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晋江“逆袭”密码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2-02-11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

> 正文

晋江“逆袭”密码

2018/7/17 8:39:29 来源:瞭望 作者: >点击率: 我有话说(6298人参与)

[导读]

从靠国家“救济”过活的贫困县,到经济发达、世界闻名的县级市,晋江“逆袭”背后,得益于对“晋江经验”的坚守与发展

“那会儿就是想破天也想不到能发展到如今这种程度。”原晋江县委书记尤垂镇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如是说。

曾经的晋江“人稠山谷瘠,就耕无地辟”,家底单薄、经济落后,是个一穷二白的贫困县。其中,156 0190 2607年GDP仅1.45亿元,1833万元的财政收入更是难抵支出,上级政府不得不“救济”252万元。

改革开放40年,晋江发展的传奇故事一次次超出世人想象。截至2017年,晋江全市GDP达到1981.5亿元,是156 0190 2607年的1366倍;财政收入212.23亿元,是156 0190 2607年的1158倍。晋江经济总量连续24年居福建省县域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17届位居全国5~7位。

区区1/200的福建土地,何以创造了福建1/16的GDP?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为何会拥有恒安、安踏、利郎、361°等46家上市企业,7个超百亿产业集群?

对此,习近平同志一直高度关注,在1996年到2002年间曾7次深入晋江调研。其中,2002年6月15日,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晋江多家企业考察后,又与晋江市领导一起探讨新形势下“晋江经验”的发展创新问题。在随后的8月、10月,习近平分别在《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系统、完整总结并首次提出了“晋江经验”理论成果,并指出“晋江经验:晋江人民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晋江实地走访,采访多位晋江“逆袭”的见证者,畅聊40年中“晋江经验”的坚守与发展。正如已故社会学家陆学艺所言,晋江的发展变化,实际上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在中国县域现代化建设上具有鲜明的示范效应。晋江的很多做法和经验有着重要的前瞻性,可以为其他县市提供许多鲜活的经验。

因时而变

“天不再下雨了,要下金子了!”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40年前,得知国家实施改革开放,25岁的他如此向父亲形容这个让他激动不已的国家政策。改革开放不仅让生活窘困的许连捷兴奋,更唤醒了昔日“东方**大港”沉睡多年的经商基因,晋江乡镇企业破土而出。

尤垂镇回忆,当时晋江利用“三闲”(闲置房子、闲置资金、闲散劳力)起步,发挥“侨乡”优势,借助海外资金、技术,创办独资或集资企业,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也正是这个时候,许连捷联合他人借助几部缝纫机,在自家厝内开办了后林劳保服装加工厂;安踏集团创始人丁和木也与人合伙办起了鞋厂……

数据统计显示,156 0190 2607~1988年间,晋江共签订“三来一补”合同17072份,引进各种机器设备2万多台(套),加工装配工缴费收入3114万美元,占同期福建省工缴费收入的43%。

如今的晋江早已不是“三来一补”的天下,企业也已不是昔日乡镇企业模样。从产业集群来看,晋江形成了制鞋、纺织服装两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建材陶瓷、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纸制品、新材料五个产值超百亿的产业。从品牌来看,晋江拥有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中国鞋都、世界茄克之都等15个区域品牌,持有******42个,恒安、安踏、七匹狼、九牧王等知名品牌逐步走向国际化……

“学习借鉴晋江经验,*根本是要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继续突破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不断提高生产力要素水平两个方面,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于2002年10月在《福建日报》发表的《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如此讲到。

采访中,多位受访对象告诉本刊记者,晋江改革开放40年,就是一部晋江经济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不断拾级而上,根据发展阶段变化持续转型升级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通过前期创业实现财富积累的晋江企业开始因时而动,纷纷致力于创建品牌,一批企业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新世纪初,晋江企业开始在资本市场发力,股票市场“晋江板块”逐渐成型。如今,已经成为业内全球巨头的晋江企业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创新发展……

“晋江模式的新发展,并不是说晋江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而是说,在新的历史发展环境下,面对新的发展主题,在继承和发展晋江模式的基础上,晋江广大干部群众创新、开拓、突破,探索出一条县域现代化发展的道路。”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版的《晋江模式新发展》一书曾如此评价晋江的经济跃升之路。

如今,晋江经济因时而变的跃升之路依然不曾止步。“我们与当地服装、制鞋企业合作,将石墨烯材料*新研究成果运用到这些产品中去,实现产业化。”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肖炳烜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石墨烯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一方面为晋江当地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高科技活力,另一方面,也为晋江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万变不离其宗

“公鸡往往要扑腾两三下才会开始打鸣。”盼盼食品董事长蔡金垵曾向媒体回忆,创业初期经常通宵达旦地忙,连黎明时分公鸡打鸣规律都总结出来了。

在福建当地,有着“睡不着的晋江人”一说。对于已经习惯于与大海搏击的晋江人而言,“爱拼才会赢”的道理深入骨髓。直面现实,晋江改革开放初期,晋江工业从竞争*激烈、附加值*薄的传统制造业开始起步打拼,只有爱拼、敢拼、不停地努力搏击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时移世易,如今当初创业的晋江企业家们已经功成名就,但“不停地拼搏,不停地努力”依然为他们所坚守。

