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新疆棉花到底是怎么采的?委员讲述了这些真相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23 来源:互联网

蒋平安:全国政协常委,民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会主委,新疆农业大学校长

不下地,照样可以种田

新疆尉犁县,一望无垠的棉花地里,无人机从空中掠过。每年4月到9月,正是新疆棉花从播种到收获的季节。

装有农机自驾仪的拖拉机,可以自主播种棉花;一台农业物联设备可实时监测棉田的图像、气象和土壤数据……与想象中的农业不同,棉田里少了弯腰辛勤劳作的身影,多了不少高科技产品。

“近几年,新疆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头迅猛。”蒋平安对记者表示,“棉花采摘如今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过去,棉花采摘的人工成本很高,而实现机械采摘之后,这部分钱可以省下来。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的投入,也倒逼农业规模化发展。据新疆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总体棉花机械采摘率达69.83%,其中北疆达95%。

蒋平安出生于新疆伊犁,后来又留在新疆工作。作为农业领域的专家,几十年里,他的足迹遍布新疆的田间地头和千山万水。

前些天,蒋平安去南疆地区调研。在他看来,对于“未来谁种地”这个问题,从新疆各地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不难找到答案。

“过去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已经被大型农场取代。”蒋平安在近年来的调研中看到,新疆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土地流转和大片土地的平整工作。“我觉得未来的农业,不再是千家万户自发耕种的模式,而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未来的农业生产和服务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这也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产棉大县尉犁,来自广州某公司的无人机作业面积达到一年300万亩次左右,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2020年尉犁县成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目前,尉犁县90%的土地都用于种植棉花,科技让农业实现了节本增效。

无论播种还是采摘,机器的优点显而易见。在播种机上使用农机自驾仪,不仅能减少人力成本,也能更好地进行精细化作业。与人工相比,机械具有成本低、易管理等特点。

蒋平安告诉记者,当前新疆的棉花种植具有较高机械化水平。耕地、播种和采摘主要通过农机完成,人工在其中起着辅助性作用,“例如驾驶拖拉机,跟随播种机在必要时更换地膜,采摘棉田边角地方以及机器采摘剩余的棉花”。不过,在棉田的管理方面,包括巡田、除草、打药、浇水、施肥、打顶等,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工。

“未来15年里,农业机械化的生产空间仍然很大。”他表示,机器将让人彻底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只需要远程遥控,便能让智能装备代替自己干活。“对于农民来说,不下地,照样可以种田。”

这样的乡村生活谁不爱?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科技的进步,“无人农场”的模式正在从想象变成现实。

“‘无人农场’是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比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进行远程控制,或者由智能装备自主决策和作业,完成所有农场生产和管理任务。”在蒋平安看来,“无人农场”的本质,是实现“机器换人”。

在新疆,信息和技术正悄然地改变着这片土地。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韩辉,在家乡尉犁种植棉花已有十几年,他与哥哥韩光一共种了4000亩棉田。往年,他们都要预约疆外的作业队,而从前年开始,他们购买了无人机进行播种、撒药、施肥等植保操作。在韩辉看来,劳动不分贵贱,大学毕业生种棉花并非浪费资源,棉花地里的事业同样大有可为。

蒋平安表示,技术进步改变的不光是生产经营模式,更是乡亲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数年前,他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库木奥依拉村担任驻村工作组队长时发现,村里有不少特色农产品,可惜找不到销售渠道。2015年全国两会上,他就大力呼吁发展农村电商,帮助村民们卖货。

当时,村里还有一位大老爷喜欢在葫芦上作画,画出来的东西十分有地域特色。蒋平安带着工作队帮助开发了一个电商小程序,推广他的作品。没想到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人购买,一时供不应求。

在阿克苏地区的红旗坡农场,蒋平安与他的团队不仅给果农们技术支持,而且通过媒体报道、直播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果树的生长过程和红富士苹果的形状特征。“这都是促销的方式。”蒋平安说。

一帧帧画面、一个个镜头,都在向外人展示着农业生产的丰富场景,展现着农民们越来越自信的精神风貌。

“现在新疆的许多村子建得非常漂亮。”蒋平安说,在一些地方,家家户户都种花,蔓延成一片花海,村民们的房子外墙画着油画,村容干净整洁,十分赏心悦目。

“过去的农村缺乏吸引力,是因为经济效益低、环境脏乱差。未来村民们能挣到钱,工作轻松,活得也体面,乡村生活会十分让人神往。”蒋平安表示。

近年来,乡村的基层治理也在不断改善,乡土文化更加繁荣,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村民们富足而自豪。“未来,从城市回流到乡村的人会更多,人们安居乐业,畅享田园美景和幸福生活。”

培养更多“新农人”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必须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蒋平安意识到,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重要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让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人”的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传统农业眼下仍以家庭为主要经营单位,人均耕地面积小,大多数农业生产活动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劳动强度大、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农业生产“看天吃饭”的情况还没得到明显改变,生产过程较多依赖农户过往的经验积累,经营风险大,农民收入稳定性差,对就业创业、工商资本的吸引力仍然显得不足。

要解决这些问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是职业化的,不仅要会管理,还应该了解市场,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需要什么的时候能够找到相应的人给他提供服务,这样我们农民才能真正地走出来,还能保证粮食的安全。”蒋平安说。

“乡村振兴,*根本的是人才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对农业大学来说,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人才培养。”作为新疆农业大学的校长,蒋平安深有感触。多年来,蒋平安带领新疆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开展科技服务,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

蒋平安多次建议,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应该为乡村振兴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使之与产业发展相匹配。

这些年,他所在的新疆农业大学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林果技术与营销”“养殖技术与营销”“馕生产与经营”“农村电商与主播”等实用新型专业。“实用新型专业其实是在促进其他专业与涉农专业的复合,主要培养市场急需的交叉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蒋平安说。

2020年,新疆农业大学申请了教育部“乡村振兴”学校项目。“我们面向社会办学,将教学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蒋平安认为,围绕全自治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需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村级种养“小能人”和技能服务型人员等纳入培养与培训的范围。

“眼下,我们正在围绕全产业链人才和科技创新需求,积*组建棉花、马产业、葡萄酒三所现代产业学院,开设智慧农业、智能装备等新农科、 新工科专业,加快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融合发展的格局,扩大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规模。2021年,学校计划再完成20来个县市农民培训任务。”在蒋平安看来,这些经过职业培训、又在农业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新农人”,是未来我国农业的中坚力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35年,农民一定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农村也将成为充满无限活力的宜居家园。”他乐观道。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