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形势倒逼加速纺织化纤产业转型升级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23 来源:互联网

  今年以来,我国化纤行业呈现出总体平稳、市场表现低迷、效益明显下降的趋势。如何看待今年化纤行业形势,企业又该有何作为?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业内人士围绕“在高成本时代化纤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新格局、新领域和新标准”的大会主题,对行业当下形势与长远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与会嘉宾和企业代表的发言来看,不论是应对当下行业的严峻形势,还是规划行业的长远发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依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在题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报告中强调,当前纺织化纤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任务仍十分紧迫和艰巨。然而不同的是,之前需要从外打破的压力在形势急转的条件下,转变为必须狠下心来从内变革。形势的倒逼正在加速纺织化纤产业转型升级。

  理性看待从暴利期过渡为调整期

  提及今年化纤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中国化纤协会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前两年行业利润基数太高。2009年3月以来,化纤行业**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行情一路走高,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前三季度,行业几乎处于暴利状态,2010年利润率*高达到7.16%。2001~2011年,化纤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03%,今年上半年行业利润率2.21%,低于平均水平0.82个百分点。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认为,这是行业处于不景气周期的正常表现,行业从暴利期进入调整期,企业在心态上要理性面对,对行业发展要保持信心。

  另一个原因是今年化纤库存原料和产品跌价损失巨大。化纤价格与原油市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今年1~8月,原油市场大幅波动,导致化纤市场不稳定。5~6月原油的快速下跌,导致合纤产品失去成本支撑,且下游需求不旺,双重因素拖累价格快速下降,“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导致市场信心进一步减弱,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在国际化纤会议上,与会的嘉宾、学者与企业代表也对我国化纤行业的深层次矛盾进行了剖析。其中,原料与劳动成本的上升与传统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装备落后与生产效率亟待提升、技术研发人才缺失与创新研发设计需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不够与再生循环经济的亟须建立、产业规模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等矛盾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劳动用工成本的大幅增加,对传统纺织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 年至今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每年人均工资涨幅都超过15%,燃料动力价格近两年涨幅都在10%以上,纺织化纤行业的成本比较优势明显下降,常规产品的成本优势严重流失。采取一切方法有效化解不断增加的生产成本,已经成为行业当前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化纤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在今年形势下也越发突出。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贺燕丽认为,目前形势正形成倒逼机制,化纤行业不能再盲目扩能,应抓住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端小平指出,企业要避免盲目投资,在行业调整期内抓住机遇,开发新产品,为行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认为目前聚酯投资过热,从《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来看,产能有可能过剩。化纤产能应加快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避免低端产品的生产过剩。

  扩大思路全方位寻找发展空间

  在当前形势下,化纤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发展机会在哪里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本届国际化纤会议从科技、教育、人才、环保等方面也对此进行了全方面探讨,企业可以从中得到借鉴与启示。

  许坤元认为未来5~10年,纺织纤维的需求规模将随终端消费及产业用需求稳步扩大。而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天然纤维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学纤维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贺燕丽从国家政策层面对今后的发展思路给予了梳理。她表示,目前国家政策导向主要是调结构。在化纤领域,政策会对新纤维的产业化,新纤维在下游领域的应用,相关油剂、树脂等辅料的研发,提高新材料产品的性价比等方面加大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鼓励我国企业向跨国公司发展,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环境深入融合。另外,废旧纺织品回收前景广阔。贺燕丽透露,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都已经把废旧纺织品回收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认为,纤维品牌化发展是化纤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与拉动内需相挂钩。化纤流行趋势的发布在满足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和创造消费三个层面上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使中国化纤产能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端小平认为,化纤产业要从下游向上游发展,做好产业链,以化解潜在的原料风险。同时深挖内部潜力,做好产品差异化,在化纤机械工程、制造水平方面寻求突破,并从工艺等方面加以改进以实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欧洲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理事长Frédéric Van Houte认为化纤产品的高品质无论从当下还是从未来看,都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备品质,而且品质低档的纤维也令先进的纺织机械不能发挥作用。他认为合理的质量管理和高标准的质量保证是对企业*基本的要求。

  浙江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分享了加强合作、依靠人才的发展经验。邱建林认为恒逸在中国目前经济现状下不搞房地产很另类,然而把有限的财力和能力配置到更高效的地方,把主营业务不断优化也是恒逸的智慧所在。他认为有能力的企业可以走出去,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这给国内其他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启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则主张“政产学研用”的发展模式。他认为纺织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创新性研发,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他特别强调要把终端应用企业推到主角位置,化纤企业要甘心当配角。

  蒋士成院士认为,产品开发要适应市场需求。化纤的应用领域已从服装、家纺等传统领域扩大到产业用,而化纤在产业用领域的应用比重还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同时,化纤的研发要满足实际需要。产能结构调整需从追求量的增加转到质的提升。

  正如端小平所言,尽管国际化纤会议在今年此时召开并非仅为关切当下势态,却正好给了业内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寻找出路的机会。会上各方观点不仅是长远发展的策略规划,更是为当前行业困境提供了全方位的解答。“高成本时代”形成的倒逼机制,使企业面临蜕变,行业也真正开始转身。能否在蜕变中承受住剧痛,能否在转身后留下华丽的身影,业内的每一位都有责任与义务。正所谓,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正是今年化纤严峻形势给予行业的成长机遇。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