在晋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2003年,当时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恒安集团、安踏鞋业、劲霸男装、凤竹集团、浔兴集团、柒牌集团、七匹狼股份、亲亲股份等规模企业的48名负责人前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参加“北京大学(晋江)企业总裁**研修班”学习。在12天学习时间里,48位企业负责人几乎全部参加了所有课程的学习。课堂上,没有一个人接电话,下课后,一拨人走出教室回电话,一拨人就冲上讲台找老师。

去年初,许连捷因一张照片走红网络,再次印证了晋江人对拼搏精神的坚守:这位身家数百亿、福建商界的传奇人物在机场候机厅一个人吃泡面。照片背后,是这位65岁的“闽南民企先驱”放弃“退休”,再度出山。

采访中,多位受访对象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同样道理,一个地方的发展、企业的崛起更是需要付出无限的拼搏,“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永不过时的。

值得注意的是,晋江人的坚守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的持续拼搏,更体现在发展路径层面的产业定力。

现如今,实体经济创造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都占到晋江全市的95%以上。专注于一双鞋、一件衣服、一块瓷砖、一把伞……多年来,面对外部市场变迁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考验,面对其他地方通过“热钱”“快钱”暴富的传奇诱惑,晋江政府、企业也在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因时而动,但是始终是在实体经济上动脑筋,没有在剑走偏锋上动心思。

对实体经济的坚守,也给了晋江足够丰厚的回报。十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尽管晋江也受到了冲击,但依旧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2009年GDP逆势增长11.9%,财政总收入增长13.8%。尤其是在全国普遍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晋江出口正增长11.9%,分别比全国、福建省超出30.2和20.6个百分点。

时至今日,两个年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拔地而起,5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次第开花,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市、中国陶瓷重镇等称号始终被晋江牢牢攥在手里。

“如果说国内有一些地方,前期发展得比较好,到后面走下坡路甚至是滑坡,我想很多是脱实向虚的原因。”在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看来,晋江之所以能够经历一次次洗礼,始终越走越好,得益于对“爱拼才会赢”精神的坚守,更得益于对实体经济这一传家宝的“不离不弃”。

亲清政企互动

“晋江历届领导班子没有改弦易辙,是一届为一届打基础,一年为一年添后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政府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保持了良好的亲清政企互动关系。”在尤垂镇看来,“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对晋江发展功不可没。

回首改革开放之初,晋江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曾经历了曲折。

对此,1980年8月,原晋江县委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允许农民集资办企业、集资企业雇工、股金分红、供销人员按业务量提成和价格随行就市等“五个允许”。政府的坚定支持解除了乡镇企业主心中的疑虑,晋江乡镇企业发展不断提速。也正是在这一年,晋江县工业产值**次超过农业。

尤垂镇还记得,面对1985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晋江“假药案”,当时县委县政府形成共识,要冒着风险压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乡镇企业,重申了“五个允许”。“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发生‘假药案’就不敢坚持发展乡镇企业。”

对此,习近平同志也在《福建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专门提到:1985年晋江“假药案”发生后,县委、县政府以坚定、明朗的态度,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及时转产,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产品,结果全县乡镇企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了更大发展。

细究后续30多年的改革发展就会发现,对于民间的各种有益尝试,晋江历届政府始终起着**、推动作用,而不是阻碍其创新。对此,《晋江新模式》一书就讲到,“在晋江经验中,我们特别注意到,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晋江市历届政府较好地把握了保持政策连续与推动战略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出现其他地方常见的换一届政府换一种做法的现象,这是晋江经济社会能够持续高速发展的保证。”

尤其是对于实体经济,每到发展关键时期,晋江当地政府都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保障、鼓励企业坚守实业。上世纪90年代前后,晋江启动实施“质量立市工程”,将质量管理、检查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上世纪末,政府出台“品牌立市”战略,倡导企业摆脱代工、贴牌等价值链低端角色;新世纪以来,当地政府又鼓励和帮助晋江大型企业上市,积*创造资本市场中的“晋江板块”。例如,2007年,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成功上市企业可以获得250万元的奖励。

如今,当地政府出台了多个鼓励、支持文件,积*推进智能制造,并搭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晋江市参与数控一代、智能制造工程规上工业企业数已达40%以上。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晋江市加快新兴项目引进培育,策划引进建设集成电路、体育产业、光伏电子、石墨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为实体经济新一轮跃升发展积蓄后劲。

此外,晋江当地民营企业正处于产业升级、新老传承的重要阶段,“创二代”甚至“创三代”陆续接棒。因此,当地政府从2016年就组织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计划”,激活新一代企业家军团创新基因。通过全面导入创新企业家领导力立体培养模式,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一支“装备精良”“善拼会赢”的新型企业家队伍。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也是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晋江经验’时提出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在刘文儒看来,这就需要政府继续当好“三个角色”,即“引路人”“推车手”和“服务员”,通过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推动企业发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宫超)

标签: 责任编辑:[ranfulin]

相关新闻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