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2009年生猪价格回顾与2010年行情预测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生猪价格回顾分析

  2009年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自年初高价位持续回落至5月中旬左右,其中有7周(第18周至第24周猪粮比价低于6:1盈亏平衡点,国家适时启动了调控生猪市场价格的政策,通过收储冻猪肉,把下跌的生猪价格稳定,保护了猪农的利益。之后尽管价格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养猪生产有利可图,(见下图全年养猪生产盈利,每一头出栏猪大约盈利130元左右。

  导致年初至五月份价格回落的因素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的合理回归

  2008年11月份之后,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攀升,到2009年初,猪粮比价达到9.01:1的水平,这个水平过高,按照经济学原理,价格一定向合理的水平回归,通常养猪生产的利润水平相当于销售收入的10%左右。

  2、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始发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大的负面效应, 2009年年初时,这种影响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广东等南方省市,由于出口锐减,大批出口型工业企业停产,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失业,使得消费猪肉主体的消费量急剧萎缩,因此猪肉价格持续回落。

  这种负面效应的另一方面表现是,年初以来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不断下滑,整体物价水平低迷,连带影响猪肉价格的走势。

  3、“猪流感”的影响

  4月份墨西哥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我国将防止甲型H1N1流感进入我国提高到重要位置,甲型H1N1流感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把这种传染病定名为“猪流感”,因此引起很大的消费恐慌,在较短时间内猪价快速回落,但是还好,世界卫生组织和农业部、卫生部等部门领导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出面为这种传染病更名,为平息市民消费恐慌起到积*作用。

  以上几个方面是价格回落的基本原因。

  但市场在很多情况下并非理智,价格回落并不以人们的愿望为转移,再加上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使得养猪生产面临无比恐慌,担心价格出现“雪崩”,又回到2006年的“悲惨境地”为此,6月12日商务部、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消息,按照年初的调控预案的规定,启动收储国产冻猪肉以止住持续下滑的猪价,这条消息起到了积*作用,尽管这次收储的冻猪肉数量仅仅12万吨,但是起码在市场信心方面起到稳定作用。之后生猪和猪肉价格小幅度地回升,猪粮比价一直站在盈亏平衡点之上。

  全国生猪和猪肉的价格进入11月份之后,开始“天天见涨”,关注经济发展的相关人士人们开始担心整体价格走势(其实市场反应很平淡,这个阶段的价格波动,一方面是阶段性需求增加的结果(12月份屠宰数量比上个月增长11.8%,同时很大程度上是整体物价水平,特别是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的联动效应。随着消费积*性的阶段回落,价格依然还要回落,但是不会出现大幅度下跌。

  表明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是屠宰数量,基于我国的特点,规模屠宰大约占总出栏猪数量的50%左右,大型屠宰企业的白条猪及其产品,基本上市供应大中城市的消费,今年全年生猪屠宰数量的走势见下图。从这个走势图中可以看出,除2月份春节之后相对平淡之外,其他月份市场消费总体比较平稳,没有太多的波动,这就为制定养猪产业发展目标(出栏猪数量奠定了基础。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国务院适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数据表明,2009年全年各月份的增长幅度都在15%以上,而同期物价指数偏低(****以内,2009年猪肉消费水平是我国猪肉消费比较宽松的状态,消费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

  关于猪肉价格

  屠宰数量的变化反映市场需求和生产供给能力,白条猪肉的出厂价格同样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2009年全年白条猪肉出产价的走势基本与生猪价格走势相同,而大中城市瘦猪肉的销售价格比出场价格的波动幅度更大一些,尤其是在价格低迷时期,具体可见下图,这种走势表明猪肉销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对市场需求更敏感,价格变化反映消费量的变化。

  关于仔猪

  当前正处于比较寒冷的季节,猪舍条件较差时,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因此补栏需要慎重,确保补栏后的成活率。2010年行情预测

  2010年已经来临,总体来讲,生猪和猪肉价格将持续2009年后半年走势,不会出现过度波动,生猪价格总水平在13元/公斤徘徊,养猪生产总体还将有利可图,但不排除个别月份由于消费和生产的局部问题带来价格走低的情况。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2010年经济发展对养猪生产发展的拉动效应

  2009年在克服重重困难的形势下,GDP取得了超预期的8.7%增长,从增长情况分析,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逐月提高,因此可以预测2010年总体有更好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也将在2009年增加超8%的基础上有新的增长,因此总体经济形势拉动和价格总水平的高企,生猪和猪肉的市场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下滑。

