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棉纺业的共识:向管理要发展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09 来源:互联网

 在已经过去的2012年,棉纺行业的市场行情使得业内叫苦声不断,企业可谓是各出“奇招”,力保公司稳定发展。无论是会议、活动还是展会,当记者 问及度过当前困境采取的措施时,企业家们总是会提到这样一句话——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也许是随口而出,也许是真的需要提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观念已深入 企业家的内心。

  过去的一年中,企业在提升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其成果振奋着行业发展的信心,新的一年,该如何继续提高管理水平,仍是值得企业思考的问题。

  人性化管理留住人心

  棉纺是传统的纺织行业,有不少企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员工的年龄、文化水平、生活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较大,他们在自身的发展中,有着不同的追 求。特别是近年来,“用工荒”的问题一度困扰着纺织行业,新员工“招不进、留不住”,操作工人青黄不接,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对员工的管理 办法,决定着员工的去留,同时也关乎着企业自身的发展。

  武汉裕大华纺织公司的的老员工鄢芙蓉在公司里一干就是18年,在采访中鄢芙蓉笑着说自己也没有想到:“一直以来也 不是没有机会出去,但我还是留下来了。在*艰苦的4年值车工岗位中,我被评选为‘操作能手’、‘先进个人’,在操作比赛中拿了‘技术状元’,受到车间器 重。公司、车间的领导和师傅给了我很多关心与帮助,让我迅速成长,正是这样一步步的发展,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也更有决心留下来。”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常说一句话:“员工利益无小事”。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出资改造单身楼、补贴员工食堂、给员工加薪,公司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逐年在提升,多数老员工已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人性化的管理,不仅可以稳定企业员工队伍,还可以让企业在困难面前爆发强大力量,渡过难关。

  江南实业集团在2012年的困难形势下,仍坚持提高员工待遇,人均工资年均上调幅度达到20%以上。特别是公司搬迁以后,新的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尚不完备,衣食住行都不方便,为稳定员工队伍,集团班车接送,从老厂区带员工上下班,另外提供免费工作餐。

  江南实业集团2012年全年运行情况良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企业对于员工的技术培养,使得员工熟练应用各类新设备,在员工中推广包机制和评定设备工人技术职称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工人钻研技术的热情,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信息化管理改变模式

  “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纺织企业实现两化深度融合”是《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一项主要任务。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改 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使得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幅降低,同时也节省了劳动时间,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完成更多有效的工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减少了 对工人的需求量,有效缓解了用工压力。

  近年来,棉纺织行业涌现出了一批应用水平较高的两化融合典型案例企业,他们的经验表明,企业深度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使管理简单方便,还能提高企业的各项能力。使得企业决策更加迅速、准确,从而使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得到提高。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示范单位。江苏悦达董事局副主席、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如华介绍说:“悦达纺织信息化 建设开始于2003年,目前信息化体系已初步形成。在同步建设并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同时,公司积*推进信息化的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司建设 了园区光缆及管道预埋,建设了数据中心和园区局域网;在生产过程监控与管理方面,公司建设了电能监测系统、质量监测系统、棉纺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等。几年来 的信息化实践证明,信息化在对辅助企业战略制定和危机管控、提升企业正确决策能力、支撑企业实现战略决策模式变革等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

  “计算机分包配棉系统”是杭州永翔纺织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开发的信息化应用之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了原料仓储管理,对于降低企业成本、优化配棉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具有明显效果,改变并完善了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让公司真切感受到了信息化管理带来的便利。

  在计算机分包系统使用中,原料的入库、出库必须贴条码和扫描条形码,可使管理者每天随时看到仓库实时准确的动态库存及库位状态,从而加强了原料 仓储管理。永翔公司使用该系统后,原料库存量由早期的3~4个月压缩至1个月,压缩财务成本300万元/年左右,有效降低了公司的原料库存,减少了资金占 用。在满足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前后配棉平均等级下降了0.5级,节约生产原料成本300万元/年~500万元/年左右,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能耗的降低,两化融合促进节能降耗潜力巨大。部分棉纺织企业,如无锡一棉、山东鲁泰、江苏悦达等都在这方面有较好 的应用效果。但在实现信息化管理方面,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整体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相信在2013年随着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推进,将在企 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精细化管理带来效益

  无论是哪种管理方式,其效果*终都会表现在企业效益的提升上。企业信息化、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实施,目的都在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获得经济效 益。特别是2012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不少企业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的口号。实践证明,精细化管理可*大限度控制管理所占用资源, 大幅降低管理及生产成本。对生产企业来说,其核心是基础管理和细节管理,通过扎实到位的基础管理和科学高效的细节管理,真正实现生产企业“向管理要效益” 的口号。

  安徽华茂集团是实力较强的纺织企业,在管理方面企业着力建设能源管理系统(EMS),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集中化,使公司可以对 各重点耗能环节的能源利用状况实时监控,了解和掌握各重点耗能环节实时的能源利用情况,对重点耗能工序进行能效评价,提高集团公司对部门用能情况监督管理 的能力,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2012年1~10月,企业分时用电共计节约电费总额346万元,同比节约25万元。生产消耗蒸汽,降幅为2.57%;生产 消耗自来水,降幅为18.03%。

  南阳纺织集团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同样做的出色,企业内部实行EXCEL平台管理、流程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月度工作计划管理等,全方位实施质量追踪控制、在线监测等质量工作,细化了各级质量责任,稳定了产品质量,受到客户的信赖。

  在多数棉纺织企业中,人性化管理已经越来越完善,信息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已有了一定的成效,大多数企业正在有意识的向它们靠拢,但目前企业中 信息化管理的覆盖范围还很有限,像进销存、办公自动化、配棉管理等局部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覆盖,但是从整体上看企业单项应用的覆盖面还不广,主要业务之间 信息化应用的综合集成水平总体还不高。

  有调查显示,两化融合对企业效益的提升确实发挥了较大作用,信息化应用水平高的企业,人均利润也相应较高,企业效益与信息化应用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可以肯定,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两化融合”的推进,棉纺行业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将大步前进,信息化将能够覆盖企业的各项主要业务,特别是在设计 与生产衔接、产供销衔接、管理与控制衔接以及业务与财务衔接等环节的综合集成方面加以提高,信息化管理促进精细化管理,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得到较大提升。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