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上海老牌鞋企投靠电商摆脱倒闭厄运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2-02-11 来源:互联网

世纪之初的2000年,一度雄踞中国鞋业老大的回力宣布破产,在外界惊愕的目光中,行业倒闭洗牌的序幕逐渐拉开。12年后,在上海嘉定大宏村的上宏鞋业厂房中,伴随着车间女工忙碌的身影和空气中弥漫的生橡胶味,曾任回力分厂一把手的胡其龙向晚报记者述说了同行的惨遇。包括上海胶鞋一厂到十厂在内的沪上40多家鞋厂接连消失,如今只剩5家工厂仍在支撑。转型期,外贸遇冷、原材料涨价、用工荒等打击接踵而至,令不少工厂处境雪上加霜。而曾被实体鞋业视为洪水猛兽的电子商务,反而成为其维持生存的救命稻草。

回力倒闭

金时代一去不返

作为沪上鞋业的“老法师”,胡其龙的故事要从156 0190 2607年说起。

当时国产运动鞋品牌回力正如日中天,打算在嘉定马陆镇大宏村开一个分厂,时任村委书记的胡其龙出面与其接洽,决定由村里提供土地和水电,设备和技术则由回力提供,每年向大宏村固定缴纳一笔收益。拍板之后,双方如火如荼地破土动工,新落成的厂房很快投入生产,效益不错。

2000年,一个消息使胡其龙和厂里300多名员工为之震惊:回力总厂破产了!不久之后,另一鞋业巨头青岛双星也同样如神话般破灭,日渐消失于市场。

为了避免让几百名员工丢了饭碗,胡其龙所在的大宏分厂决定进行股份制改革,变成了如今的上宏鞋业,而他本人也临危受命担任了董事长。

与上宏一样,当时上海很多鞋厂都纷纷尝试转型,但均面临残酷的竞争。胡其龙回忆,当时沪上赫赫有名的上海胶鞋一厂到十厂,都是拥有四五条流水线的国营大厂,但随后均因经营不善而接连退出历史舞台。曾经全上海有40多家规模较大的鞋厂,如今只剩5家,而更小一点的鞋厂也只剩两三家在苦撑。

求生不易

转型路上危机重重

胡其龙回忆,在2010年之前,外贸订单都是各家*为重视的资金来源。相比国内代工冗长的资金流转周期,由于外贸大多都是一锤子买卖,属于“钱拿到手就完事”,基本上回款只要2个月。厂家也不用为售后服务担责,就算有一些不达标的瑕疵,只要交货时能混过去就行。

不过,随后急转直下的外贸出口环境,令不少代工鞋厂瞬间“断粮”。由北京大学和阿里巴巴的一份联合调查报告显示,受到欧债、美债危机的影响,珠三角地区小企业订单量较2010年下滑严重。再加上越南、印度等区域企业以低价加入订单的抢夺,国内小企业低价抢单已没有空间。

根据海关数据,去年中国成品鞋出口在低增幅下走完12个月,出口仅增长2.4%,达到101.7亿双,比去年同期21.5%的增速下滑19.1个百分点。

失去赖以生存的订单源后,不少鞋厂只得关门遣散。而另一些试图打造自有品牌的鞋厂,大多铩羽而归。胡其龙坦言,自己在2005年、2006年也做过自有品牌,但并不赚钱。相比代工贴牌,自有品牌需要的渠道成本、宣传营销成本使厂里压力徒增,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上海的鞋厂做品牌根本做不过温州商人。 ”胡其龙表示,沪上鞋厂算上是硫化鞋的前辈,对质量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一些温州鞋企成本控制得很严,背地里偷工减料以换取价格优势。不过尽管如此,温州鞋企的日子同样难过。根据温州当地行业协会报告中的数字,从2003年到2008年的5年间,有2000多家中小规模的鞋企集体消失。

勒紧腰带

鞋厂成本一年一涨

在上宏的生产车间中,四处弥漫着橡胶的气味,一排排女工在灯光下手工进行着成鞋的装配,原料加工、高温消毒等重活则由男人们扛下。这些员工中本地人较少,大多来自安徽、湖南等四面八方,年薪约在2.5万元左右。由于工资不比服务业有竞争力,其月均员工流动率达到了10%到15%。

