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技术|前纺重定量工艺在涤/粘麻灰纱上的应用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07 来源:互联网

色纺纱将不同颜色的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纺制的纱线。在生产色纺纱的过程中,色差和色结疵点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在前纺采用重定量纺纱工艺时,应优先把保证混棉均匀度、控制色差和色结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现将我公司前纺采用重定量生产涤(白)/粘(黑)85/15 18.5tex麻灰纱的经验分享如下。

一、原料选配及混棉

采用三房巷1.56dtex×38mm的白色涤纶、唐山三友的1.33dtex×38mm的黑粘胶,先将黑粘胶做成棉网,在按干重百分比与涤纶排包,将涤纶排在圆盘外圈,黑粘胶排在内圈,要保证盘面平整,通过A002型抓棉机→凝棉器→FA022-4多仓混棉机→液压打包机进行预混打包,每次盘头和盘尾的包要检查混和均匀程度,如果出现混合不匀的情况,要及时做回盘重新打包。

二、工艺流程

预混包→A002D抓棉机→A035C混开棉机→FA022-6多仓混棉机→FA106A开棉机→FA092A双棉箱给棉机→A076C单打手成卷机→A152 0173 3840G梳棉机→FA306A并条机→FA326并条机→FA494粗纱机→FA506细纱机→村田21-CS自动络筒机

三、主要技术措施

3.1 开清棉工序

采用“充分开松,均匀混合”的工艺原则,采用两次多仓混棉(包括预混),保证混棉均匀度,避免出现“花纱”,预混包装盘时要求包立着(打包带平面与地面平行)排盘,并平整盘面,保证包与包之间排列紧密,做到“削高填平、镶缝补齐、高低一致,内外圈与墙板有20厘米距离”的要求。

通过工艺优选试验,主要工艺参数确定为:抓棉机打手转速730r/min,打手刀片伸出肋条3mm,小车运转率90%以上;A035C开棉机均棉罗拉速度240r/min,均棉罗拉与角钉帘表面隔距50mm,**平行打手速度650r/min,第二平行打手速度547r/min,压棉帘与角钉帘的表面隔距调整在40mm;多仓打手速度在330r/min,罗拉转速0.2r/min;FA106A开棉机打手速度540r/min,打手与尘棒间隔距进口8mm、出口18mm,尘棒间距入口4mm,中间3mm,出口逐渐收小;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850r/min,综合打手与天平罗拉隔距10mm,综合打手与剥棉板1mm;打手与尘棒隔距进口8mm、出口18mm,棉卷罗拉速度13r/min,棉卷定量460g/m。成卷后的棉卷目视黑白原料混合均匀。

3.2 梳棉工序

采用“充分梳理,顺利转移”的工艺原则,保证棉网清晰度,要求棉网无云斑、破边、带花现象;粘胶已经过了一次预梳理,要控制好色结。应加强对棉网质量的检查工作:运转班班中挡车工自查、班长定时抽查,车间管理人员逐台检查、质检部门每天不定时检查、试验员每天检验手检棉结数量。

主要工艺配置:给棉罗拉至给棉板隔距进口0.18mm、出口0.33mm,给棉罗拉至刺辊隔距0.45mm;除尘刀高度+3mm、角度90°、与刺辊隔距0.56mm,网眼小漏底至刺辊隔距进口10mm、出口1.2mm;大漏底至锡林隔距进口3.2mm、中间1.6mm、出口0.56mm;刺辊至锡林隔距0.18mm;锡林至道夫隔距0.13mm;锡林至盖板隔距0.28、0.25、0.23、0.23、0.25mm;前上罩板至锡林隔距上口0.71mm、下口1.09mm;前下罩板至锡林隔距上口1.09mm、下口0.56mm;后罩板至锡林隔距上口0.41mm、下口0.56mm。

针布配置:刺辊AT5010×8030V,道夫AD4032×2090,锡林AC2525×01550,盖板MCB45。

锡林速度330r/min,刺辊速度680r/min,道夫速度70m/min,梳棉定量26.5-27.5g/5m,棉网清晰度良好,生条重不匀控制在3.5%以内,手捡棉结控制在2粒/g以内。

3.3 并条工序

并条要着重解决纤维伸直平行度的问题,改善条子内在结构,降低重量不匀率。要加强设备及关键器材的保全保养工作,尤其是要保证皮辊良好的运转状态(无刀伤和涂料脱落),末并采用邵尔75度的铝衬套胶辊。

