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检测行业分析 | 从华测检测发展历程看检测机构的发展思路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1-15 来源:互联网

华测检测是国内*大的民营综合性检测服务机构,已经发展成为集检测、校准、检验、认证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第三方机构,服务网络遍布全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其主要检测领域包括工业品、消费品、贸易保障及生命科学四大领域。  


上市以来,华测检测基本每年都保持着20%以上的营业收入增长水平。从2009 年到2018 年,华测检测的收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高增长,9 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速为33.6% ,到2018年公司收入已达26.8 亿元,为民营**大检测服务公司。  


 我们将华测检测成立至今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1 上市前:开始全国化布局之路,发展初露锋芒;  


2 2009~2017 年: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大跨步扩张;  


3 2018 年至今:在发展中总结,在反思中进步,聚焦高质量成长,伟大公司雏形初现。 

图:  华测检测成长三阶段

**阶段:上市之前 (2003~2009 :以贸易保障检测业务为主,快速发展初露锋芒  

华测检测的前身华测有限创立于 2003 年,公司在创立初期的业务以贸易保障检测为主,此外还包括生命科学检测、消费品检测和工业检测。  


开启跨地域扩张之路,规模体量大跨步飞跃。上市之前公司收入快速增长。根据招股说明书,2006~2009 年,公司的收入水平从6,893 万元增长到2.6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6.4% ,在规模体量上实现了快速的飞跃。2004年,公司在上海组建上海分公司;2005年,公司在佛山、宁波、汕头、南京、北京、天津、青岛、厦门、中山相继成立代表处,开始将业务网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2006年,公司又新开设香港、台湾、广州、温州、苏州、杭州、无锡、西安、大连、武汉、成都、芜湖、南昌等13 处分公司和代表处,全国化布局初具规模。  


创立之初以贸易保障业务为主,逐步向多领域拓展。2006 年,公司74%的收入来源为贸易保障检测,14%的收入为生命科学检测,而消费品检测和工业品检测分别只占总收入的8%和4% 。到上市前一年的2008 年,公司的贸易保障检测收入占比已经下降到53%,而消费品检测占比则大幅上升至 27%。公司正逐步摆脱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多领域拓展成效初显。

  

第二阶段:2009~2017: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跑马圈地快速扩张  

华测检测于2009 年上市,募集资金5.4 亿元,开始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开启跑马圈地快速扩张的进程。公司一方面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地域扩张,另一方面研发和并购双管齐下,进行检测项目的扩充,不断发展壮大。2009~2017年,公司步入了收入增长的快车道。  

图:  登陆资本市场后的三大举措 

发展举措之一:跨区域扩张,全国范围布局。检测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有显著的地域局限性,一个实验室能覆盖的地理范围往往有限,因此进行跨区域的扩张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回顾华测检测的发展历程,其在上市解决资金瓶颈后主要做了几方面的拓展:  

大规模进军华东市场:公司起家于深圳,截至2009 年6 月末,华南地区实验室数量占全部实验室数量的三分之二,华南地区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70% ,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公司则布局较弱。上市之后,华测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开始大规模进军华东市场,并制定了以华南和华东为中心,网点遍布全国的发展战略:

1在苏州建设华东检测基地项目:公司上市后**计划投资 1.1 亿元建设华东检测基地项目期,基地设在苏州,建成之后将达到 205,000  件/年,其中贸易保障检测 102,000 件/年,消费品测试位40,000 件/年,工业品测试位20,000 件/年,生命科学测试为43,000 件/年。2015 年,公司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的方式投资 2.5  亿元于华东检测基地二期项目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在苏州将拥有消费品、贸易保障、工业品和生命科学全方位、一站式的检测服务能力。

2加强上海的布局:2010  年,公司对上海检测基地的基础设施及检测设备进行了扩充和改造,力争提升公司在华东地区的服务能力及品牌形象。2014 年,公司投资约 1.6 亿元在上海建设华东总部基地,旨在成为华东区检测**品牌。2015 年,公司计划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 9.2 亿元,其中5.1 亿元投资于华东综合检测基地(上海期,建成后将在上海地区拥有消费品、贸易保障、工业品和生命科学测试中心,具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的能力。  

