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GB/T 16783.1-2014 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井液现场测试 第1部分:水基钻井液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2-10-19

标准简介

GB/T16783的本部分提供了水基钻井液下述性能的测试程序: a) 钻井液密度; b) 黏度和切力; c) 滤失量; d) 水、油和固相含量; e) 含砂量; f) 亚甲基蓝容量; g) pH 值; h) 碱度和石灰含量; i) 氯离子含量; j) 以钙离子计的总硬度。 附录 A~附录J提供了附加的试验方法,可用于: ———钙离子、镁离子、硫酸钙、硫离子、碳酸盐、钾离子的化学分析; ———静切力测定; ———电阻率测定; ———从钻井液中除气; ———钻杆腐蚀监测; ———取样、检验和拒收; ———井场取样; ———玻璃量具、温度计、黏度计、蒸馏器杯和钻井液密度计的检验和校正; ———用两种测试仪器进行高温高压渗透性封堵测定。 附录 K 提供了水基钻井液报表格式。
英文名称: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Field testing of drilling fluids—Part 1: Water-based fluids
标准状态:现行
替代情况:替代GB/T 16783.1-2006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发布日期:2014-12-05
实施日期:2015-06-01
出版日期:2015-06-01
页数:80页

前言

GB/T16783《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井液现场测试》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水基钻井液;———第2部分:油基钻井液。本部分为 GB/T16783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 GB/T16783.1—2006《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井液现场测试 第1部分:水基钻井液》。与 GB/T16783.1—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4条术语(见第2章);———增加了符号和10条缩略语(见第3章);———增加了表2“密度单位的换算”(见第4章);———增加了9个计算公式(见第4章、第6章、第8章、第10章、第12章、第13章和附录 C);———“空气或天然气”改为“空气或其他气体”(见4.3.3、5.1、8.3.3、8.3.6、10.3.1、C.3.1和附录 D);———增加了“警告”(见标准名称之后第1章之前、第6章、第7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附录 A 和附录 E);———漏斗黏度计的流出口内径由0.185in改为0.188in(3/16in)(见6.2.1.1.2);———漏斗黏度计的筛网孔径由0.185in改为0.063in(1/16in)、固定位置由0.784in改为0.75in(3/4in)(见6.2.1.1.3);———修改了高温高压滤失试验的升温时间要求(见7.3.2.6、7.3.3.6);———亚甲基蓝容量测定中的“钻屑”改为“钻井固相”(见10.1.1、10.1.2、10.4);———“摩尔数”改为“物质的量”(见10.2.1、14.2.1、A.1.2.1、A.3.2.1);———图1中增加了“终点过量”说明(见第10章);———钻井液酚酞碱度测定中钻井液取样量由“10mL”改为“1.0mL”(见12.4.1);———修改了表 A.1中的管系数(见附录 A);———硫化物含量测定中扩散管距底部的距离由5mm(0.2in)改为6mm(0.25in)(见 A.4.3.9);———表 A.4中 KCl浓度由0.175改为0.18,钾离子浓度由262.5改为263(见附录 A);———修改了公式(B.2)(见附录 B);———钻杆腐蚀环试验中增加了2项药品和仪器(见 E.2.9、E.2.10),细化了定性检验腐蚀环方法(见E.3.4);———取样、检验和拒收中增加了比对方面内容(见 F.5);———删除了“用旋转黏度计测量钻井液静切力”(见2006年版的附录I);———增加了“用螺钉固定杯盖式渗透性封堵仪测定水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见附录I);———增加了“用螺纹杯盖式渗透性封堵仪测定水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见附录J);———增加了“水基钻井液报表格式”(见附录 K)。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0414-1:2008《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井液现场测试 第1部分:水基钻井液》(英文版)。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 调整了部分符号的顺序;b) 用密度符号“g/cm3”代替符号“g/mL”;c) 改正了印刷错误:1) 原文14.3.8中“钙指示剂”改为“硬度指示剂”;2) 原文 A.7.3.1中“100mL量筒”改为“100mL容量瓶”;3) 原文 A.7.3.2中“用25mL量筒量取”改为“用25mL移液管量取”;4) H.2.1中“H.3”改为“H.3.1”;5) J.3.2.7中“200kPa(30psi)”改为207kPa(30psi);6) J.4.3.1中的“表2”改为“表I.1”。d) 原文中部分章条使用 N 作为浓度单位,由于 N 这个浓度单位已经淘汰,将其改为 mol/L。本部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本部分主要 起 草 人:韩 来 聚、严 新 新、唐 志 军、王 爱 国、乔 军、张 敬 辉、周 晓 蕾、王 俊 涛、罗 云 凤、张志财、夏晔、王丽萍、李灵英、张星梅、张虹。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6783—1997;———GB/T16783.1—2006。

相关标准

《LS/T 3219-2017》磷脂 LS/T 3219-2017
《GB 23200.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涕灭砜威,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65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GB 23200.34-2016
《GB/T 5524-2008 ISO5555:2001》动植物油脂 扦样 GB/T 5524-2008 ISO5555:2001
《GB/T 22460-2008 ISO 15305:1998》动植物油脂 罗维朋色泽的测定 GB/T 22460-2008 ISO 15305:1998
《GB/T14488.2-2008》油料 杂质含量的测定 GB/T14488.2-2008
《GB/T 14489.1-2008》油料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 GB/T 14489.1-2008
《NY/T 1285-2007》油料种籽含油量的测定 残余法 NY/T 1285-2007
《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 23200.113-2018
《GB 19300-2014;GB 5009.227-2016 只用第一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 19300-2014;GB 5009.227-2016 只用第一法
《GB 19300-2014;GB 5009.229-2016 只用第二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 19300-2014;GB 5009.229-2016 只用第二法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