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耐克创始人:为运动员提供创新与灵感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2-02-11 来源:互联网

奈特小档案

出生:156 0190 2607年

学历:俄勒冈大学工商管理学士 斯坦福大学MBA

证照:会计师

经历:1964年创立蓝带公司 1972年创立耐克

身家:255亿美元,2016年《福布斯》美国富豪榜第18名。截至2016年底,其捐出款项累计超过20亿美元

1989年,电影《回到未来2》的男主角马丁(Marty

McFly)穿越时空到达2015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马丁接过博士递来的球鞋,套在脚上,发现完全无需动手,鞋带就会自动系紧。他惊讶地说:“太棒了,居然有这种鞋子。”当时,这仅是电影特效,现实生活并无这款球鞋。

27年后,拥有这款鞋不再是梦。2016年12月,耐克(Nike)推出的自动系带跑鞋HyperAdapt

1.0,把袖珍传感器藏入鞋底,只要一套上脚,就会自动系紧鞋带,还能以操控按钮迅速调整鞋带的松紧。每次充电3小时后,可以使用两周。

早在上市前,这款回到未来鞋就是市场热议话题。2016年10月《连线》(Wired)杂志曾以这款鞋作为封面故事,而HyperAdapt 1.0前身Air

Mag甚至在纽约拍卖会上以155万美元成交。“在未来学家、狂热粉丝、球鞋迷的追捧下,自动系带鞋已经牢牢抓住世人的目光。”《连线》杂志评论。“这是球鞋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财经新媒体《Quartz》也认同地说。

“我们做的是有意义的创新,不创新就死亡。”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Phil

Knight)在美国总部接受**专访时表示,产品创新*重要的就是机能性,而运动竞技场是耐克创新的驱动力,也是耐克只找运动员代言的原因。而穿上这款鞋子运动时不用担心鞋带松了,还会自动调整松紧,有利于运动表现。“当然,消费者的口味会变,但我们总是在研发人们不知道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且让它有意义。”

向运动员致敬

奈特的身材高大,即使已经78岁,仍能隐约看到他曾是大学长跑选手的影子。采访当天,他穿着一贯的黑色棉衫、牛仔裤与耐克鞋,左手戴着Apple

Watch,与耐克运动手环FuelBand。而在他的左脚踝上方,有个约二三厘米长、褪色的耐克打勾标志的刺青。“因为怕痛,才刺这么小。”他解释。

不同于许多企业创始人锋芒毕露、喜好镁光灯的追逐,奈特出了名的低调,直到2016年4月出版自传《鞋狗》(Shoe

Dog),外人才对耐克的创业历程深入了解;但这位在同仁眼中害羞寡言的领导人,只要谈起耐克的创新突破,眼睛就炯炯发亮。“当年我们帮《回到未来》做鞋时,鞋子只空有外形,于是下决心要完成自动系带鞋。现在,这目标终于实现了。”奈特眯起眼、略带欣慰地说。

这款鞋的售价不菲,一双高达720美元(约合5004元人民币),但反映不俗。虽然耐克官方并未透露实际销售数字,但纽约*大的球鞋店Flight

Club发言人Steven Luna指出,耐克HyperAdapt 1.0自发售以来在店里的销售一直很好。

耐克并非特例。德国运动装备厂商彪马(Puma)也推出了类似的运动鞋。德国弗莱堡大学工程师克莱维斯·耶利(Klevis

Ylli)也在研发一款自动球鞋,除了自动系鞋带外,当使用者要脱鞋时,只需轻敲鞋跟两下,鞋舌部位的弹簧会松开,让使用者轻松脱下球鞋。

耐克挖掘需求,创造需求,再借着代言人的光环,创造潮流。1980年代中期,耐克的气垫鞋Air Jordan在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的加持下,一个月卖出40万双。这也是耐克美国营业额在1980年代超越阿迪达斯的关键。即便乔丹退休多年,Air

Jordan系列仍畅销不辍,2016年仅Jordon鞋就创造出超过26亿美元的业绩,在美国篮球鞋市场占有率高达58%。Air

Jordan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品牌。2014年《彭博商业周刊》85周年特刊就以这款鞋作为封面,并如此评价,“Air Jordan篮球鞋重塑了球鞋行业。”