 巩固华南地区的老市场:华南地区是华测检测的大本营,上市之后,公司在大举进军华东市场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华南市场。公司将 IPO 募投资金的 9,409  万元投入于深圳桃花源检测基地项目,具体包括电器、可靠性检测、汽车物理和校准实验室等,加强了华南地区一站式服务的能力。  

布局中西部和东北:除了华东和华南两个关键大市场外,公司也积*布局中西部和东北市场。2017 年,公司在沈阳、内蒙古、辽宁、长春、陕西等地相继建立分子公司,进一步完善全国化网络布局。  

建立海外分支机构,为全球化品牌力奠定基础。公司在台湾、香港、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设立了海外办事机构,服务和技术支持人员可就近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利于建立公司的全球性服务网络,提升国际知名度,获取跨国大客户的订单。  

图:  以华东和华南为核心,建立全国性网络布局

发展举措之二:通过内生发展+外延并购的方式拓宽检测下游  

检测行业下游细分领域众多,但单一市场空间有限。因此要发展壮大,则必须拓宽检测下游。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公司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双管齐下,不断延伸产品条线,目前已具备强大的综合性检测能力。具体来看:  

2010  年进入认证、计量校准和金属材料检测领域,并开始计划投资 CRO实验室。当年比较重大的事项包括:

1 收购深圳鹏程进入认证领域:公司2010 年使用1,701 万元超募资金收购了“深圳鹏程国际认证有限公司”81%的股权,开始进入认证领域;

2   计划投资CRO (通过合同形式向新药研发企业提供新药研究服务实验室:公司计划使用募集资金5,000 万元,贷款和外部投资4,000 万元,合计9,000 万元投资“临床前 CRO研究基地项目计划**期工程”,为各类医药企业提供新药产品开发、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新药申请等服务,目标是成为全国规模*大,技术***的药品安全评价中心,进入全球 CRO  行业**梯队;

3 进入计量校准领域:2010 年,公司成立了“深圳市华测计量技术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校准计量业务;

4 布局金属材料检测:公司 2010 年与“上海先越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了“上海华测先越技术有限公司”,旨在加强金属材料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市场化。    

2011  年继续通过并购和研发进入 REACH  法规注册、司法鉴定和培训等领域。当期重大事项主要有:

1 收购瑞欧。以397.8 万元收购杭州瑞欧51%的股权,瑞欧的主要业务是为全球 3000 余家企业提供包括欧盟 REACH  法规注册、欧盟生物杀灭剂注册、欧盟饲料添加剂注册、欧盟CLP 通报、RoHS、PAHs 等在内的国际贸易壁垒综合应对服务等;

2 设立广东华测微量物证司法鉴定所,布局司法鉴证领域;

3 设立深圳华测培训中心,布局培训业务。2011  年公司的工业检测领域实现了 177%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认证和培训的收入贡献较大;

4 设立苏州华测生物子公司,负责CRO 项目的建设;  

2013 年公司加快了投资和收购的步伐,先后进入职安、风能等领域。2012年公司的收购步伐稍有放缓,但2013 年公司扩张进程加快。2013 年,公司收购英国 CEM公司,成为欧盟权威公告机构(NB 认证机构;设立广州华测职安门诊部有限公司,进入职业安全领域检查领域;投资沈阳华测新能源,进入风能检测领域; 

 2014 年并购步伐进一步加速。公司在 2014 年继续将并购作为重点工作:

1 收购华安无损,进军无损检测领域。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以 1.8  亿元收购华安检测。华安检测主要从事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游乐设施、建筑桥梁、船舶和电力等领域的无损检测业务,客户主要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企业;

2 收购哈尔滨食品工业研究所,拓广在东北地区的食品检测覆盖面;

3 收购大连华信理化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加强环境检测能力;

4 通过收购新加坡POLY NDT公司,进入船舶的无损检测领域;

5 相继成立3支产业并购基金,继续加快并购步伐。  

 2015~2016 年,收购数量达到高峰。2015 年重点完善了工业检测领域。当年收购了河南华测检测和广州衡建工程检测,而子公司华安检测收购了福州特安泉检测、舟山经纬船舶服务和浙江久正工程检测,进一步完善工业检测业务。

2016 年则在医学检测有诸多进展:

1 布局基因检测,成立华测艾普-爱基因***基因检测合作实验室,与台湾慧智基因签订 10  年技术转移合约,共同布局中国基因测序-精准医疗市场;

