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海水稻”让中国水稻专家兴奋不已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14.8亿亩盐碱地如果能种上 水稻,从而突破我国18亿亩有限的耕地资源约束,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类 水资源、可耕地和 粮食三大危机。”12月10日,包括海水稻发现人陈日胜在内的我国100多位海水稻专家学者聚集武汉,交流海水稻的研究与应用,勾画海水稻的未来发展。
 
  海水稻发现人陈日胜回忆,1986年,他跟随老师去海边考察红树林,发现了耐碱性强、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自那起,他开始对这一品种进行育种研究,1993年起,他就带着这一稻种到全国各地进行试种。陈日胜花费了30年时间,海水稻从亩产50千克提高到150千克。
 
  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直言:湖北农业生产也正需要海水稻的优良基因,“海水淹了三四天,海水稻的叶子都还是青的。如果能成功获得这种抗涝基因,对整个南方地区都有*大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说:“海水稻的*大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耐盐碱,实现盐碱地上种植,将我国的水稻种植带予以扩充,是了不得的贡献”。张院士表示,在海水稻研究方面,大家要努力做好,希望在中华大地上,也希望在世界上都能够种上以中国人发现的海水稻资源所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认为,如果将海水稻的性状和我国的“红莲”系稻种进一步结合实现杂交优势,未来大量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都能变成粮食生产基地,从而突破我国18亿亩有限的耕地资源约束,这不仅可提高我国粮食供应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李新明教授汇报了前期开展海水稻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表达、遗传进化等系统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情况。长江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天津农科院作物所、福建省农科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荆楚种业的专家分别介绍了对海水稻耐盐碱阈值探讨、耐盐碱机理研究、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利用海水稻开展杂交育种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在海水稻研究与应用研讨会上 “武汉海稻生物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专家与企业家一起携手共同搭建起“科企合作、协作攻关”的海水稻研究平台。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