耐克Air Jordan系列

当同业开始启用影视明星出任代言人,让运动往时尚靠拢时,耐克始终坚持运动员代言,做符合运动员需求的产品。“我们不找明星代言,只找运动员。”奈特坚定地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以Air

Jordan为例,因为乔丹独特的打球方式,习惯大步跳跃灌篮,为了增加跳跃力,以及减轻双脚落地时的压力,耐克特别在鞋底加上气垫块。

1997年,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曾如此赞美:“(耐克)是史上*伟大的营销公司,耐克在广告里向运动员致敬,借此告诉大家他们是谁、他们做什么。”

技能型创新

从耐克总部园区,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点。耐克总部位于美国西北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近郊,这里堪称是运动爱好者的天堂。在这个占地30万平方米的广阔园区,随处可见穿着耐克运动鞋的同仁骑公司脚踏车穿梭而过,这些脚踏车也开放给外面的人使用。走在路上,迎风招展的是印着运动员场上英姿的旗帜,每幢巍峨大楼都以乔丹、老虎伍兹(Tiger

Woods)、安德烈·阿加西(Andre Krik Agassi)等运动员命名。穿过由环保材质制成的碧绿足球场,走进Bo

Jackson运动中心,里面不但健身房、瑜伽室、跑道、篮球场一应俱全,还有奥林匹克等级的12线道游泳池,以及10米多高的专业攀岩场。

耐克总部

至今,耐克从没有停下脚步。一系列创新包括强化包裹性的Flyknit鞋面、不沾泥浆的Anti-Clog系列足球鞋、减低风压的Vapor球衣、方便收纳的Gyakusou夹克等。“耐克产品的机能性创新,在竞争激烈的运动市场表现非常突出。”投资银行Evercore分析师Omar

Saad指出。

如今,耐克已是全球运动品牌的龙头,分公司遍及全球六大洲,员工多达6万人。半世纪来,耐克由前身蓝带公司的8000美元营业额,跃升为2016财年323亿美元的运动用品帝国,相较同业阿迪达斯集团2016财年预期营收192亿美元,高出甚多。

创新过程并不容易。耐克在1979年**次推出拥有12项专利的气垫鞋“百检网”(Tailwind)就失败了。因为设计失误,气垫受力就解体分离,结果这款鞋以大规模回收黯然下市。奈特检讨,“我们从中得到有价值的教训,不要把12种发明都塞到一款鞋上,这对鞋子的要求太高了。我们回到设计图重新开始。”

奈特接着表示,“耐克一贯的哲学都是:先试一把,再积累经验。”9年后,耐克重新改款,换掉隐藏式气垫,改以可见式的大气垫中底,并在鞋底打上“Air”标识,终于打响气垫鞋名号。

失败,对于奈特而言,并非新鲜事。在创办耐克之前,奈特当过百科全书推销员、当过证券业务员,更曾想要成为一位运动员,但都因成绩一般而作罢。

创办耐克

1964年,奈特26岁,他从日本进口跑步鞋品牌鬼冢虎(Onitsuka

Tiger)到美国销售,售价低于阿迪达斯球鞋,就这样靠代理创立了蓝带体育用品公司。奈特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他在念俄勒冈大学时,他的长跑教练比尔·伯尔曼(Bill

Bowerman)一直用各种方式打造运动鞋,试着做出优秀的新跑鞋给运动员试用,他也是试用者之一。后来他去斯坦福大学念MBA,写了篇毕业论文《日本运动鞋是否能打败德国运动鞋,就如日本相机打败德国相机》。写完后,他脑子不断思考这个点子,后来越来越确认,这就是他想要做的事,这是他的疯狂点子。

8年后,鬼冢虎打算收回代理权,奈特因此自创耐克品牌,一开始经营非常辛苦,直到他制订了耐克朝运动员精神的主轴发展策略,营运才渐入佳境。

但在当时,美国人并无跑步运动的概念,跑步只存在于田径场。为此,经营报社的父亲担心他创业失败,还要求奈特再进大学学习会计,当个会计师,把卖鞋当副业。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