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人民币单边升值周期结束外币资产配置时代来临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16 来源:互联网

    人民币的意外贬值,是2015年金融市场*出人意料的情节,而央行出手维稳及后续的冲关SDR让这一情节更加异彩纷呈。在美元强势周期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在2016年将何去何从?外币资产配置前景如何?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美元进入温和加息周期

    美元自2011年起进入强势周期,2014年起出现大涨,迄今已较低点升值36%,相应的欧元等非美货币连续大幅贬值。从发达经济体的情况来看,美元将单枪匹马杀入加息周期。

    毫无疑问,美国的经济复苏是发达经济体中表现*好的,以*直观的就业数据来衡量,2009年时美国与欧元区的失业率相当,都超过了10%,但此后美国失业率持续下滑,*新数据已降至5.0%,达到景气水平,而欧元区失业率则持续上升至12%才开始回落,目前依然高达10.8%。

    同时美国的经济失衡也有了显著改善,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占GDP比重大幅下降,居民的储蓄率也出现上升,美国经济正以一种可持续增长的状态向前推进。

    对美联储而言,尽管尚没有经济过热的迹象,但在经济逐步恢复之际,继续实施零利率将使美国面临资本泡沫风险,美联储自身也面临道德风险,因此联储会选择加息。

    但本轮美元的加息周期将是十分温和的。**,美国经济尽管在复苏,但较过去几轮复苏相比,目前力度仍略显不足,且全球经济依然低迷,特别是新兴市场的风险挥之不去,这决定了美联储不会像以往那样大刀阔斧地快速加息。

    其次,美国通胀仍较温和,特别是美联储盯住的PCE(个人消费支出)和核心PCE目前并不高,PCE仅略微高于基准利率,核心PCE尽管显著高于2008-2009年,但仍低于前两轮加息周期的水平。

    再次,欧洲、日本、中国等大型经济体都可能实施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将对美联储加息构成牵制。

    因此,我们预计*早在2015年12月加息后,2016年全年美联储可能只会加息2-3次,即基准利率可能上升到0.75-1.0%的水平。

    货币政策周期差异决定美元将维持强势

    关于汇率的决定原因,经济学中提出了国际收支、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都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较好解释长周期汇率的波动,但对具体的资产配置、投资、交易而言,上述理论的可操作性不足。

    从多年来国际外汇市场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实际利差是简单易用、实操性强的参考指标,即剔除通胀后的实际利差,是市场化汇率波动的根本驱动力,能够合理解释大多数情况下汇率的运行,并对未来中短周期汇率的潜在方向给出重要指引。

    由于利差驱动资本在国际的流动,因而在实际利差中享有优势的一方货币总是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该货币计价的资产,进而推升汇率,反之则面临货币转换的抛售压力。因此,国际汇率的波动问题,归根结底其实是利率问题,也即不同经济体间货币政策周期的差异。

    很明显,2016年国际外汇市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可以预见到的是,在大型经济体中,可能只有美国会明确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美元兑其他货币的利差优势会愈发明显,从而推动美元维持强势周期,非美货币依然面临贬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分析框架须做出修正

    以往我们在探讨人民币汇率前景时,更多的是从汇率政策的角度,或者说官方意志的角度去推测,彼时的人民币汇率,很大程度上是由央行来决定的,市场不具有定价权。

    但在探讨人民币2016年前景时,问题变得更复杂,也更有趣了。因为今年8月汇改的推出,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分水岭,意味着我们必须对旧的人民币分析框架做出修正,将汇率市场化与境内外利差作为全新的变量,加入新的分析框架中,从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民币。

    此次汇改的关键在于中间价制定规则向市场化方向的大幅推进,即由央行单方定价转为参考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定价,这次汇改也打破了以往人民币汇率的脆弱平衡,带来了几个显著变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预期被打破,需要在动态中寻找新的平衡;其次,市场参与者的定价权显著上升了;再次,央行仍有足够的力量来稳定汇率,但付出的代价会比以前大;*后,人民币冲关SDR、允许境外央行参与境内外汇市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线等一系列举措,都让人民币市场化改革大幅向前推进。

    通过比较中美剔除通胀后的实际利差,可以发现,尽管中国仍对资本流动有诸多限制,但中美实际利差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发挥其强大的驱动作用,美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利差的相关性近期已经显著上升。

    2016年,由于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必然分化,尽管美国加息力度将比较温和,但中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仍是大概率的,这将带来美元利差优势的扩大,处于利差劣势中的人民币将面临贬值压力。而中国经济能否企稳,将决定贬值预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兑现。

    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通常十分频繁,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在岸汇率表现出对未来方向的预期,但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并不在离岸市场,在岸对离岸汇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以及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推进,未来在岸、离岸汇率价差收窄并趋于一致是大势所趋,但2016年两地价差将会继续存在,某些时点价差仍会*度拉开。

    外币资产配置时代来临

    展望2016年,美元加息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并存,将对市场环境和企业行为持续产生影响。

    **体现的是外币融资成本的全面上升,外币融资的定价基准LIBOR、美国国债利率与美元基准利率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美元加息将使两者面临上升压力。其次,企业负债去美元化将持续发展。再次,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推动下,以人民币融资对海外发债主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可能有利于点心债和熊猫债的发展。但近期我们注意到央行加大了对人民币跨境流动、套利的管理力度,这可能导致境内流向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规模受阻,从而推升离岸人民币利率,如果利率扰动频繁出现,或会降低海外主体发行离岸人民币债的兴趣。

    另一方面,人民币单边升值周期的结束,将会深刻影响居民部门的资产配置选择,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内的居民部门,已经出现了增配外币资产的明显趋势,美元理财产品在8月份汇改后销售大幅提升就是证明,外币资产配置的时代已经来临。

    事实上,汇率市场化后,当本币处于弱势时,增配外币资产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回顾2005年人民币启动升值前,外汇存款占总存款(不含财政存款)比重在5%-6%之间,人民币升值后这一比重开始逐渐下降,2011年降至*低点,占比仅有2.1%,在升值预期弱化贬值预期抬头后,这一比重触底回升,目前占比约3.2%。如果未来居民部门对外币资产的配置占比重新回到2005年的水平,意味着仍有2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新增规模静态测算至少可达4000亿美元。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百检网(www.baijiantest.com)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商品

暂无相关商品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