  2、养猪生产稳定的前提是存栏数量,特别是可繁殖母猪数量的稳定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以及各省畜牧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分析,自年初至今,全国生猪及可繁殖母猪的存栏量持续平稳,当前生猪存栏量4.69亿头,比2008年增长1.5%;可繁殖母猪存栏数量4910万头,与2008年年末存栏基本持平。从今年的存栏数据情况来看,各月变动幅度小,相对稳定。不仅全国的情况比较稳定,一些养猪大省同样存栏量充裕稳定。只要2010年不出现大的疫情,全年价格走势可以比较平稳。

  3、生产稳定的基础是生产者有利可图,但又不足以刺激产业“快马加鞭”

  2010年全年平均猪粮比价基本将保持在(6.5~6.7:1,(个别月份,如3、4月可能下跌一些养猪生产总体依然有利可图,与2007年、2008年相比,尽管赚不了大钱,但是接近10%左右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可以满足养猪人的愿望,可以刺激持续发展养猪生产的积*性。这种相对温和的盈利水平通常不会刺激投机者“快马加鞭”进入行业,有利于稳定产能。

  回顾2009年,全年养猪生产的猪粮比价平均6.67:1,养猪生产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在10%以上,全年只有5月份出现全行业亏损,当月的猪粮比价是5.91:1,仅仅发生小幅度亏损,之后这种局面开始转变。纵观2009年,生猪价格(平均11.32元/千克、市场猪肉价格(平均14.99元/千克和猪粮比价(平均6.67:1走势,基本处于合理的水平,消费者接受,生产者有利,产销两旺,表明生产与消费基本平衡,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氛围。

  4、生产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疫病影响相对平缓

  目前我国的猪场基本属于蓝耳病感染阳性猪场,感染阴性猪场十分罕见,为了顺利生产,猪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并积累了阳性猪场稳定生产的技术,这些技术日臻成熟并被广泛接受,成为日常生产中的常规技术。由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9年全国的猪病相对比较稳定,尽管也出现猪病报告,但总体没有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疫病流行,对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市场平稳奠定了基础,2009年的行情也对控制疫病提供了支持,行情比较好,养猪场可以支付控制疫病的日常费用(免疫疫苗、保健药物、消毒药物等。据此可以预测,2010年疫情不会有大的反复,只要疫情平稳,生产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2010年养猪生产、市场稳定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2009年养猪生产相对比较平稳,与政府适时发布相关信息密不可分,纵观全年养猪信息发布情况,中央政府发布的信息*及时、全面,对了解全国基本情况起了指导作用。如果各地政府,特别是养猪大省都能以中央政府为榜样及时发布信息,一定会进一步减少行业发展的盲目性,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相关职能部门,比方国家发改委,可以对各地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发布情况进行考核,鼓励和督促相关信息的发布。

  2、高度关注疫情影响,加强疫病防控力度。当前正处于隆冬严寒冬季,天气变化将对控制疫病的流行带来难度,不仅关注蓝耳病,还要关注口蹄疫和甲型H1N1的流行动向。

  3、关注生猪电子商务中远期交易,适时推出生猪期货,完善市场手段,调控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2009年5月,苏州大中商品电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生猪,这是我国**家生猪电子商务中远期交易平台,已有养猪场与屠宰企业通过该平台进行交易,由于该平台是开放的,网站浏览者可以便捷地得到市场交易信息(价格、交易量,养猪场和屠宰商都可以据此信息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判断,调整各自的生产。目前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重庆农畜产品交易中心都开展了生猪电子商务,通过关注中远期现货市场行情,对未来供求做出判断,可以帮助养猪人调节生产规模,适应市场变化。

  仔猪价格走势反映猪农补栏的积*性,取决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当市场预期较差时,补栏的积*性通常较低,仔猪的市场价格也偏低,自今年年初以来,仔猪价格走势总体是下行,从年初的20.23元/千克下跌到年末的17.63元/千克,下跌幅度达到12.85%,与2008年仔猪平均价格30.03元/千克相比,下跌幅的更大,详细情况见下图。仔猪补栏确实反映行业对未来的信心,2009年全年仔猪市场的走势与生猪市场走势一致,同时年内不断传递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的信息,影响了补栏的积*性,实践证明,补栏积*性降温对稳定生猪市场价格具有基础性作用。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