主要工艺参数:头并罗拉隔距13×18mm,后区牵伸倍数1.92倍,7根棉条喂入,定量27g/5m;末并罗拉隔距13×23mm,后区牵伸1.10倍,6根棉条喂入,定量28g/5m,末并条干为2.8%,重量不匀率在0.7%以内。

3.4 粗纱工序

采用“罗拉大隔距,大捻系数、大定量、大卷装、小后区牵伸倍数”的工艺原则,调整好粗纱张力。

主要工艺配置:罗拉隔距13×30×45mm,粗纱捻系数85,粗纱定量10.5g/10m,后区牵伸1.17倍,压掌绕数3绕,锭速850r/min。

粗纱条干CV值为4.2%,重量不匀率在0.8%以内。

3.5 细纱工序

采用“后区大隔距、小后区牵伸倍数、合适钳口隔距”的工艺原则,在粗纱定量较大的情况下,细纱要保证平稳、顺畅地进行牵伸是保证成纱质量的关键。设备是基础,要做好牵伸、加捻、卷绕部件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到“三直线、三水平、三垂直、两准、两正、一活校“,保证罗拉加压一致,钳口位置准确,锭带张力适宜等。

主要工艺参数:罗拉隔距21×45mm,后区牵伸1.13倍,钳口隔距3.5mm,前罗拉速度210r/min。采用平面牵伸,配142弹簧摇架,摇架压力160N×100N×120N;采用邵尔德国ACCPTEX70度的Q964和免处理的J470A胶辊(A/B涂料按1:8的比例进行微处理,使用效果比较好),皮辊直径前、后道合理搭配,前胶辊30.2mm,后胶辊29.6mm,配6833碳纤上销和新型曲面下销;采用BS6903b(3/0)钢丝圈,根据断头情况更换周期在8天。

经实测,涤(白)/粘(黑)85/15 18.5tex针织麻灰纱的主要质量指标:重量偏差+1.5%,回潮率2.4%,百米重量CV值1.5%,单纱强力509cN,强力CV值8.2%,条干CV值12.6%,-50%千米细节0个/km,+50%千米粗节12.6个/km,+200%千米棉结16个/km,捻度CV值2.8%。

3.6 络筒工序

清纱工艺:N+320%×0.6cm,S+140%×1.8cm,L+40%×30cm,T-30%×30cm,络纱速度1450m/min,选择合适的络纱张力,保证接头外观质量和强力,运转和设备要求勤做机台清洁,以保证络筒及生产效率的稳定性。

四、麻灰色纺纱粗纱采用

重定量的纺纱效果和应注意事项

4.1 纺纱效果

(1)前纺采用重定量工艺生产麻灰色品种时,混合均匀是基础,充分梳理是关键,把棉网清晰度检查工作作为生产管理的重点,各工序要加强机台清洁管理工作,特别是须条通道要保持光洁状态,以防止短绒和飞花集聚形成色结。

4.2 应注意的事项

(1)机台清洁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结合车间实际情况,运转班要落实好各工序的清洁进度,减少挂花、积花现象。减少由于牵伸部件清洁造成的附入性纱疵。

(2)运转操作过程中要减少碰毛条子的问题,梳棉、并条要控制好定长,保证条筒不过满(以平筒为宜),减少粘连和磨毛条现象,以降低成纱棉结。

(3)加强设备的保全保养工作,特别是要落实好设备包机责任制,要求梳理部件锋利度和平整度要好,回转部件要运转灵活,牵伸部件五缺损,并保证各工序工艺上机准确性。

(4)由于粗纱定量较大,细纱牵伸力大幅增加,对罗拉、轴承、齿轮等牵伸部件要求提高,一定要确保设备周期计划的正常进行,保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

(5)车间各工序温湿度的控制也很关键,应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做好车间温湿度的调节工作,减少纺纱过程中的粘、缠现象,以保证生活好做为原则,同时注意节能降耗。

五、结 语

采用重定量工艺纺纱,需要以精细化的管理为前提、设备基础为保证、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手段,以系统性工程的思路持之以恒地真抓实干,从原料进厂的质量把关入手,控制硬并丝含量,通过预开松和预梳理减少成纱色结,增强原料混合均匀度,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保证工艺上机,加强对专件器材的维护管理,才能保证成纱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来源:张友平 韩新珍 杭州精纱纺织有限公司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