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检网首页 我的订单 400-101-7153

食品饮料行业竞争下半场品牌、渠道“马太效应”凸显

作者:百检网 时间:2021-12-28 来源:互联网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邹茂林

  2020年已然来到。在中国消费市场面临大变局的当下,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将何去何从?或许从一份榜单中可以窥见端倪。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中旬,胡润发布了2019年中国食品饮料品牌价值排名榜,榜单中的前五名分别是伊利、海天、蒙牛、双汇、达利等家喻户晓的“老品牌”,也是名副其实的国民品牌。

  在人口红利消失、消费升级的当下,食品饮料行业也面临着****的大变局。消费者的分层、传播渠道的碎片化、互联网走过红利期,那么,未来食品饮料行业的格局是怎样的呢?一个可能的方向是,整个市场的竞争会呈现更加明显的“马太效应”。

  榜单上的“老面孔”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经济全球化中重要的要素资源,它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名片,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甚至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

  对于企业而言,一个好的品牌商品往往使人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产生好感,*终使消费者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认同,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可口可乐前董事长罗伯特·戈伊苏埃塔曾说:“我们所有的工厂和设施可能明天会被全部烧光,但是你永远无法动摇公司的品牌价值。所以说品牌才是企业的核心价值。”

  然而,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传播渠道碎片化,一家企业要想成功打造一个全国知名的品牌,变得难上加难。

  2019年4月,中国**的品牌评级与品牌顾问机构Chnbrand发布了“2019年中国品牌力指数”品牌排名和分析报告,其中包含金龙鱼、达利园等品牌。12月,胡润发布2019年中国食品饮料品牌价值排名榜,榜单中共有伊利、海天、蒙牛、双汇、达利等12个品牌上榜。

  记者发现,上述排行榜中的企业,均属于老面孔。胡润榜单中的这些民族企业大多数诞生或改制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以榜单前五为例,伊利、双汇、海天均成立或者改制于上世纪90年代。这些企业在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的同时,通过全国性的品牌传播、全国性的渠道,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力。以并不为很多消费者所熟悉的民营企业巨头达利食品为例,其拥有的品牌为很多人熟知。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和其正、乐虎、豆本豆等均为知名度非常高的国民品牌。

  “要想做领导品牌,就要从产业的高度出发,研究每个产业的特点、个性,让每个品牌,都能成为产业的代表。”在达利集团30周年庆典上,达利食品董事长许世辉道出了达利做品牌的“秘密”。

  Chnbrand在2019年全国消费者调查结果中说,上榜品牌的品牌力水平整体上升,再购稳定性和品牌关系都在持续增强。这部分被记住的品牌,享有更长久的用户价值。

  品牌稀缺,带来更高品牌溢价

  一家大型房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公开表示,企业开发一个品牌,建立一个品牌,推广一个品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才、物并形成各项费用,好的品牌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溢价、创造价值,是一笔无形资产。由此可见,作为无形资产的品牌,并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长时间的搭建和积淀。

  以往,很多全国性品牌往往选择通过中央级等全国性媒体强势反复曝光,再通过全国性渠道铺货产生知名度。然而,在目前媒体分化的时代, 媒体碎片化使得受众越来越只关心自己的小圈子,这些小圈子之间,没有大规模的交集。而媒体的广告策略,也越来越追求精准的人群细分而不是广泛曝光。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受众只关心自己的小圈子,圈子之间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交集,未来企业打造全国性品牌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还有业内专家表示,碎片化让品牌建设越来越难,共识越来越难以达成。

  对于已经成为全国性品牌的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件好事。像拥有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和其正、乐虎、豆本豆、美焙辰7大品牌的港股上市公司达利食品而言,拥有的这些品牌本身就是一笔报表之外的重要无形资产。这些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其竞争格局也会越来越好。

  对于新晋者而言,网络渠道的重要性开始迅速提升。很多企业开始加大营销广告费用,促使同行竞争对手无法赶超自己,建立自己的天然门槛,但是流量难以把控,例如此前一家国内大型化妆品企业,就因刷屏营销的不可把控性,索性放弃了类似于这样的营销。

  像天猫一类的品牌网购平台有品牌传播和销售渠道的双重作用,既能打造全国性品牌,又能成为全国铺货的销售渠道之前催生了一批网络品牌,但未来他们面临着如何走向线下的考验。购物过程中对商品的真实触感和体验是线上渠道所不能提供的服务。线上线下需要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线上渠道拥有丰富的数据,线下能够更直接的面对的消费者,能够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体验。对于购买中只需短期决策的消费品而言,如何基于线上优势,进行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能从线上走向线下,从一二线城市走向低线城市,可能是成为今后打造全国性品牌的**方法。但显然这需要时间的检验。

  线下渠道价值更加凸显

  有观点认为,过去十几年一直有一个趋势,消费者在终端销售场景中更多地主动选择喜欢的品牌,终端的推荐作用在弱化,强势品牌利用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地位,渠道商更多扮演物流商的角色,上市公司中,包括白酒的洋河、调味品的海天,都是强势品牌的典型。因此,以前食品饮料大品牌推出新产品,习惯于广告高举高打,强势的营销驱动,经销商只是负责“地面”配合。

  随着消费升级,市场的整合,在品牌商吃掉杂牌军的份额之后,品牌商之间的竞争将上升为主要矛盾,消费者的选择性大大增强,加之缺乏全国性强势媒体的支持,品牌商又开始重新重视经销商渠道的作用。

  渠道商在失去之前“劣质暴利”的杂牌产品之后,重新重视薄利多销的品牌产品,能够给经销商更多支持的品牌,将获得更大的支持。有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某知名酒企在重点市场被今世缘抢走了大量份额,就是因为后者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更大,且价格体系较为稳定。

  一家国内饮品企业之前*擅长的营销打法在2019年也遇到了新问题,新饮品利用明星代言策略,销量一路上升,却在8月份销售旺季遇到断崖式下降,原因是终端消化不畅。

  随着品牌打造难度的加大和网络红利的消逝,线下渠道优势将更加凸显。还以有公开数据支撑的达利食品为例,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达利在全国拥有5500多家经销商,截至2018年6月,中国拥有3152 0173 3840个县,如果不算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新疆、西藏共约130多个县),可能在全国的每个县达利都拥有2个到3家的经销商。强大的渠道网络保证其每推出一款新产品都可以以*快速度、*低成本完成全国铺货,推广速度*快。有券商报告显示,达利食品2018年11月推出的美焙辰系列短保面包,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开拓3万多个终端。

  这样的渠道优势,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道短期内多数竞争者难以企及的“护城河”。

  有人说,中国消费行业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么,在品牌越来越难打造、线上渠道红利渐趋消失的当下,一个可能的趋势就是食品饮料行业竞争中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

百检网专注于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网+检测电商服务平台,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检验检测服务网站。百检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壁垒,打造出行业创新的检测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桑德斯微电子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上海嘉叠贸易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 宁波图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江苏力之创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行业热点

百检网