2 CRO 业务获得CFDA 的GLP 资质认证;

3 “上海交大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 -华测艾普实验检测平台”和“和锐IBD 体外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华测艾普分中心”正式成立;

4 收购江阴益康门诊部有限公司和镇江华测金太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在消费品领域,公司2015 年设立的奢侈品检测子公司获得资质认定,正式 进军珠宝检测;收购宁波唯质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善纺织品、鞋类和玩具检测。在食品领域,与阿里巴巴生鲜检测合作,**切入生鲜电商检测领域;收购北京华测食农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完善农产品检测。  

2017~2018 年收购进程有所放缓。2017 年,公司收购四川省建信质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68%的股权,加强建筑工程和材料检测。2018 年收购方圆电气13%股权,布局低压、中高压检测领域。2017 年至今收购数量开始下降。  

Capex  持续保持高投入。总结来看,从 2010~2017  年,公司的资本开支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9% ,占收入的比重从28%提升到了 31%。而国外较为成熟的检测企业如SGS 、BV 和Intertek 一般都将该比例控制在5%以内,即便是还处于成长期的Eurofind,该比例也控制 在10%以内。华测检测的Capex 投入相对而言比较高。  

图: 2010~2017 年华测检测新设立公司及收购公司一览  

发展举措之三:推行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 

2011  年施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覆盖面较广。上市后的第三年,也就是 2011  年,公司开始施行**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计划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数量 282  万份,占计划签署日总股本的 1.53%。行权计划为首次授权12 个月后,在36 个月内按30%、30%和40%分三期行权。激励计划的考核条件为ROE 不低于10%,以2010 年净利润为基数,2011~2013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0%、40%和65%;或者以2010 年收入为基数,2011~2013 年收入增长不低于25%、50%和75%。本次激励计划覆盖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合计190 人。而针对非中国国籍的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公司制定了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激励计划对象为非中国国籍的4 名员工。  

2017 年推出首期员工持股计划。2017 年,公司推出首期员工持股计划,本次计划的参与对象主要为公司部分董事、高管、管理骨干和业务骨干,总人数不超过54 人,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上限为 5,400   万元。公司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完善员工与公司的利益共享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性。  


第三阶段:2018 年至今:反思中进步,从开疆拓土到精细化管理  

经历了上市以来的跑马圈地和持续收购,公司的实验室网络和业务条线快速扩张,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民营第三方检测龙头企业。但在大范围的开疆拓土过程中,公司也出现了收购失误和管理粗放等一系列问题。2018 年开始,公司转变了发展重心,开始注重精细化管理,并从单方面重视收入转变为对利润和现金流同样看重。2018 年,公司主要做了以下举措:  

推行精细化管理,促进降本增效:公司从2018 年年初开始推行精细化管理,开始加强对成本的管控,优化资源配臵,提升实验室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公司采用矩阵式的管理模式,不仅对业务线的负责人进行收入和利润的考核,同样也对区域负责人进行考核,促使区域资源得到*高效率的分配。 

转变考核方式,突出利润导向。公司在2018 年转变了以收入为导向的考核方式,突出利润导向,保证增长是有质量的增长,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引入职业经理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2018 年6 月4日,公司聘任前任SGS  中国区总裁申屠献忠为公司总裁,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申屠先生具有全球化检测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上任后对公司的投资节奏和人员考核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精细化的标准,预计华测检测的管理体系有望更进一层。  

结束粗矿式的扩张战略,在新实验室投资和新公司收购方面更加精细。从上市至2017 年,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扩张,新建了众多实验室,并且加快了投资并购步伐,但也因此阶段性牺牲了净利润率。2018 年起,考虑到公司前期的实验室布局已经初步完善,公司计划进行投资战线的收缩,未来将逐步降低资本开支,将工作重心聚焦到现有实验室效率的提升上。 

图:  华测检测管理架构  

回顾华测的发展历程,公司从蹒跚学步到大步快跑,中间经历了跌倒和波折,但始终不断的反思与进步。直到现在,华测检测既经历过飞跃发展,也面临过阶段性挫折,可以看到公司已经变得愈发成熟和理性。在投资并购上更加谨慎,在日常管理上更加高效,在人员考核上更加精细。相比于国内竞争对手,现在的华测检测具备了广泛的区域布局,全面的业务条线,以及积淀多年的管理经验,具备了充分的先发优势和**的竞争力。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