分动作快的,如服装行业巨头森马,已经完成了股改工作。

金融风暴引发变革

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更是让温商“谁也不上市”的平衡完全被打破。

“2008年开始的这一轮金融危机给温州企业很大触动,大家发现问题来了。”张震宇说,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因素,使得温州传统制造型的中小企业经营业绩下滑,资金链吃紧,为寻求出路,部分企业期望通过重组整合或转型升级以迎接当前挑战。但在企业重组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量现金进行股权交易、债务支付和补充流动资金等,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需要在研发项目和在市场开拓中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更重要的是,一直让温州人自豪的民间借贷的定位也微妙起来,“很难说正常借贷还是非法集资”,不少企业就此栽倒在资金链断裂上。张震宇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坚定了相当一部分企业上市的决心。

时至今日,“上市”不但成了温商口中*时髦的词汇,更被紧密融入了温州模式的传统中去。

日前,温州下辖的永嘉县宣布成立“温州国嘉超市管理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对“10万永嘉人在长三角开设的上万家超市”进行整合,并进入资本市场,在4到6年内实现上市,以抵御国际连锁零售巨头对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渗透。据永嘉县介绍,作为永嘉传统的产业,上述超市零售业尽管个体规模不大,但年销售额却超过300亿元,整合上市,也是对传统“小狗经济”升级的一种尝试。

多米诺效应

**块骨牌倒下,连锁反应就开始了。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温州的崛起就得益于强大的“传帮带”体系,以及区域内部的模仿和竞争。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博士就曾评价温商“都是在家里练功,练成了跑出去,谁也挡不住”。

这一次,当原本平衡的区域经济版图被打破后,自然会引发温商的骚动。

“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世界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但对于上市企业来说,他们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一点都不感到可怕。”温州市金融办上市工作处一位工作人员说,去年1月7日华仪电气顺利增发了3000万股,一次性募得资金2.99亿元,从而使得该公司的风电机组业务得以立即上马。

这让温商看到了上市的好处,更看到了潜在的危机。

“百年老店”之梦

除了资金的切实压力之外,温商纷纷选择上市的另一个原因,便是榜样的效应。

“正泰这样的‘大哥级’企业选择上市,对其他温州企业的示范效应是非常大的。”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分析说,这种示范一方面来自南存辉家族财富数字的暴增,更重要的则是让他们看到了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融资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上市辅导,完善了企业治理机制,能更好地抵御风险,这使得我们有了把森马开成百年老店的信心。”邱光和说。

无独有偶,吴志泽也曾说过类似的话:“经过很多事情,现在我感到,这个企业要做成百年老店,上市还是比不上市更好。”

百年老店,似乎成了温州商人新的目标。

人民集团董事长郑元豹也回忆起大家不愿上市的日子:“那时候,主要是对上市的一些常识和发挥的功能还不懂。那时大家认为钱够用,还有余,就没必要搞那些,另外那需要财务公开,私营老板的钱都是藏得好好的。大家还没认识到上市对企业起的规范作用和品牌效应是无法估量的。”

“地方产业素质的提升,资本市场是有力的助推器。”浙江证监局局长王宝桐总结说,中国资本市场功能日趋完善,而通过进一步深化上市机制体制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对企业成长和产业提升,必将彰显更大的吸引力。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