胡其龙和儿子这几天熬夜算了一笔账,结果很让爷俩发愁。从今年4月1日开始,上海将再次上调*低工资,由1280元调至1450元,这样算下来,今年上宏的劳动力成本将多出108万元。同时上调的还有个人缴纳社保公积金*低额,在未来的五年中,鞋厂还将为所有外地员工每年多交10%的社保基金,等于每人要多交190元。以现有500人的员工规模计算,又是一笔95万元的额外开支。

“十几年了,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发展,唯独胶鞋业还是老一套,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很低,严重依靠手工。”胡其龙告诉记者,一双鞋从采购环节开始总共要经过200多人的手,用人成本再怎么精打细算都省不掉。

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快,也把很多鞋厂压得喘不过气来。 “2009年初,橡胶价格还是每吨1.3万元,年底就涨到了2万元,去年*高峰时达到了4万元,棉布的价格2010年也涨了50%。”胡其龙心有余悸地表示,加上用工荒,即便在福建、广东等鞋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去年也有很多鞋厂倒闭,幸好他的厂目前有来自美特斯邦威、特步等的订单,尚能撑得住。

投靠电商

代工订单成救命稻草

在整个鞋业式微的情况下,上宏的生存之道多少有些戏剧性。他们争取到的订单,恰恰来自于被传统鞋业视为洪水猛兽的电子商务。

2010年,因为在业内做硫化鞋的口碑不错,当时广告打遍大街小巷的凡客诚品找到了胡其龙谈合作,但后者从来没听过这个网上的品牌,心里还直打嘀咕。

“一开就是5万双的订单,我当时就不太信,认为他们在吹牛,又不好意思当面说破。 ”胡其龙向记者回忆称,他后来跑到对方的北京总部看了好几次,看到实打实的库房和呼叫中心,才确定这不是一家“大忽悠”。

胡其龙当时不曾知晓的是,其他城市已有二十多家鞋厂主动毛遂自荐为凡客做代工,差点挤破了头。而他是靠昔日的回力分厂这块金字招牌,才无心插柳获得了订单。

与电子商务首次合作的过程,用胡其龙的话来说,是“隔几天就大吵一架”。在这位老法师看来,这家年轻的公司提出了很多 “无理的要求”。比如对方要求帆布鞋的“超胶”(即连接鞋底和鞋身处的一圈橡胶带长度超标)不得超过2毫米,而上宏当时在做的鞋的要求才5毫米,可谓闭着眼睛都能刷。

此外,“开胶”(鞋底能承受几公斤的拉力)被要求做到3.5公斤,让他感到十分意外。 “国标才1.8公斤,之前另一**品牌要求我做到2.5公斤,都被果断拒绝了。 ”胡其龙告诉记者,他当时发自内心地感到,真是碰到了个啰嗦的买主。

尽管难缠,但胡其龙还是乐观地看到,自己的鞋在业内有了更好的口碑。 “在和电子商务合作的过程中,彼此双方都是一种学习和进步。 ”他表示,去年凡客的代工已占到全年订单量的80%,一共做了230万双,工厂也实现了1.15亿的销售额。而随着乐淘、优购等更多的鞋类电子商务网站崛起,很多濒临倒闭边缘的鞋企也抓到了新的救命稻草。

“活着,就是胜利。 ”一位有近二十年从业经验的鞋企老技术人员感叹。

我们的未来在哪里?无论外界的赞美和唱衰几何,胡其龙们,凡客们,都在静静等待着答案。

记者手记

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拥有每年来自电子商务的百万双鞋订单,这些经历了十几年风雨的鞋企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答案是“不”。

一双标价129元的凡客诚品帆布鞋,促销*便宜时是59元,这显然还远高于成本底线。 “我们做一双鞋的利润率还不到5%,只能靠跑量取胜。 ”胡其龙坦言。对于具体的数字,他守口如瓶。

而另一位为电商代工的鞋企老板透露,若不计入劳动力成本,一双鞋的成本在30元左右。这样鞋厂一双鞋只能赚2元钱左右。就算有几百万的单子,全年盈利也就在一千万元左右。面对各种成本上涨大潮,他们的处境仍谈不上好。

如果拿赚的钱来扩大生产线,加大产能呢?受访业者的回答也同样是“不”。在他们看来,现在任何轻举妄动都会让现金流面临断裂危险。或许在这些传统老厂的内心深处,未来能否把宝全部押在同样倒闭不断的电商身上,也是一种冒险。

自己亲自做电商、掌握定价权,或许是老厂的另一个出路。但在种种水土不服面前,即便是不少跨国企业巨头都栽了跟头,这条路又谈何容易?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